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達到臨界值很危險嗎?

105669721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有朋友問:測了幾次空腹血糖都在6.8左右,長期處於糖尿病臨界值會有啥後果?

先來說這樣一件事,吸菸有百害而無一利,很多人並不以為然,因為吸菸的危害並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但遠期帶來的危害是肯定的,而且與個體狀況也有密切的關係,比如有癌症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則吸菸可以導致癌症提前發生,促使與加重糖尿病高血壓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其實,血糖的升高也是如此,高血糖的危害並在於血糖有多高,其最大危害在於對血管的損傷。就像是醃雞蛋或是糖蒜一樣,血管長期浸泡在高血糖的環境中,血管內皮會受損,血液中的脂肪便會趁機沉積其上,進而引起炎性反應,脂肪被氧化成像“粥”一樣的脂質化物質,血管就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

發生了病變的血管不僅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對周圍組織器官供血不足,而機體所需要的營養與氧都需要通過血液來運輸,長此以往便會因缺血缺氧而導致功能障礙,直至引起結構上的改變而發生器質性病變,比如心梗、腦梗等等;如果病變的血管因為彈性下降、脆性增加而發生破裂,就可能發生腦出血等嚴重後果,這便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

研究發生,當人體的空腹血糖高於5.6mmol/L時即會對血管內皮產生微小的損傷,而當空腹血糖高於6.1mmol/L時這種損傷開始加重,高於7.0mmol/L時即需要採取干預措施減緩這種損傷。也正因此,臨床上將空腹血糖處於6.1-7.0mmol/L稱糖尿病前期,當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時即診斷為了糖尿病。

所謂血糖的臨界值,即是指處於糖尿病前期,雖然不能說對血管的損害有多重,短期內可能並不會有明顯的損害發生,但這種損害卻在悄悄發生著,如果同時還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吸菸、飲酒、熬夜等情況,這種損害會加重加快,因此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需要提醒的是:人的血糖在全天是不斷變化的,尤其與進食有很大的關係,正常情況下機體會通過自身的代謝將血糖基本維持在一定範圍內,上面已經說到了空腹血糖的正常、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還有一個時點的也被當作衡量血糖正常與否的標準時點,即餐後2小時血糖:

  • 正常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Hg

  • 糖尿病前期: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是各自獨立的,只要有其中一個超過了正常標準即屬於異常血糖,而很多人往往只注重了對空腹血糖的檢測,忽視了關注餐後2小時血糖的高低,從而錯過了早期發現血糖異常的時機,這一點要引起特別注意。

綜上所述,當血糖處於糖尿病的臨界水平時,就需要積極採取干預措施,比如控制飲食、堅持運動等,即管住嘴、邁開腿!要知道身體是自己的,當不當回事自己看著辦吧!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這要看血糖是達到什麼臨界值,是正常人血糖的臨界值,還是糖尿病人血糖的臨界值。

正常人的情況

正常人的血糖有三個臨界值,低於2.8屬於低血糖,正常時空腹在6.1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在7.8以下。除了低血糖以外,當空腹血糖達到6.1或餐後血糖達到7.8時,問題都不大。這種情況代表你可能存在糖耐量異常,但還未發展為糖尿病,只要注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就能夠懸崖勒馬,避免發展為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情況

糖尿病人的血糖有很多臨界值,首先血糖低於3.9代表發生了低血糖,需要立即進食含糖食物,如果血糖得不到及時矯正,就會發生低血糖昏迷甚至是死亡。其次,當血糖高達16.7的時候也要警惕,這個數值代表體內的糖分利用率極差,機體隨時會處於急性併發症的邊緣。當血糖值高於33.3的時候更要注意了,因為這個值已經超出了家用血糖儀所能測量的範圍,血糖儀已經爆表了,屏幕會顯示“HI”字樣。所以當家用血糖儀測不出血糖值的時候,不要猶豫,立即去醫院!

此外,糖尿病人還需要記住兩個血糖數值,即4.4和10。4.4是糖友控制血糖的下限,血糖不宜控制得比這個值更低,否則就有低血糖傾向了。10是糖尿病人餐後血糖的一般標準,餐後血糖控制在10以內,基本可認為是達標了。

覺得小糖的回答有幫助就點個贊吧,更多糖尿病及控糖相關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糖人健康網


血糖是中老年人需要定期監測的指標。監測血糖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血糖異常,以早干預、早治療,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那麼,血糖達到臨界值會很危險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血糖的臨界值有兩組,一組是正常血糖與糖尿病前期的臨界值,血糖超過該臨界值,則成為了糖尿病的預備軍團,有可能會進展為糖尿病;另一組是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臨界值,越過該臨界值,則正式診斷為糖尿病。至於危險性,與血糖的臨界值有一定關係,但需要綜合評估。血糖升高的主要危險為增加靶器官損害,如增加心肌梗死、腦卒中、糖尿病腎病等發病風險,而靶器官損害的嚴重程度不僅與血糖升高的水平有關,還與血糖波動情況、血糖升高持續的時間有關。血糖升高幅度越大、波動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對靶器官的損害越大;相反,血糖升高幅度越小、波動越小、持續時間越短,對靶器官的損害越小。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急性感染、應激的時候,血糖也會短暫升高,可能會超過診斷糖尿病的臨界值,此時並不能診斷糖尿病,因為在病情恢復後,血糖即可恢復正常,血糖異常持續時間短,對靶器官的影響甚小,雖然血糖達到了臨界值,卻無明顯危險性;再比如,部分糖尿病患者,雖然血糖升高幅度不大,但其血糖波動大、血糖異常持續時間長,即使血糖未達到診斷糖尿病的臨界值,依然會對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危險性不低。

所以,血糖臨界值僅僅為判斷血糖異常與正常的一個指標,作為血糖異常分期的一個參考標準,並非達到了臨界值就一定很危險。血糖異常的危險性需要結合血糖升高的水平、血糖波動情況、血糖異常持續時間共同評估。那麼,血糖的臨界值還有參考價值嗎?當然有。

血糖達到糖尿病前期的臨界值,即空腹血糖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此時需要引起警惕,此期經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菸限酒,血糖有機會恢復正常,干預效果欠佳時,給予必要的藥物預防,可避免進展為糖尿病;血糖達到糖尿病的臨界值,即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此時需高度警惕,升高的血糖對靶器官的損害會進一步加重,此時不僅需要改變生活方式,還應給予降糖藥控制血糖,延緩靶器官損害,同時應平穩控制血糖,減少血糖波動。


綜上,血糖臨界值僅僅為判斷血糖異常與正常的一個指標,作為血糖異常分期的一個參考標準,並非達到了臨界值就一定很危險,達到臨界值,危險性會增加,但血糖異常的危險性需要結合血糖升高的水平、血糖波動情況、血糖異常持續時間共同評估。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已經是一個臨界點的問題,最好還是要週期性的進行血糖的檢查,也可以查兩小時之後的血糖。注意飲食習慣的調整,不要吃得太過於辛辣,還是要以清淡為主。平時多做些運動。


健康一線


人的正常血糖值是空腹為3·9到6·1之間,餐後兩小時為是7·8為上限,如果一個人的空腹血糖水平超過7以上,餐後兩個小時超過11以上,基本上就可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了。你所說的臨界點應該是空腹高於6點,但還沒有超過7點,餐後高於8,但還沒有達到11以上,這種情況既便是不能確定為糖尿病患者,但也已經是糖耐量受損了,也就是說你一隻腳已經踏進糖尿病的人的門檻了,從今往後是好是壞,是死是活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改變所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懸崖勒馬,就是你唯一的出路。一旦被戴上這頂糖尿病人的帽子,那你的今後人生規則就該換一種版本去更新了,糖尿病人每天過的就是苦行僧般的日子,糖尿病是一種高血糖的症狀,初期的時候沒有任何不適的表現,但是會出現一種三多的現象,既:多飲,多食,多尿,胃口非常的好,吃再多的東西都不覺得很飽,而且還非常的容易出現飢餓感,但是你糖尿病患者是絕對不能多吃東西的,因為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你也只能是餓上加餓了,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因為你身體裡的胰腺細胞功能出現障礙了,不能很好地為你分泌足夠胰島素來降低你身體中血糖水平,所以你吃進去的東西再多,也不能被你身體裡的細胞很好的吸收利用,很多營養物質成分很快就會隨著你的尿液,被排出體外。這就是糖尿病患者初期的主要症狀表現了。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同時它也是人體上的一種無聲的殺手,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我的這種說法,半點都沒有嚇唬你的意思,因為糖尿病的併發症一旦發生,每一樣都是非死即殘的嚴重後果。比如糖尿病的心腦血管病(中風),糖尿病腎病(尿毒症)糖尿病眼底病變(致瞎),不可逆轉,糖尿病足(截肢)後期。每一樣都是非常嚴重的後果。讓人無法承受。所以,從現在開始你一定要認真對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膳食,規範作息時間,經常運動,長期堅持,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俞177829369


你好!很多人都要注意自己身體,每月要定期檢查,現代生活水平提高,吃穿住行有很大改善,但我們自身也出現了很多症狀。有的人一去體檢就是糖尿病很害怕,有的人在臨界值,今天來普及下糖尿病小常識

正常人的血糖值是3.9--6.1毫摩爾/升,如果體檢在這個範圍內是屬於正常的,不用擔心.

小於3.9毫摩爾/升屬於低血糖,這時會有面色枯黃,頭暈,無力症狀,有低血糖的可以吃一塊糖,平時兜裡帶幾塊。

血糖在6.1--7.0毫摩爾/升時屬於高血糖,高血糖不一定會發展會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一定是由高血糖發展來的,這時高血糖要注意了說明胰島β分泌胰島素有問題了,這時如果飲食控制,少吃甜的少飲酒吸菸,定期複查,完全可以控制的,高血糖也可以吃降糖藥來控制,就是不用吃那麼多,比如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等等,高血糖是糖尿病前期,這時要不然不會注意的

空腹血糖在7.1毫摩爾/升以上就診斷為糖尿病了這個時候餐後血糖也要檢查下,餐後決定併發症的出現,這時說明胰島β分泌相對不足了,除了控制飲食,必須用降糖藥或者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這個時候不是說你想吃不吃降糖藥的問題了,不吃別的選擇,必須吃。

所以臨界值屬於高血糖階段,這時就危險了,可以適當服用降糖藥來降糖,來減少胰腺的負擔,少吃甜食,定期複查。以上僅供參考



很危險,很容易引發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