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用人,請注意這幾類人

序言

曾國藩一生識人用人無數,在晚年時寫了一本鉅著叫《冰鑑》,這本書集曾國藩的大學問。在這本書中,曾國藩用個人經歷,將識人用人之學寫於紙上,給予後代人借鑑。用人是一個大智慧,曾國藩為我們總結了哪幾類人不可委以重任。

曾國藩:識人用人,請注意這幾類人

第一種是“方有對談,神情忽往”。

這類人在與他人交談時,容易隨意的把目光轉移到其他地方去。或者一個話題正在進行時,他卻把話題轉移到其他地方去,說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如果遇到這種人,一則談話的內容不合他意,他不想繼續溝通,遇到這種情況,要正確引導話題。二則是這類人不尊重對方,缺乏誠意,心中有其他想法。

曾國藩:識人用人,請注意這幾類人

第二種是“眾方稱言,此獨冷笑”。

當大家都在討論一件事情時,每個人都是談笑風生,興致勃勃,只有他一人在旁邊作冷眼觀看,無動於衷,可見此人自外於眾人,為人冷漠寡情,居心叵測。這裡要舉一個例子:三國時期,黃蓋假意投靠曹操,派闞澤去說服曹操。當時,曹操一眼就看穿了黃蓋的意圖,直接叫人把闞澤拖出去砍了。危急時刻,闞澤冷笑不斷,讓曹操心裡發毛,對自己的意圖產生懷疑。最後,赤壁之戰火燒連營的結局就出現了。曾國藩認為:冷笑的背後是對他人的自信打擊,屬於深藏的心機。

曾國藩:識人用人,請注意這幾類人

第三種是“言不必當,極口稱是”。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發表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可是這種人卻在旁邊連連附和,高聲稱讚,一味的稱“是”。這種人如果不是故意,就是一個小人,胸無定見,只知道巴結逢迎,屬於投機取巧之人,不能重用。清王朝的和珅就是一個例子。

曾國藩:識人用人,請注意這幾類人

第四種是“未交此人,故意詆譭”。

這種人未曾和他人交往,對他人全然不瞭解,憑著道聽途說,加上自我想象,就在背後說人壞話,故意誹謗他人。這種人基本就是無德之人,無學無識,缺乏教養,不能與之共處。

曾國藩:識人用人,請注意這幾類人

結語

對於以上幾類人,曾國藩認為:他們品格不斷,又無能無見識,不能與之共事,更不能與之共友。行為端正,做事忠義之人,應該與他們保持距離。

特別是在用人之時,萬萬要注意,不能委以重任。各位讀者,你們認為曾國藩說的對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就分享給周圍人吧。轉發收藏,點贊關注 ,是最大的支持,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