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19年年末,美國防部向白宮提交了一份軍備發展計劃報告,出於軍費投入考量,美國各部門此前一直在探討如何在節省成本的同時製造新型武器。

對此,美國防部給出的方案是:大批削減美軍水面戰艦,考慮到五角大樓不會輕易放棄新戰艦的建造,那麼從現役戰艦中退役一部分就變得不可避免了。

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據美國海軍方面消息,在本次軍備調整中,4艘LCS瀕海戰鬥艦將成為犧牲品,退役戰艦中包括兩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以及兩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此外後續的在建計劃也將全面停止。

LCS自服役開始就飽受爭議,如今美國防部終於下定決心砍掉其中的四艘,那麼原計劃至多可以服役30年的戰艦為何僅僅服役了12年就被“腰斬”了呢?

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LCS瀕海戰鬥艦的設計理念

瀕海戰鬥艦概念的提出是在蘇聯解體之後,二戰結束後美軍一直視蘇聯為最大對手,而自蘇聯解體後,美海軍的作戰方向也進入了“由海向陸”階段,為了適應作戰重點的轉移,美國海軍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適應近岸作戰和支援陸上戰鬥的船艦。

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理念如此,LCS的定位也逐漸明確,首先是機動性強,能夠快速部署到指定海域;其次是要有較強的水域適應性,吃水太深的大中型戰艦無法靠近小型港口,靠近海岸也要承擔風險,因此瀕海戰鬥艦的定位是介於小、中型號之間的;

最後,在具體的海上任務執行方面,瀕海戰鬥艦大體上用於近距離水面船艇交戰、潛水海域反潛已經清除目標國沿海海域佈設的水雷等。

針對具體的作戰任務,LCS設計了三大作戰模塊,包括水面戰、水雷戰以及反潛戰模塊,針對不同的任務理論上能夠短時間內完成轉換。

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被賦予了近岸作戰任務的LCS在使用水面戰模塊時會攜帶一套SSMM模組,MH-60S直升機以及MQ-8無人直升機,CUSV無人艇以及MK-46快速艦炮,在搭載眾多作戰裝備的同時,戰鬥艦依舊能保證40節以上的速度。

LCS瀕海戰鬥艦是如何淪為“雞肋”的

LCS瀕海戰鬥艦作為一種全新的水面戰艦,在設計之初其實被寄予厚望,但是戰艦在實際服役中卻暴露了不少問題,總結一下就是“計劃沒趕上變化”帶來的後果。

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由於瀕海戰鬥艦著眼於在目標近岸水域進行低強度作戰,因此在火力打擊能力上要比傳統的護航艦弱不少。本以為少了主要對手蘇聯後美國海軍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一些國家的海軍成長速度卻超出了美國的預期,這也直接導致了瀕海戰鬥艦的生存能力直線下降。

很顯然美方針對“由海向陸”轉變所研發的LCS瀕海戰鬥艦是有其存在價值的,但是無奈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在海軍力量上的進步突飛猛進,LCS瀕海戰鬥艦在高強度海戰中的缺陷被完全暴露。中國的軍事崛起直接“逼退”了美軍濱海戰鬥艦,一時間美國海軍內部“重回大洋艦隊、決戰轉型”的聲音愈發高漲。

中國海軍成功“逼退”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目前來看計劃提前“退役”的LCS瀕海戰鬥艦僅限於頭4艘,而此前建造完成的兩型LCS還有多艘在美海軍服役,只不過鑑於當前的形勢,LCS已然無法適應東亞的軍事環境,未來LCS的主要活動區域將轉移到更為“溫和”的波斯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