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历|39年前发生泄漏事故的日本敦贺核电站,如今已有50岁高龄

科技日历|39年前发生泄漏事故的日本敦贺核电站,如今已有50岁高龄

1981年3月9日,日本敦贺核电站发生放射性泄漏事故,59名工人受到辐射。

敦贺核电站位于日本西海岸的若狭湾附近,该核电站由日本原子能公司经营。大约6万人居住在核电站周围的地区。

3月9日,一名工人忘记关闭一个关键阀门,导致一个放射性污泥池溢出。56名工作人员被派往清理泄漏的放射性污泥,防止其泄漏到垃圾处理大楼,但这一计划并不成功,16吨废物流入了若狭湾。

日本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Power Commission)并未公开提及此事故,直到一个多月后,该事故才遭到媒体披露。到那时,该地区的海草放射性水平被发现是正常水平的10倍,该地区的钴-60水平比此前记录的最高水平高出5000倍。

4月21日,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Power Commission)公开承认了这起核事故,但否认任何人受到了危险水平的辐射。

事故发生后,在若狭湾捕获的所有鱼都被召回,报告显示,事故发生后的几年里,该地区的鱼出现了远远超过正常水平的突变。

敦贺:“高龄”核电站

敦贺核电站1号核反应堆于1970年投入使用,是日本最早的核能设施之一。其运营公司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成立于1956年。

日本原子能公司兴建的第一所核电站为1966年7月投入运行的东海核电站,该电站采用了英国通用电气公司(GEC)的石墨气冷堆(GCR)机组,其容量为166MW。

日本的第二台核电机组,即敦贺核电站1号核反应堆,采用的则是来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轻水堆(LWR)机组。

随后,关西电力公司引进了GE的压水堆(PWR)机组,东京电力公司则为福岛第一核电站1、2号机引进了美国威斯汀豪斯的沸水堆机组。

在80年代后,随着国产核电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新投入使用的核电机组多为日本的三菱重工、日立、东芝等公司自行制造。

在轻水堆中,水被兼作减速(和石墨一样起控制反应速度的作用)和冷却用途。轻水堆又可分压水型和沸水型。轻水堆核电站的优点是结构和运行都较为简单、尺寸较小、价格低廉、燃料经济等。

重水堆使用的冷却剂则是重水(D20),相比之下具有转换率较高、更有效地利用天然铀、所需天然铀量更少、对燃料的适应性更好等优势。

2010年3月14日,敦贺核电站工作进入第41年,成为日本首个运行40年以上的核能发电机组。

2012年,在经过现场调查后,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敦贺核电站反应堆下方可能有活断层,因此敦贺核电站面临报废可能。

2019年,报道称,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考虑设立日本首家反应堆报废专业公司。日本原电2001年开始在东海核电站(茨城县)展开商业反应堆首次报废作业,2017年该公司着手报废敦贺核电站一号机组(福井县)的反应堆,此外还派遣员工参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报废等。

不过,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东海核电站(茨城县)的拆解和撤除完成时间多次延期。2019年12月,福井县当地反核电团体成立的探讨委员会索性提议,对于决定报废反应堆的核电站,要求日本政府不对其进行拆解,而是维持现状至少100年,因为“没有处理的地方,只能放着”,待内部的辐射量减弱后探讨处理方法。

在日本福井县内,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的快中子增殖原型反应堆“文殊”、关西电力公司的美滨核电站1、2号机组等共计7个反应堆目前已决定报废,其中一部分正在推进报废工作。这一提议若被接受,福井县将成为“核电站的坟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