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幸福”的縣城,“環江西高鐵”論調下,獨享一個高鐵站

如果想要找一個詞,來評價古代的江西,非“人傑地靈”莫屬。東漢時期,張道陵在龍虎山成道並創教,這才有了後來的“南張北孔”。東晉時期,一個叫“陶淵明”的男人在九江誕生,弄得文壇一片“腥風血雨”。這讓出生在江西的後輩們大感壓力,於是唐宋八大家,有了歐陽修、曾鞏和王安石,元詩四大家有了虞集、範梈和揭傒斯。據統計,從唐至今,江西出了一萬多名進士,超過了全國的百分之十。

江西最“幸福”的縣城,“環江西高鐵”論調下,獨享一個高鐵站

江西

然而時下,形容江西最貼切的那個詞彙,反倒“由繁入簡”變成了一個“環”字。古時號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江西,被“環”高鐵。坐擁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的江西,被“環”高校。這種“環”似乎是一個魔咒,雖然前有文天祥的"文山雞丁"、蘇東坡的“東坡肉”和朱元璋的“老表雞湯”,但因為江西被“鄂菜”、“徽菜”、“浙菜”、“閩菜”、“粵菜”和“湘菜”包圍的地理環境,連個米粉也沒能完全走出去。

江西最“幸福”的縣城,“環江西高鐵”論調下,獨享一個高鐵站

昌吉贛高鐵

常言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心理落差,所以也就不會造成傷害。但是被“環”狀態下,縱使老表能夠悠然見南山,那也不過只是因為“實在是習慣了”而已。好在交通環境是可以改變的,四縱四橫之後,還會有八縱八橫。江西已經有自己的或途經的昌吉贛高鐵、滬昆高鐵和贛深高鐵,未來也還將迎來合安九和渝長廈高鐵。這實在是件好事,到時候江西也可以有自己的“十字型”高鐵網,迎來更多遊客的同時,徹底摘下被“環”的高帽。

江西最“幸福”的縣城,“環江西高鐵”論調下,獨享一個高鐵站

王安石

可是,作為地級市的江西撫州,還是很“難受”。撫州是江西“人傑地靈”的代表性城市,素來享有“才子之鄉”的美譽,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以及前面提到過的王安石和曾鞏,都來自於這裡。這裡對撫州的“才子之鄉”稍作補充,像王安石、王安石的兒子王雱以及被寫進課本的“仲永”,其實都是那種天賦異稟少年得志的典型天才。而這三人,是同一個時代下,撫州同一個縣出來的風流人物。

江西最“幸福”的縣城,“環江西高鐵”論調下,獨享一個高鐵站

王安石紀念館

像撫州這樣的地方,一旦擁有足夠的曝光度,完全是有機會成為網紅城市的。像筆者就是在昔日,無意中聽說了一些關於撫州的歷史,才選擇的動身。說起來也就是半年前的事,當時乘高鐵去撫州,想要一睹才子之鄉的風采,最好再偷師一點半點,給家裡培養一個“小才子”出來。結果出了火車站發現自己在一個叫作東鄉的縣城裡,說好的“撫州東站”,距離撫州竟有整整45公里之遠。還記得當日問路,查地圖一頓忙活,最後為穩妥起見,還是選擇了打的。

江西最“幸福”的縣城,“環江西高鐵”論調下,獨享一個高鐵站

撫州東站

說起來還是很慌亂的,不過這主要還得怪筆者自己,事前所做的準備工作不足。東鄉位於撫州市中心的最東面,叫作“撫州東站”,確實沒有什麼問題。更何況站點建得離市區較遠,已是一種常態,像山東把曲扈機場建在嘉祥,不也弄得馬雲鬧笑話了嗎?結合“環江西高鐵”的說法,與其把撫州說成江西高鐵建設中,最難受的一個地級市。不如說東鄉,是江西高鐵網中,最幸福的一個縣城。(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