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39年前發生洩漏事故的日本敦賀核電站,如今已有50歲高齡

科技日曆|39年前發生洩漏事故的日本敦賀核電站,如今已有50歲高齡

1981年3月9日,日本敦賀核電站發生放射性洩漏事故,59名工人受到輻射。

敦賀核電站位於日本西海岸的若狹灣附近,該核電站由日本原子能公司經營。大約6萬人居住在核電站周圍的地區。

3月9日,一名工人忘記關閉一個關鍵閥門,導致一個放射性汙泥池溢出。56名工作人員被派往清理洩漏的放射性汙泥,防止其洩漏到垃圾處理大樓,但這一計劃並不成功,16噸廢物流入了若狹灣。

日本原子能委員會(Atomic Power Commission)並未公開提及此事故,直到一個多月後,該事故才遭到媒體披露。到那時,該地區的海草放射性水平被發現是正常水平的10倍,該地區的鈷-60水平比此前記錄的最高水平高出5000倍。

4月21日,原子能委員會(Atomic Power Commission)公開承認了這起核事故,但否認任何人受到了危險水平的輻射。

事故發生後,在若狹灣捕獲的所有魚都被召回,報告顯示,事故發生後的幾年裡,該地區的魚出現了遠遠超過正常水平的突變。

敦賀:“高齡”核電站

敦賀核電站1號核反應堆於1970年投入使用,是日本最早的核能設施之一。其運營公司日本原子能發電公司成立於1956年。

日本原子能公司興建的第一所核電站為1966年7月投入運行的東海核電站,該電站採用了英國通用電氣公司(GEC)的石墨氣冷堆(GCR)機組,其容量為166MW。

日本的第二臺核電機組,即敦賀核電站1號核反應堆,採用的則是來自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輕水堆(LWR)機組。

隨後,關西電力公司引進了GE的壓水堆(PWR)機組,東京電力公司則為福島第一核電站1、2號機引進了美國威斯汀豪斯的沸水堆機組。

在80年代後,隨著國產核電技術得到迅速發展,新投入使用的核電機組多為日本的三菱重工、日立、東芝等公司自行製造。

在輕水堆中,水被兼作減速(和石墨一樣起控制反應速度的作用)和冷卻用途。輕水堆又可分壓水型和沸水型。輕水堆核電站的優點是結構和運行都較為簡單、尺寸較小、價格低廉、燃料經濟等。

重水堆使用的冷卻劑則是重水(D20),相比之下具有轉換率較高、更有效地利用天然鈾、所需天然鈾量更少、對燃料的適應性更好等優勢。

2010年3月14日,敦賀核電站工作進入第41年,成為日本首個運行40年以上的核能發電機組。

2012年,在經過現場調查後,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認為敦賀核電站反應堆下方可能有活斷層,因此敦賀核電站面臨報廢可能。

2019年,報道稱,日本原子能發電公司考慮設立日本首家反應堆報廢專業公司。日本原電2001年開始在東海核電站(茨城縣)展開商業反應堆首次報廢作業,2017年該公司著手報廢敦賀核電站一號機組(福井縣)的反應堆,此外還派遣員工參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反應堆報廢等。

不過,日本原子能發電公司東海核電站(茨城縣)的拆解和撤除完成時間多次延期。2019年12月,福井縣當地反核電團體成立的探討委員會索性提議,對於決定報廢反應堆的核電站,要求日本政府不對其進行拆解,而是維持現狀至少100年,因為“沒有處理的地方,只能放著”,待內部的輻射量減弱後探討處理方法。

在日本福井縣內,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的快中子增殖原型反應堆“文殊”、關西電力公司的美濱核電站1、2號機組等共計7個反應堆目前已決定報廢,其中一部分正在推進報廢工作。這一提議若被接受,福井縣將成為“核電站的墳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