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概括一段记叙文的内容?「2020高考技巧」

​5分钟带你学语文,我是南山有驴,一个大语文硬核宝藏老师。

概括题是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别看有时候考卷上不直接让我们“概括文章内容”——这是小升初考试的题,不是高考的。高考题型有很多变化,问题的形式多样——不过不论怎么问,其实说到底还是概括题。如同一碗饭,小升初的考试直接让你“把这晚饭吃下去”,高考是告诉你这碗饭里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吃下去有各种各样的好处,不吃你就非死不可——实际上还是想让你把这碗饭吃下去。

【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


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问题】


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6分)

知识点解析

上面这道题选自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这道题就是一个概括题的变种——问我们题目的丰富寓意,题目是点明中心、引领全文的,它的寓意自然要去全文概括。有时候问我们结尾句的寓意,也是一个道理,结尾句是总结全文的。

要概括一段话的内容,我们可以先把文段分成描写类文段和叙事类文段。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段,是描写类的:段落里没有事件,而是向我们介绍某个事物。

由于文章比较长,我们只截取一段来说。

要概括这类文段,我们首先要去提取文段中的描写对象——全段都是围绕哪一事物写的?我们看上面的一小段文字,作者的描写对象就是瓦,这一点题目“瓦浪如海”也给了我们提示,全文主要都是在写瓦。接着,写出了瓦的什么特征?我们前面的内容讲过,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任何信息,都只能通过他的语言,语言包含词和手法。在这类描写的段落里,最有用的词是形容词,形容词能直接交代出某事物的特征。直接到文中找到给瓦的形容词:低矮,沉默,无语沧桑,力量沉稳,本段就说出了瓦的这个特色。

有的同学可能注意到,文中还有很多形容词,比如辉煌、炫目,不过我们要注意,概括这类文段时,只找和描写对象有关的形容词,像这一段,我们要去概括瓦的特征,跟瓦无关的一概不要,辉煌、炫目就是我们不要的词。



参考答案

评分要点:

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 分);

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 分)。

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 分)。

作者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1 分)。

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1 分)。




在【大语文】的改革浪潮之下,课堂里有限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考试的需要。

所谓【大于课堂】,就是要超过学校课堂的教学。既在内容上【大于】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也在方法上【大于】课堂,打破传统的机械式教学。

同时,我们反对给同学增加负担,提倡“五分钟学语文”,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提升最多的分数。

本期主讲人:南山有驴,大语文硬核宝藏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十余年一线初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多次参与教改和新课标研究,独创“连锁式教学法”,帮助上千名同学有效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