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看回信,凝眸钟南山


泪奔看回信,凝眸钟南山

疫情固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武汉每天仍有确诊患者。要说谁在这次疫情中的作用无法,钟南山就是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国人的心,成为不少人的定心丸。


泪奔看回信,凝眸钟南山


1月18日夜驰武汉至今,钟南山战“疫”已50天。整理一下媒体报道可以发现,50天来他的行程满满当当:在疫情中他始终冲在前线,几乎没有休息过。

泪奔看回信,凝眸钟南山


在广州新闻专题通气会上发出“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信心后,又马不停蹄为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经验。最新消息显示,在他参与指导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多地奔走,甚至飞机上还在研究治疗方案。这位84岁老人,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连钟南山的夫人也曾心疼地说:“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

泪奔看回信,凝眸钟南山

然而她非常了解丈夫的脾性,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正如17年前非典来袭时他说的那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看着满满当当的日程表,无不让人心疼,尤其这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资料,还有多少付出无人知晓。但愿疫情在众人同心下尽快结束,那时,老人笑容可掬,好好休息。

辛苦自然是辛苦!但钟南山院士对孩子们还是很关心的。这段时间,钟南山院士收到了许多来自孩子们的信,有的字迹工整,有的笔触稚嫩,有肖像画,也有手抄报……钟院士认真阅读了每封来信,并亲自回信,写下了对青少年的寄语: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希望你们不惧艰辛、勇敢前行!

看到钟院士署名南山爷爷眼眶都湿了,三代人的战疫行动让病毒止住了脚步。上到八十多岁的院士爷爷昼夜攻关技术难题,下到十来岁抗疫一线人员的孩子配合抗疫,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甚至给自己打针。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的谁才是的真正的英雄?谁应该成为我们的偶像偶像?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钟南山院士在列车上闭目养神的情景。

一位84岁副部级的老人,在绝大部分同龄人颐养天年之时,肩负全国13亿人民的重托,逆流而上直奔这次疫情的中心地带:武汉。

一位顶极疾控专家,他没有坐大奔,他没有搭乘私人飞机,他甚至没有要一个高铁二等座,他就呆在餐车一角闭目养神。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84岁仍在压力和漩涡的中心,勇敢的奔向疫情中心,试问几人能做到?


泪奔看回信,凝眸钟南山

他排除外界干扰,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媒体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定人传人!

勇敢、专业、敬业,这个比美国大片还真实。

责任、担当、坚持,这个比实在还感到踏实。

他是一名医生,他在03sars抗击中的挽救了多少条人命!

他提出雾霾致癌,提出农药残余给民生的重大隐患……

他手头当然有实力,但钟南山亦是心存大爱之人。有实力的固然不少,但敢说话,有担当,一语中的的有多少呢?钟南山就是一个敢于说话的人,他更是一个不怕辛苦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