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 奧斯特洛夫斯基

他曾經是人們共同的記憶,一個經典角色的創造,他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印象。

他的出現,是經典,是傳統,是回憶,也是懷念

一個大鬧天宮的美猴王,一個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一隻有火眼金睛的猴子,幾代人的回憶。

作為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演活了孫悟空,而孫悟空,也徹底讓他火了起來。只是,那個曾經人人喜愛的六小齡童,那個每個人有著深刻記憶的孫悟空,卻在晚年的時候人格崩塌,與人們一直想象的形象完全不符,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一、再回歸

其實,自從《西遊記》在尚不普及電視的時代爆紅了之後,儘管它一遍遍地重播,但是人們似乎在視線中沒有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的存在了。這位在別人眼中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好像將自己隱藏起來,低調地生活了。

六小齡童的再一次迴歸,是在2016年的春晚。因為2016年的春晚是猴年春晚,為了貼合主題,春晚的總導演曾經邀請了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可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六小齡童的節目被斃,他也與春晚擦肩而過了。

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們罵聲一片,其實在這之前,所有的人都滿心歡喜地等待著,他們希望在猴年到來的這一刻見到孫悟空,留下一個十分有紀念意義的時刻。於是,不理智的網友開始到當年的春晚總導演的微博下發表惡意評論,一時間,六小齡童成為了人們盡全力保護的對象。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可是,在這個時候,有人卻放出了一個消息,據說,六小齡童之所以上不了春晚,是因為人品差?而這一切,也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三、過度商業化

有人說,六小齡童排斥其他一切出演孫悟空的人,他把自己塑造成了孫悟空的唯一一個合格的扮演者,不僅如此,他還大罵別人毀壞了傳統,而他自己,卻在過度商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眾所周知,《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而此次六小齡童的名聲落下了奇差無比的評價的原因,也與吳承恩有關。原來,在吳承恩故居的門上,六小齡童的畫像赫然躺在上面。不僅如此,在吳承恩的故居之內,有人也大量地放置了孫悟空的服裝還有雕像,本來這裡叫吳承恩故居,現在好像變成了孫悟空的故居。

吳承恩給了西遊記生命,但是六小齡童給了它靈魂。”工作人員的回答,好像是被六小齡童洗腦了一般的崇拜。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吳承恩的故居

在吳承恩故居前面的廣場之上,相關人員修建了齊天大聖的雕像,更為誇張的是,這裡竟然被命名為六小齡童的廣場。不論是吳承恩的故居之內還是故居之外,主角彷佛都不是吳承恩,而是吳承恩筆下《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

不僅如此,六小齡童還有著篡改經典的嫌疑。曾經有一版的《西遊記》的書將六小齡童印在了封面之上,而《西遊記》的內容,則是六小齡童根據自己的觀點對原來的《西遊記》進行了刪減,將所有對孫悟空不利的語言全部去除。因為六小齡童本名叫章金萊,所以這部售價為200元的《西遊記》就以章承恩署名。

除此之外,六小齡童還曾經拍攝了多部影片,他自己在裡面飾演了吳承恩、唐僧多個形象,瘋狂地利用《西遊記》的剩餘價值。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三、過河拆橋

其實從86年的《西遊記》我們可以看出,這部經典的作品真正讓六小齡童火了起來,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西遊記》就沒有六小齡童的今天,而當年《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則是六小齡童的恩人。

在當時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楊潔導演經歷過了很多的挫折與磨難,但是她最終還是帶領著86版《西遊記》的師徒四人還有所有的《西遊記》背後的員工完成了這樣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楊潔導演是師徒四人的恩人,對他們有知遇之恩。可是,他們卻過河拆橋,真正地忘恩負義。

《西遊記》火爆,新加坡曾經邀請《西遊記》的成員去演出,楊潔導演同意了新加坡的請求,於是將《西遊記》的演員組成了一個團體,他們加緊排練,想要在新加坡展現出中國文化的風采。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在演員排練的過程中,除了唐僧其餘三個人都跟楊潔導演請假,楊潔導演本來沒有在意,可是事實卻是他們三個人隱瞞著楊潔導演去了別的商業演出,之所以唐僧沒有去,那是因為他們三個找了另一個曾經出演唐僧的人。

楊潔導演知道了之後心中不開心,就批評了師徒四人,四個人不服,就將這件事情上報給央視的領導。因為楊潔導演十分敬業,脾氣也火爆,所以在當時拍攝的時候她得罪了很多人

。利用這件事情,央視上級尋找機會架空了楊潔導演,讓她幾乎沒有任何權力。

他們竟然忘記了感恩,竟然聯合起來孤立《西遊記》的恩人。對於楊潔導演,這是怎樣的一種悲痛啊!《西遊記》的師徒四人就好像她的孩子一樣,這種被拋棄的感覺一直讓楊潔導演耿耿於懷。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楊潔導演


四、蹭熱度

09年,《西遊記》中沙僧的扮演者閆懷禮因病去世了,很多人都對他進行了緬懷。六小齡童同樣表達了自己的悲傷,“往後我只能在自己的影視作品中緬懷沙師弟了”,而六小齡童口中的自己的作品,就是他的新電影《敢問路在何方》,藉著這樣一個機會,六小齡童竟然在大力宣傳自己的作品。

不僅如此,對於其他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六小齡童也總是蹭熱度。在12月3日的國際殘疾日,六小齡童連續四年發佈了同樣的文字,就連配圖也大同小異,在這樣的日子裡,從六小齡童的行為中,看不出一點用心的意思。

在現在,86版的《西遊記》仍然在暑期檔重播,第一批看《西遊記》的人已經人到中年,可是他們的孩子仍然還在看《西遊記》,由此我們足以看出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輝煌是《西遊記》臺前幕後所有的人的功勞,包括六小齡童。因為有了六小齡童精湛的演技,才有了孫悟空的火爆,作為一個演員,他對自己的作品也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對於六小齡童的良好品質,我們十分欣賞。可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在大眾看來,六小齡童早就已經把孫悟空神化了,更準確地來說,是他把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神化了,他把其他人扮演的孫悟空都當作是毀壞傳統,卻唯獨覺得自己的形象完美無缺,他使勁渾身解數對其他的孫悟空的扮演者進行諷刺,不給別人留一點餘地。

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血崩,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對於他的成名作《西遊記》,六小齡童也是拼了命地利用它的剩餘價值

。似乎在六小齡童的眼裡,所有的一切都能為自己服務,就連所有的緬懷與紀念都是為自己壯聲勢、為自己宣傳,六小齡童希望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自己仍然可以擁有一席之地,於是他抓住一切機會展示自己,而全然不知道走心,所有的一切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

成就自己的人,六小齡童也沒有維護,而是扮演了一個過河拆橋的角色。如今,六小齡童已經處於晚年了,可是他人設崩塌,受到很多的人討伐,如今看來,一個晚節不保也無法概括他令人失望的行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