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部長們》,這片子太“懸浮”了,不值得豆瓣8.2分

《南山的部長們》這部今年一月份在韓國上映的片子,在豆瓣上評分8.2,超過了90%國產電影,但是作為平時很喜愛真實事件改編類型電影的小編來說,並不覺得這部片子有多好,主要就是感覺劇作整體上過於“懸浮”。

關於韓國當時的那段具體歷史我們不做詳究,看影片開頭的這段歷史照片就能瞭解個大概。

《南山的部長們》,這片子太“懸浮”了,不值得豆瓣8.2分

圖片來自影片

為什麼說這部片子“懸浮”,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人物設定“懸浮”。對於一個人物的設定,劇作上我們一般從職業設定、生活設定、隱私設定三方面去構建,這樣構建出來的人物飽滿,可行度高。但是這部劇的所有人物都只有職業設定,並沒有生活設定和隱私設定。主角金部長是矛盾集於一身的人,槍林彈雨一起幹革命的總統讓他暗殺自己的前任大哥,而自己的初心又明白國家應該改變,但是職責和往日的情分又驅使他不得不完成總統的指令,這個人物是非常容易做出層次感的,但是很遺憾我們在片中只是看到了一個工作狂,不是在開會,就是在竊聽要麼就是在密謀。最後下手的動機缺乏可信度,過於的彰顯民族大義而失去了一個人最人性化的訴求。假如她有個恩愛的老婆在動亂中死了,我都覺得這是更可信的下手動機。劇中的反派樸總統,稍微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他和後來韓國總統的淵源,他是一個有家庭生活的人,他甚至還養狗狗,但是很遺憾片中他只是一個玩弄權術的陰險小人,還有咋咋呼呼的標準作死反派總統警衛室室長,每一個人物都太臉譜化了。

《南山的部長們》,這片子太“懸浮”了,不值得豆瓣8.2分

必要劇情缺失的“懸浮”感。前任大哥和樸總統應該都是跟主角金部長共患難過的人,但是劇中並沒有相應的場面,以至於我們覺得這幾個人之間的感情也就一般,殺也就殺了,所以整體矛盾衝突感和代入感明顯不足。反而劇中衝突感最強的是金部長和警衛室長,倆人直接動手了。通常劇作中我們認為閃回是能不要就不要的,閃回了說明故事解構能力弱沒說清楚不得不靠閃回補充,但是小編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需要一些閃回來構建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情感聯繫,才能讓觀眾明白主角在殺兩個人之前的內心矛盾衝突。以及最後促使金部長下手的直接導火索,是總統和警衛室長都認為鎮壓群眾死一二百萬人沒什麼,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僅僅憑藉幾句話就能下決心殺總統,可信度還是弱了一些,缺少一些視覺性的語言去激發,只有真實死亡的傷痛才能促使金部長下決心改天換日,但是這些片中都沒有。

總而言之,這部影片缺乏“具體感”,從而導致矛盾衝突動機不強,代入感不強。為了彰顯大片氣質搞了一些美國的場景,節奏上也把控的不錯,但是核心人設和故事的硬傷過於明顯。但是,服化道非常棒,場景歷史還原做的非常到位,讓人相信那就是1970年代。而且,我們非常羨慕韓國同行能拍這樣的題材,我們國家有豐富的多的故事素材卻都不能拍,羨慕他們能出《寄生蟲》這樣的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