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赫德競爭中,德璀琳把暗爭的觸角伸向北洋,為何贏得李鴻章信任

1877年9月,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把德璀琳從煙臺海關調到天津海關任稅務司,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德璀琳在與他權力競爭的路上會越走越遠。深諳官場之道的德璀琳一到天津就贏得了李鴻章的信任,從而也開始了為李鴻章充當顧問的生涯。

在德璀琳既往的職業生涯中,李鴻章對他已有所瞭解。德璀琳曾為中國策劃參加1873年的維也納國際博覽會與1876年的費城國際博覽會,並奉赫德之命試辦中國郵政。德璀琳參與這些事務都給清廷和李鴻章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與赫德競爭中,德璀琳把暗爭的觸角伸向北洋,為何贏得李鴻章信任

明信片上的天津戈登堂,由德璀琳倡議建造


李鴻章對德璀琳印象深刻,還因為1877年發生的一件事。是年,李鴻章訂購的首批炮艇回國抵達天津。李鴻章上艦驗收,這個外行人邀請了海關洋員赫德與德璀琳一同驗收。在驗收過程中還發生了意外情況,這個插曲,赫德在給金登乾的信中津津有味的寫道,“正當李,在艇上視察的時候,勒·普里贊達吉把一支上了子彈的來福槍交給了他的一名水手,那個笨蛋竟然走了火,子彈緊挨著德璀琳的耳朵和李鴻章的頭頂飛了過去。幸虧李鴻章當時正坐著,否則會被擊中;而如果他被擊中了,那後果想起來就太可怕了!”[1]雖然是一個意外的插曲,兩個有驚無險的人卻彼此印象深刻。

德璀琳到任天津後,正值李鴻章準備第二次向西方購買炮艦。1878年,李鴻章奏請總理衙門向朝廷說明購艦之事。要總理衙門飭令德璀琳電告回英休假的赫德與倫敦辦事處負責人金登幹,要他們向阿姆斯特朗公司瞭解先前購買的炮艇類型的價格有無變化,準備訂購第二批炮艇。1879年,李鴻章從英國新訂購的“鎮北”“鎮南”“鎮西”“鎮東”四艦在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等人的護送下,於10月間抵達天津。德璀琳負責接待他們,並陪同李鴻章驗收。在驗收過程中,德璀琳細緻認真,很得李鴻章信任。

1880年,李鴻章受山東和廣東兩省巡撫之託,再次向英國訂購三艘炮艇,作為前兩次炮艇的補充,即第三批購船。這些船從英國駛回後,都是由德璀琳負責驗收的。

與赫德競爭中,德璀琳把暗爭的觸角伸向北洋,為何贏得李鴻章信任

德國什切青船廠生產的鐵甲艦


在第二批與第三批炮艇的驗收過程中,負責護送的英國海軍軍官很不把德璀琳放在眼裡,並不積極配合。特別是第三批送船的船長、英國軍官羅斯帶船抵達天津後,不是喝酒就是發酒瘋,德璀琳只好將此事向李鴻章與赫德作了彙報。

顯然,德璀琳對英國軍官不把他放在眼裡的舉動難以接受。赫德看了德璀琳的報告,他很清楚,要想為今後僱聘英國軍官進入北洋海軍鋪平道路,是不能得罪李鴻章所深為倚重的這個德國人的。赫德在給金登乾的信中說,“今後你如再聘用海軍軍官時,要向他們所有人講清楚:他們必須拜訪稅務司和稅務司的太太,‘埃普西隆’號上的這一批人待人接物不大講文明禮貌” [2]。

況且,赫德也是知道英國軍人的秉性的,正如他在1877年陪同李鴻章接收第一批炮艇所看到的情形,“我從未見過像‘阿爾法’”號和‘貝塔’號(即龍驤和虎威號)炮艇上的水手們那副無精打彩的可憐相。一看他們的外表和舉止便知,除了對勒·普里曼達吉以外,誰都不會屑於對他們中的任何一人表示出文明禮貌。如果‘伽瑪’號和‘戴塔’號(飛霆、策電號)炮艇上的人是好樣的,這裡人人都會對他們客氣相待,如果他們不好,這裡誰也不會格外地使他們愜意。你忘記了,我們在中國是多麼不得人心,我們的海軍士兵在這裡多麼受中國老百姓的厭惡,他們(他們當中的一些壞傢伙)曾經在中國‘酗酒滋事’,而後又‘溜問’歐洲。”[3]

與赫德競爭中,德璀琳把暗爭的觸角伸向北洋,為何贏得李鴻章信任

大沽船塢遺址


赫德雖然是德璀琳的上司,但是他也明白,德璀琳在天津海關任職後已經成為李鴻章依賴的人。

德璀琳引起李鴻章的重視,老實說,他與赫德有著相同的心態,都想增強自己的權力,都想增強各自國家的影響力。但是,德璀琳不同於漢納根,他對軍事並沒有多少專業知識。好在德璀琳這個人善於學習和觀察,並且有德國人特有的辦事嚴謹認真的態度,所以他能夠贏得李鴻章的信任。


參考文獻


[1]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一卷,第534、535頁。

[2]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二卷,第271、272頁。

[3]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1874—1907》第一卷,第534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