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鴻巢老人講故事」雲濤和烏河的傳說

在桓臺縣城索鎮烏河玉帶橋北側,河中有一船形高埠,南北長87米,東西最寬處31米,面積約2400平方米,地表低於玉帶橋面數尺,這就是著名的雲濤古蹟。

「聽鴻巢老人講故事」雲濤和烏河的傳說

雲濤古蹟

烏河古稱溡水,又名如水。她匆匆忙忙從索鎮中間穿過,把一個鎮子分成東西兩半兒。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在東西索鎮之間的烏河上架起一座橋,漂亮的橋身,彎彎的橋面,宛若彩虹臥波,更像古時候大臣們朝覲時束腰的玉帶,於是取名玉帶橋。相傳古時烏河碧水長流,玉帶橋下濤聲不絕。高地四周水花飛濺,翡翠萬千。河水穿橋及埠,遂分為東西兩流,過埠後又合二為一。每遇天將有雨,便有云氣盤鬱高埠之上,若雲若濤,故而得名。大雨之後,玉帶橋上游河水暴漲,水位有時高於下游雲濤高地,卻仍不能淹沒雲濤地面。此時,雲濤兩側巨流奔放,雲濤景物被水霧包繞,從橋上觀望,雖近在咫尺,卻時隱時現,類似海市,世人引以為勝景。雲濤上植松柏楊柳,春夏之交,青翠欲滴,河風拂面,滌人塵襟。相傳春秋莊公九年,齊師與魯戰於乾時,即此地。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索鎮人於茂節立石匾於南端,匾上鐫刻著"雲濤古蹟"四個大字,筆力遒勁,字體端莊。鄉上週衍東撰文,高玉贊書丹。整個雲濤,狀似航船,南端似船首,北端似船尾。雲濤北部建有莊嚴肅穆的革命烈士靈堂,似舵樓,中有高高聳起的烈士紀念塔,似揚帆航行的檣桅。

「聽鴻巢老人講故事」雲濤和烏河的傳說

雲濤和烏河由來的傳說

相傳,東海龍王有個小兒子叫小白龍,自幼嬌生慣養,遇事專橫。這天,小白龍在宮中玩膩了,正想到宮門外遊玩尋歡,忽聽到從西面傳來一陣陣鼓樂之聲。他立即帶了蝦奴蟹僕等一般隨從出了龍宮,迎著樂聲尋蹤而來。他們穿過海眼,然後沿著清水河一直來到索鎮玉帶橋下。嘿!那鼓樂之聲原來是從橋北面的河中高埠上傳來的。

這天正是清明佳節。因當地百姓對管理清水河的烏龍神感恩戴德,每年便在這一日開始,連續開七天廟會,唱七天社戲以表答謝。

小白龍在水中,一時弄不清詳細,便派蝦奴前往探聽。那蝦奴化作一個駝背老太婆來到人群中,這也問問,那也看看,回來報告說:"人們在上面奏樂演戲,磕頭下拜,敬奉那小小的清水河神烏龍。這裡既沒有你龍太子的香火,也沒有龍王爺的神位"。

小白龍一聽,又氣又惱,罵道:"這群村俗野夫,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他越罵越生氣,索性使出了呼風喚雨的本事來報復這裡的民眾。頓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清水河裡濁浪滾滾,河水象狂暴無羈的野馬,很快漫過了戲臺,淹沒了兩岸的房屋和莊稼。清水河兩岸的百姓遭此劫難,真是殘不忍睹。

烏龍神見此情景,義奮填膺。他一面向龍王爺奏本控告小白龍的惡行,一面帶領水族兵將引退大水,整修堤岸,使百姓重建家園。龍王爺收到烏龍神的奏本,不但沒有治罪小白龍,反而大罵烏龍妄圖聚眾謀反。自此,小白龍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又一年六月,清水河沿岸莊稼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小白龍帶著雪龍又來了,一夜之間下了三尺多厚的大雪。莊稼凍死,人畜病倒。烏龍神目睹此情,實在忍無可忍,便與小白龍廝殺起來。他們從清水河中殺到雲頭之上,又從雲頭殺到清水河底,只攪得河水滾滾,浪濤連天。小白龍哪是烏龍的對手!不一會便破鱗殘甲,葬身於落龍灘。雪龍逃回龍宮,龍王爺聞知龍太子敗死,氣得七竅生煙。他立即下令將烏龍用千鈞鎖鎖了,壓在玉帶橋北的河中高埠之下,要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龍王娘娘聽說小白龍已死,便放聲痛哭起來。她這一哭,東海波濤翻騰,浪潮順著海眼湧入了清水河。水泛河岸,沿河百姓無處脫逃,紛紛湧向河中高埠,寧願與烏龍神共患難。水勢越來越大,淹沒了兩岸所有房屋,淹沒了巍巍鐵山。說也奇怪,只有那一片河中高埠上滴水不見。原來是烏龍神在下面馱著,隨著水勢沉浮,任憑浪濤再大,高埠始終安然如故。人們得救了。為了紀念烏龍神的功德,人們從此便將清水河改稱烏龍河,將玉帶橋北那塊河中高埠稱為雲濤。

「聽鴻巢老人講故事」雲濤和烏河的傳說

「聽鴻巢老人講故事」雲濤和烏河的傳說

「聽鴻巢老人講故事」雲濤和烏河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