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一個人的標籤除了性格或外貌等方面之外,名字的代表意義更重要,儘管只是簡單的幾個字,但卻成了區別開其他人的主要標誌。

因為在瞭解一個人的特點前,基本都要先記住名字。

事實上,當一個家庭迎接新生命時,除了喜悅之外,也面臨著取名這樣的大難題。

畢竟這可是陪伴孩子一輩子的東西,因此全家人都將其視為頭等大事,馬虎不得,要倍加慎重才行。

然而,浸潤在段子裡的80後和90後成為父母之後,給孩子取名卻越來越隨意了。一方面受瑪麗蘇小說的影響,各種言情風名字大行其道,另一方面為了保持獨特性,取名的方向開始變得越來越奇怪。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爸爸給女兒取了個“獨特名”,卻導致女兒被嘲笑

白先生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剛結婚不久就被老人催著要孩子,懷孕過程也比較順利。

兩邊的老人得知這個消息十分興奮,但興奮歸興奮,既然有了孩子就要開始考慮起名字的問題了。

老年人的思想各方面確實與現代社會有些脫節,因此小兩口聽到他們研究出的名字後馬上就否決了,說這名字太“土”。

凡是父母都會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白先生夫妻兩自然也是這樣,為了孩子能實現自己承載於其的美好期願,他們堅定著要給孩子起個獨一無二名字的信念。

十月懷胎後,孩子終於健康出生,是個“小公主”,一家人歡喜得不得了,白先生腦子裡突然恍惚出現了“白富美”三個字。

由於家裡條件不差,他們又希望女兒能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以後擁有亮麗的外貌、生活得好,於是想著乾脆就起名叫“白富美”算了,估計不會有重名的。

之前大家聽到名字後也只是調侃,還誇白先生思維特別,可隨著女兒長大,白先生髮現女兒很抗拒上學,每次回家都悶悶不樂,再三追問下才知是由這個名字造成的。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女兒稱名字帶給她的壓力特別大,因為長得不漂亮皮膚也不白,甚至還有點黑,每天都被同學嘲笑。

白先生當時取名的初衷本是美好的,可卻忽視了日後可能會給孩子造成的困擾。知道事情原委後,他考慮再三還是帶女兒去改了名字。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分析

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後出人頭地,往往也會在名字上做些努力,但有些家長顯然是“努力”過頭了。

有個成語叫做“相得益彰”,還有個叫“德不配位”,說的都是名字要與真人匹配這個道理,但很多年輕人都沒意識到這一點,不太忌諱這方面,甚至特地往古代名人身上靠。

老人都說給娃取名別“太大”,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名字過於引人注目,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若不相符合或差距過大,肯定會招致嘲笑。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為何不能給孩子起“太大(霸氣)”的名字?

1)名字“大”壓力也大

孩子小時候,名字只是個稱呼,但隨著孩子逐漸步入社會,名字的作用就越來越大了。

當孩子體會自己姓名的含義後,也就明白了家長究竟是何用意,有些孩子會因此拼了命地努力,實現父母的願望。

可這樣的話誰也說不準,孩子的肩膀是否真的可以抗住山一般的壓力呢?

2)名字和孩子不符

取名也要符合當前實際狀況,如果孩子確實漂亮,叫“白富美”也算貼切,否則就顯得有些荒唐了。

特別是進入學校之後,小朋友們總會拿別人的名字開玩笑,如果孩子長期遭受這種對待,可能就會變得越發自卑。

不管怎麼說,孩子的名字還要與實際相符才行,簡單低調一點沒什麼不好。

給娃取名別“太大”,孩子揹負的壓力也大,女兒:每天都被嘲笑

3)自賞孤芳

名字過於霸氣,等於自行把自己抬高到某一程度,並讓人覺得難以親近。如果別人連自己孩子的名字都不敢叫出來,又怎會願意和他交朋友呢?

家長給孩子創造物質條件的同時,也要注意名字問題,因為這也有展現家庭素養的作用。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