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如果冷战全面爆发为热核战,人类将何去何从?

1964年,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以他的黑色幽默构建了一个名为《奇爱博士》的平行世界。在这里美军轰炸机向苏联发起了总攻;而等待他们的则是苏联的"末日装置"。

天才导演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1 斯坦利·库布里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是一个为电影而生的天才。除了导演,他还常常担任电影的摄影、制片、剪辑、音效等工作。并以慢工出细活著称,平生仅20余部作品,但无一不是经典佳作,耳熟能详的包括《2001太空漫游》,《闪灵》,《发条橙》等。喜爱库布里克的粉丝更是编出不少段子,试图证明他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导演。

斯皮尔伯格死后去了天堂,在大门口他被拦了下来,天使说:"你回去吧,电影导演是不能上天堂的!"

正在这时,库布里克骑着自行车从旁边通过并径直上了天堂。

"那他为什么可以过去呢?"

"因为他是上帝本人,只不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库布里克"。

冷战热斗

二战后,世界仅剩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他们因其不同的意识形态抵触,又因政治与经济制度相互排斥,更是出于利益与理想的相互冲突,最终走向了相互对抗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认苏联的极权主义迫害人民自由,并对国际和平与美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于是在1947年3月12日,就希腊内战发表《国情咨文》,主张:

自由的人民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势力征服的意图,美国政策必须支持他们。

I believe it must be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support free peoples who are resisting attempted subjugation by armed minorities or by outside pressures.

I believe that we must assist free peoples to work out their own destinies in their own way.

I believe that our help should be primarily through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id which is essential to economic stability and orderly political processes

随后,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防止当地落入苏联手中。历史学家埃里克·福纳认为,此时诞生的"杜鲁门主义"成为美国在世界各地援助反共政权(无论其多不民主)的先例,并建立一套针对苏联的全球军事联盟。随后"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个个被提上日程。苏联也不甘人后,与之对应输出革命,建立"华约"。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2 苏联国旗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3 美国国旗

截至《奇爱博士》上映的1964年,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战争结束(1946-1949),柏林封锁结束(1948-1949),朝鲜战争结束(1950-1953),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1956),古巴导弹危机过去(1962),而越南正在战火(1955-1975)中熊熊燃烧。

这个世界似乎随时有可能再次滑入世界大战的深渊,这将是全人类的浩劫。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人类一定使用的是石头和木棍。

——爱因斯坦

Dr. Strangelove

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虚构了这样的一个世界,在这里所有的担忧都化作现实,核战争即将爆发。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4 奇爱博士海报

美国空军基地的指挥官杰克·D·里巴(Jack D Ripper)在贤者模式时感觉浑身乏力,便断定是苏联人向美国人的饮用水里添加了氟化物,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随后他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派出轰炸机对苏联本土实施核打击。在此期间美国总统召集其幕僚与苏联大使进行协商,希望化解核打击。然而美国被告知苏联有所谓的"末日装置",一种在面临核打击时将自动启动毁灭世界且不可取消的终极装置。经过多方努力,美军飞机有的被导弹击中坠落,有的被安全召回。然而一个漏网之鱼最终成功实施了攻击,机长刚上校(King Kong)骑着炸弹飞向了苏联设施。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这时奇爱博士建议政客们建立地下反核设施,不过只有精英人士才能进入;考虑到男女生殖上的差异,每个男性需要配备多名女性以完成人类的繁殖大业;数百年后从地下回到地上,继续争取冷战的胜利。

奇异的爱

电影《奇爱博士》的全名叫做《奇爱博士或我如何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影片通过各种黑色幽默来展现现实的荒诞。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5 这可能是全片最宽慰人的一句话

古巴导弹危机,世界毁灭就在一念之间,而大众媒体给人们的宣传却是无关紧要。当时的人们认为核弹不过是一个更大的炸弹,在冲击波之后又可以继续正常生活,完全无视了核辐射。《奇爱博士》作为早期宣扬"核战争没有真正胜利者"观念的文艺作品,获得了第37届奥斯卡的多项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主演彼得·塞勒斯凭借一人分饰三角的扎实表演,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影片中,不论是苏联大使亦或是美国将军都深陷意识形态陷阱。他们深信媒体所告诉他们的一切阴谋论。苏联人根据纽约时报对美国"末日装置"虚张声势的报道,决定制作自己的"末日装置"。苏联大使在全人类即将灭亡的时刻,还不忘到处偷拍美国"机密"。杰克·里巴(谐音:开膛手杰克)相信苏联人在饮用水中加入了"氟"来弱化美国人。因为立场对立就妖魔化敌人,而要战胜妖魔就必须舍弃自己的人性,这不荒诞吗?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6 奇爱博士剧照

作为全片灵魂人物的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出场很晚,戏份也不多。他原先是德国军人,二战后受美国聘用作为美国军事顾问,映射现实中的导弹专家——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奇爱博士下半身瘫痪,右手也是假肢。正是这只手时时刻刻都有忍不住行纳粹礼与掐死自己的冲动。当他提出地下反核设施的应急预案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甚至多次将总统误称为"Mein Führer(我的元首)"。最终,他竟然克服瘫痪,从轮椅上站了起来。纳粹竟借尸还魂,这不可悲吗?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7 沃纳·冯·布劳恩沃

末日装置启动后,原本忧心忡忡的政客却一致通过了地下反核设施的方案,并对配备多名女性以完成人类繁衍任务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在此,剧情与"我如何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的片名相呼应,暗指政治家只为私人利益而无视全人类的死活,这不讽刺吗?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8 奇爱博士剧照

这一部反战电影从方方面面讽刺冷战阴影之下的社会。前线士兵为胜利而光荣,即使牺牲也再所不惜;媒体以立场取代客观沦为政治工具;将军只想着毁灭;政客只想着利益;而总统却毫无主见。片中值得玩味的场景与现象实在太多,还请各位读者自行观赏,也欢迎大家把自己的简介留言分享。

奇爱博士与他奇异的爱

图9 骑着炸弹飞向目标的King Kong上校

所幸在我们的世界里核战争没有爆发,相信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对此多少有一分贡献。所谓奇异的爱,并不在电影中的平行世界,而在我们可以经验的现实世界。


图源:

图1、2、3、4、7 源自维基百科

图5、6、8、9 源自电影截图


校对:希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