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雞獨立”看動物神奇的平衡能力

前兩天我們談了“金雞獨立”這一動作,方法簡單,效果明顯,廣泛的用於現代人的強身健體中。這個起源於動物行為的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有許多的關注點值得我們深思。

從“金雞獨立”看動物神奇的平衡能力

一,人的平衡能力

在自然界中,與動物相比,人的平衡能力屬於比較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千萬年以來,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大腦部分越來越發達,胎兒頭部逐步增大。相對來說女性產道逐漸變窄而導致產婦難產。為了能使產婦順利分娩,人類自然而然的進化到不等嬰兒骨骼發育成熟就需出生。由於嬰兒出生以後還要繼續發育,人的許多器官、骨骼等仍有不完善地方。加上生存危機,這也就是馬、羊、海豚等動物胎兒出生之後馬上就能行走或游泳。而人的嬰兒則需要十個月以後才能行走的緣故。所以,有人將此稱作“不成熟的早產兒”。

2,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一些看似不合理或暫無法解釋的問題,如眼睛內“視網膜貼反”的現象。眼睛內感光細胞在血管層背面,射入的光線要穿過密密麻麻的毛細血管才能進入視網膜,在視網膜上留下一定數量的視覺陰影。

由於“視網膜貼反”現象,需要大腦提供相當部分的運算力來協調處理被陰影遮擋的圖像。這樣就可能產生延遲現象,不能像聽覺發達動物及時的自如的做出反應。

3,人的平衡靠視力、前庭和本體三個系統的相互作用,其中前庭系統對平衡能力起關鍵作用,最重要的器官是半規管。如將人置於旋轉的轉椅上或自我不停旋轉,過一段時間一些人會出現眩暈,嘔吐現象。然而通過適應性的訓練,可以提高人的平衡功能。如海軍的新兵初期上船會頭暈、嘔吐,但久經考驗老兵無論風浪再大也不會暈船。

從“金雞獨立”看動物神奇的平衡能力

4,尾巴是脊椎動物不可分割部分,它在動物的平衡功能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自打人類學會直立行走之後,已經不需要靠尾巴來保持平衡了。隨之而來的人的平衡能力也大大下降了。

二,導致的結果

1,恐高

2,暈車

3,迷路

4,容易摔倒

5,多動

當出現上述現象的一種或多種時,可以認為,不僅僅是心理作用,多數為生理與心理雙重作用導致。通過後天的調整與鍛鍊,可以得到提高和改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我們的平衡系統出了問題。是聽覺、視覺還是整個部分,這需要通過測定和評估才能得出結論。

三,動物的神奇平衡能力

1,雞、鴨、鵝等家禽,能單腳長時間站立,甚至於連睡覺都如此。有人將攝像機固定在雞頭頂上,無論雞身體如何晃動,雞頭紋絲不動,拍出來的視頻效果出奇的好。

2,貓咪的平衡能力極佳。有人做過實驗,從一米六左右高度將貓咪四腳朝天往下墜落,靠身體的扭動和尾巴的作用, 小貓四腳穩穩的落地。人稱貓有“九條命”,又有人從32層高度將近百隻貓咪拋出窗外。結果除部分小貓死亡、骨折外,一半左右安全著地。這與貓咪發達的聽覺功能,靈活的尾巴和腳掌奇特的肉墊有關。

從“金雞獨立”看動物神奇的平衡能力

3,各種猴子攀、爬、吊、跳能力俱佳,在樹叢中跳躍如履平地。

4,生長於高原的岩羊,常年活躍在懸崖峭壁之上。它靈巧的攀爬和平衡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5,號稱“長跑冠軍”的獵豹,最高時速達140公里/小時。它可以在高速奔跑途中,做出拐彎動作,它的尾巴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如何提高我們的平衡能力

1,“先天不足,後天補齊”。

由於部分人體生理結構不像一些動物那樣完美,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可以提高和改善人體的平衡能力。如俄羅斯的年輕家長,將孩子圍繞大人身體掄起繞圈,讓兒童被動的動起來。再如,日本幼兒園的老師要求兒童能熟練的倒立。這些動作,在中國家長看來是不可能完成或後天不可思議的。然而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具有很強的平衡能力。

從“金雞獨立”看動物神奇的平衡能力

2,尾巴的作用。

為了驗證尾巴在平衡功能中的作用,來自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科技工作者特意製作了“智能尾巴”,並將其安置在人體的臀部。人體往左扭動時,尾巴自然地往右擺動,相反亦然。事實證明,人體安裝了尾巴之後,平衡能力提高了。就跟老年人使用柺棍一樣,穩定性大大提高了。

從“金雞獨立”看動物神奇的平衡能力

3,加強練習。

做那些平時不做或難做的動作。比如:閉眼“金雞獨立”,閉眼“雙腳顛”,瑜伽球上的坐、跪,過簡易獨木橋等挑戰平衡能力的活動。先從簡單安全的開始,這些動作熟練了,平衡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