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府四大才子之首

據考證,蘭陵王氏系出琅琊王氏,即西晉太保、“臥冰求鯉”的孝子王祥之後裔。明朝成化年間,王氏一支名叫王洪川的從臨沂遷到蘭陵鎮。

定居蘭陵後,王氏後人耕種重教,詩書繼世,睦鄰友好,建設一方。雍正八年,蘭陵饑荒,王氏開倉濟貧,樂善好施之舉驚動朝廷,乾隆元年時被恩賜正八品銜。同時,蘭陵王氏成立家範,為後世持家立世定下規矩。從此,蘭陵王氏子孫因其功名事蹟編入地方典志者,被稱為蘭陵臣族。

“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任”,蘭陵王氏家族累世重學育人,六世後,有多位男兒走上治國安民之道,登甲榜,入史志。

翻開刻印於清朝末年的王氏族譜可以看到,僅乾隆至光緒的一百多年間,王家就出了王訪、王評、王授、王紹奎、王思衍五位進士。

“鐵筆”王思衍

王思衍,20歲時即以詩名領沂州府“四才子”之首,光緒戊戌科舉進士,三甲第一名,蘭陵王氏中最後一名進士。

據蘭陵王氏後人、蘭陵文化研究學者王玉玖介紹,王思衍擅長多種字體,其書法作品為世人所推崇。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王思衍由於對朝政不滿,憤而歸鄉。

1902年的初春,“西狩”歸來的慈禧太后急於修復被摧毀的宮廷匾額,因此王思衍被特招回宮,從那以後,“鐵筆王思衍”的書法開始譽滿京城。1910年,王思衍因病歸鄉。

王思衍一生為人耿直,從不攀附權要。當時駐防臨沂的第五旅旅長李森多次向他索取字畫,都遭拒絕。

1913年,位於臨沂城內蘭山路的的天主教堂落成後,主事人請王思衍為教堂題寫了“天主堂”等五方正面匾額。一百年後的今天,這五方匾額已經成為臨沂城內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見證和珍貴文物。

1938年日軍佔領棗莊,王思衍因恥作亡國奴憤而自縊。

“午夜彗星”王思玷

1917年初,胡適、陳獨秀先後發表文章,倡導“用白話文寫文章”,雖有人響應,但為數極少。

1921年8月,魯迅用白話文寫出來第一篇反映農民生活的小說《風波》。同年9月,《小說月報》上發表了一篇用白話寫成的、真實反映農民疾苦的小說《風雨之下》。這篇小說在寫作方法和寫作語言的運用上完全擺脫了古文的桎梏,真切的表現了“活的人生畫圖”,而這恰恰是當時文學作品所缺少的。

這位先鋒作者即蘭陵人王思玷。

王思玷,出生於蘭陵一箇中小地主家庭,自小酷愛文學。

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的興起,使憂國憂民的王思玷受到鼓舞,他不但如飢似渴地閱讀進步文人的作品,還經常給學生講魯迅、茅盾、郁達夫等文化先驅的作品,宣傳自由和民主思想,鼓勵他的學生們長大後要為救國救民做貢獻。

1921年,王思玷在處女作《風雨之下》後,又連續寫了《偏枯》、《歸來》等六篇小說,均發表在茅盾、鄭振鐸先生主編的《小說月報》上。這些作品,不但引起了當時文壇的注意,而且得到了茅盾先生的高度評價。此外,他還寫下許多散文、詩歌。

蘭陵文化中心研究員焦子棟介紹,后王思玷因為參加紅槍會起義失敗,1927年,在返回故鄉的途中犧牲,年僅31歲。也就是茅盾先生說的,他就像午夜的彗星一樣,一閃就不見了。

“一代中國人的眼睛”王鼎鈞

在王思玷家鄉,有一個年輕的少年深深地沉醉在他的作品裡。這個少年就是後來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的當代散文大家——王鼎鈞。

在王氏族譜裡,王鼎鈞的名字叫王冠才,1925年出生於蘭陵西南隅,14歲初中畢業後輟學從軍,隨國民黨軍隊輾轉南京、上海、瀋陽等地。1949年,24歲的王鼎鈞來到臺灣,20年後移民美國,一直沒有踏上過大陸的土地。

少小離家,半生去國。儘管離鄉的腳步漸行漸遠,而他的心靈卻始終未曾離開過故鄉。其回憶錄《昨天的雲》中,充滿了對蘭陵故土風物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