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自考书,还用看同名考研书吗?

既看甲,何看乙?

都知道自考的教材每个科目就是一本,全日制的教材各校不一,不过自考教材里面涵盖的知识点跟全日制的大同小异,只要看得透,知识也能掌握得比较扎实。

现在问题来了,很多自考生打算考研,考研的指定书目各校不一,有的自考生觉得,反正我看过自考那套教材了,学得也挺扎实的,知识点翻来覆去不也就那些嘛?有些考研的书目跟自考教材书名完全相同,是不是就可以不看了?

看过自考书,还用看同名考研书吗?

(郭版《古代汉语》)

“我们不一样,不一样”

如果你止步考完本科,看不看好像区别不大。但若深造,就绝不能停留在“翻来覆去那几个知识点”的层面了。

没错,很多教材的书名是完全相同的,自考的《语言学概论》就跟邢福义的《语言学概论》书名完全相同,游国恩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名字完全相同,王力王宁郭锡良《古代汉语》名字相同,黄廖胡裕树《现代汉语》名字相同……但内容上,体系架构会略有不同,甚至完全不同。

看过自考书,还用看同名考研书吗?

朱生豪跟梁实秋的译本《莎士比亚全集》名字也相同,内容却各有千秋,人家还是基于完全相同的一本原著呢。

一切案例都表明,书名相同只能证明大方向相同,内部架构就说不定了。

如果你“闲到”把名字相同的两本书读一遍,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两个作者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两所高校不同的教学体系

跳出思维牢笼

说到思维,我们常被固化思维给困死,以至于做一些很简单的脑筋急转弯题目都转不过来,还不如幼儿园小朋友转得快。

成年人的世界看起来复杂,其实往往困在“信息牢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圈子,总喜欢呆在“舒适区”,可谓“画地为牢”。“画地为牢”的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思维很容易固化。这时代看似信息爆炸,其实每个人都只能接收得到系统推送的所谓“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久而久之温水煮青蛙(详见文末《这三点传播学真相》)。

看书亦是同理,看惯了一个体系就总习惯看这一种体系,对其他的越发不能接受,下意识抗拒它的存在,永远活在“自己喜欢看”的书里。

看版本二,有时候也是对版本一的另一种解读。有些不好理解的知识点,看了版本二说不定豁然开朗——原来这样分类更清晰!

看过自考书,还用看同名考研书吗?

(张世禄版《古代汉语教程》)

看版本一的时候,只是一味顺从作者的思想——原来是这样啊!

而看了版本二,人会有更深度的批判性思考——原来还可以这样?

再看版本三,说不定会有灵感——我是不是可以站在第四种角度写一个版本四?

这才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思维。

多读书≠死读书

多读两个版本,不是叫人买一堆版本摆在面前大眼瞪小眼死看,而是要一边看一边灵活思考,“求同存异”

买东西,我们总要货比三家;同行竞争,更是要眼观四路耳闻八方,可见不光是学习,世间任何一件事想要做得精,都要经历同样的阶段。

小互动

你有没有读过名字相同的两本书(不限于教材),或是同一名著的两个译本呢?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阅读

冲着风景,也要考这8所大学的中文研究生

很多自考生还没明白,期刊网免费的意义

“书到底该怎么看啊?”好问题……

让人进步的,恰不是考试本身

这三点传播学真相,自考新人越早懂越好

你是在学文学,还是在背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