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瓷器失而复得,经鉴定为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专家:3000万以上

祖传瓷器失而复得,经过鉴定为永乐官窑重器,专家:缘分天注定

奶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恼怒,就拿着卖瓷器的钱,去追买家,最后把钱还给买家,终于又把这件瓷器迎回,可谓失而复得。父亲非常的不理解,这件瓷器也没什么用,卖了能得到很大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多年过去后,文物收藏市场火热,很多电视台举报了鉴宝的节目,张女士就带着全家的疑问和这件瓷器,来到了鉴宝的现场,让专家帮忙鉴定鉴定

经鉴定,这件瓷器为永乐官窑青花瓷器

专家看过瓷器说,这是一件“一束莲”的大盘,一束莲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因寓意清廉,在明朝常被赏赐给大臣,警示大臣要为官清廉。

盘的内部绘画三层纹样,离口沿最近的为一圈海浪纹,以两道弦纹与下层纹样分隔。下层纹样是由十三朵缠枝花卉组成。紧接三道弦纹,两紧一松。两紧用以分隔下层纹饰,一松用以推出主题纹饰。盘外也绘画了十三朵缠枝花卉,与盘内相呼应。

纹饰以双勾填色,多用小笔触,且层次分明,花叶纹路清晰可见,笔法细腻柔和,构图疏朗。胎质轻盈、洁白,底足是非常细腻的细沙底。釉面非常的细润,说明非常注重胎料的择选、淘炼。

永、宣青花比较,永乐朝的青花瓷相对轻薄,宣德朝的青花瓷相对厚重。同类器物永乐青花是宣德青花重量的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永乐青花较宣德青花纹饰绘画笔道纤细、柔和。制作的非常精致。制作也比较精细。所以这是一件永乐官窑青花“一束莲”大盘。

皇朝遗珍,价格不菲

明朝初期的官窑瓷,仅供御用,绝不可以做商品出卖,只有皇帝有特权将其赐予外国或非皇室人员,违者治以重罪。如宣德初年,宣宗派遣宦官张善前往饶州烧造“奉先殿龙凤纹白瓷祭器”,第二年张善就获罪而被处死,就是因为“善往饶州监造磁器,贪默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其同列”。


而且皇家用瓷,必是件件精品,瓷器的品质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为确保瓷器的绝对品质,当时官窑必须超额烧造。但古时烧造瓷器,全是人工为之,火候是最难控制。不可能烧造的每一件瓷器都是完好无缺的,这就需要进行挑选,一件精品瓷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数件次品瓷的废弃。明代御用瓷器中经过严格挑选后剩下的次品,即使落选也不可以流入民间,必须打碎用官窑特有的方式进行掩埋。

这也造就了明初永宣时间的瓷器民间流传较少,显得异常珍贵。而像张女士拿来的大盘,直径达到了38㎝,烧造起来也比较难烧,就算在永乐官窑里,也是比价稀少。

祖传瓷器失而复得,经鉴定为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专家:3000万以上

永乐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因此,这件瓷器的价值不菲,2016年,拍卖的一件折枝花卉菱口盘,最终以3000万成交,那么这件青花一束莲的大盘,应该在3000万以上。

专家还称赞张女士的奶奶是个睿智老人,能够赎回它,失而复得,也说明这件宝贝和张女士一家有很深的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