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祖杜康——杜康廟


酒祖杜康——杜康廟

(杜康廟)

  杜康生於白水,造酒於白水,埋葬於白水……白水人念念不忘他,為他修了廟,年年祭奠他……杜康廟,位於白水縣城西北7公里處的杜康溝。

  始建年代,無據可考。l980年,經就地勘察,發現地下埋有商周時代和漢代瓦礫,這些殘磚斷片,證明此地曾有商周時代的建築物。據現存古籍記載,明萬曆十三年(1585)知縣毛應詩又建杜康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修,1950年被毀,l981年又修復了一次。

  杜康廟佔地面積6畝,現主體建築有:杜康亭、杜康大殿、杜康寢殿、杜康釀酒遺址、杜康墓……杜康大殿前面有眼杜康泉,泉水清冽,醇香如酒。泉上有亭,五彩飛簷,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名日“杜康亭”。楣上繪有“杜康造酒醉劉伶”、“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彩繪圖畫。圖上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杜康大殿坐落在高臺上,平地而起,廊柱四圍,青磚碧瓦,殿內陳列數塊石碑,刻寫著有關杜康造酒的歷史。其中有1987年在白水縣城隍廟內發現的一通《創修杜公祠》的古石碑。其碑文為“邑小民貧,無大商賈,市酒者五六十家”;又云:“夫酒何地無之,即杜之造酒,豈僅流傳於白,然他邑造酒,足滋病,白之酒獨能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封百里外,多沽酒於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真,至今遺槽尚存,此其明驗也。”這充分說明,杜康酒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久負盛名,是因為它不光有著能和氣血、祛疾病的神奇功效,更表明了杜康在白水造酒的歷史淵源。

  寢殿屬原遺址,為一穴居土窯洞,古樸無華,保持了先哲那個時代的風貌。洞內塑有杜康泥胎粉身像一尊,為世人祭奠之處。


酒祖杜康——杜康廟


(杜康之墓)

  杜康墓位於大殿東南側,堆土高約5米,周長55米,外圍磚砌花牆護衛,墓前立有一碑,正面隸書陰刻“釀酒先師杜康之墓”八個大字,背面鐫有杜康生平功績碑文。整個杜康墓芳草凝碧,野花吐蕊,青山環抱,綠水繞流,肅穆靜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