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死亡率居高不下!這5類人容易被疾病“找上門”

冠心病死亡率居高不下!這5類人容易被疾病“找上門”

2013年,我國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冠心病的患病率為10.2‰,每100個15歲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位冠心病患者。

自2002年以來,我國城鄉地區冠心病死亡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冠心病作為“最具影響力”的疾病,已經受到大家的關注。

冠狀動脈是一套負責給心臟供血的動脈系統,沿心臟表面分佈,發出多個分支深入心肌進行供血,為心臟能夠正常做功輸送所需要的血液。

冠心病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也叫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當為心臟提供營養的冠狀動脈內壁上,沉積了血液中的脂質成分(或出現壞死組織),時間一久,就形成了斑塊樣的集聚(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變窄甚至堵塞,血液無法正常通行,心臟的肌肉就會缺血、缺氧。

當管腔狹窄程度超過50%~75%的時候,人體在激動、勞累等情況下無法代償就會出現以胸痛為主要表現的各種臨床症狀,這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死亡率居高不下!這5類人容易被疾病“找上門”

冠心病會有哪些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症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5種臨床類型。

根據發病緩急來分,又分為慢性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脈綜合徵。前者包括穩定性心絞痛、無症狀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冠狀動脈正常的心絞痛(如X綜合徵),後者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

慢性穩定性冠心病主要表現為胸痛、胸悶、胸部及咽部壓榨感,緊縮感,也可能出現氣短,上樓、爬坡喘、累,嘴唇發紫。

急性冠脈綜合徵表現為胸痛發作更劇烈、持久、頻繁,患者常有瀕死感,伴呼吸困難、大汗、發熱、噁心、嘔吐,甚至暈厥,休克,心臟驟停。

哪些人更容易得冠心病呢?

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涉及多種因素,其中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如年齡、性別、遺傳等;也有可以控制的因素,如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肥胖、吸菸、缺少體力活動、心理精神因素等都是冠心病發生的“背後推手”!

冠心病死亡率居高不下!這5類人容易被疾病“找上門”

這5類人最容易被冠心病找上門!

①有家族史的人群。俗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確實有些事情是天註定的!如果家人中有冠心病的家族史,那患冠心病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


②男性。男性患冠心病的幾率比女性大,而且女性絕經後患病幾率會上升。


③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也會隨之老化,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就會明顯升高。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人群。



習慣熬夜、抽菸、超重、喝酒、缺乏運動、壓力大的人群。

冠心病的預防,從可控因素入手

1. 健康膳食

健康的飲食是預防疾病的基本措施。日常飲食應注意食物的多樣性和營養的均衡性;每日鈉鹽攝入量不多於6g;每日膳食膽固醇攝入量應小於300mg。

冠心病死亡率居高不下!這5類人容易被疾病“找上門”

2.戒菸

煙中含有尼古丁對心臟血管和心肌都有損傷,並且吸菸也會使血管收縮、痙攣。應主動戒菸,避免吸二手菸。

3.避免壓力過大

避免壓力過大、過度緊張。壓力大、緊張會使血管收縮加重血管擁堵。日常生活工作中,應學會應對壓力,減少壓力對精神、身體、心理等影響。

4.心率管理

冠心病患者日常應做好心率管理,靜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