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曾國藩:不信書、信命運

研究曾國藩的人生經歷,最使我感興趣的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要素,到底是命運重要一些,還是努力更重要?

也許是綜合因素的產物。曾氏的一生,其成功與平時努力分不開,但關鍵時刻,運氣又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他考中翰林,乃至於後來七年十遷,這種際遇據他講,自己也很難想象得到。再比如,他人生際遇的兩次轉折點,都非常偶然,一次江西會試,途中接到母親去世消息返鄉,因此後來才有按照朝廷旨意於家長辦團練。這是重大轉折點。也是曾國藩個人故事演繹總的起點。另一次,江西困局,正百般無奈,父親去世,回鄉守制,才有後來的大徹大悟。

縱觀曾國藩的整個一生,在1858年以前他以禹墨為體,申韓為用。在1858年以後,始改而趨巽順,而成以禹墨為體,老莊為用。“禹墨為體,老莊為用”是曾氏整體人格框架。由此引申,才有“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雄、守其雌”有兩個方面的解讀,一個是大家所熟知的“和光同塵”、“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剛”。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曾國藩在回首自己一生經歷,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下的“不信書、信命運”六個字。我的理解,“不信書、信命運”,不是告訴人們真的要去迷信命運,不做任何努力抗爭。而是告訴人們不要居功自誇。想一想自己的親身經歷,當初瞬息萬變的戰場,之所以蕩平太平天國,難道真的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麼,就沒一定運氣成分?在這一點上,曾國藩不虛偽,他不講自己是如何的英明蓋世,而講要把自己的功勞讓出一大半給老天。

所以,我之所以喜歡曾國藩,倒不在於所謂的“立功立德立言”,而在於他在努力拼搏、功成名就之後,卻還能保持如此的謙卑。

就因為他是如此的謙卑,所謂完人聖人,全是後世給他戴的高帽,我相信曾國藩他是絕不敢自稱為“聖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