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現在的政治局面有什麼歷史淵源,應如何評價呢?

那天的雨聲響雷


泰國現在的政治局面可以用奇葩來形容了,大致給大家說一下。首先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是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元首,但是有很大的實權。同時泰國又是一個軍政府國家,泰國的軍銜很不值錢,很多部長都是上將,警察都是有軍銜的。

然後現在泰國的政治可以說分為兩派,一派是保王派,另一派為反王派。保王派呢值得就是軍方,泰國的軍方獲得了國王的支持可以更上一步!如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現任的泰國總理巴育。他之前是陸軍總司令,最後發動了政變當上了總理。

而國王有了泰國軍方的支持就能更加鞏固自己的地位,每當有人威脅到了泰國王室的利益,這個時候軍方就會出面了!同時根據泰國的憲法規定。泰國的軍隊只聽命於國王和人民!

反王派意思就是指反對王室的人,大家可能經常聽說泰國人是多麼崇拜他們的國王,但也不是全部的人都支持王室的。有些泰國人也不滿王室的,只是表面上不敢說出來而已!

給大家來舉個列子,泰國新未來黨黨魁同時也是下屆總理候選人塔納通,就是某反泰國王室機構的第一大股東。我之前一個泰國朋友跟我說過,他們現在在私下也會討論泰國現任的國王會不會那天被推翻了。

介紹完了現在的情況再來說說歷史淵源,之前泰國一直都是君主制國家。這個時候國王有絕對的權利。但是在1932年的時候泰國發動政變,廢除了泰國的君主制!從而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君主立憲制度國王是沒有實權的,當然了這句話只能用在九世王之前的國王身上。但是1946年泰國的老國王普密蓬上位了,老國王開始大力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在這裡要提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泰國的軍中一把手,具體名字我忘了叫啥了。

但是這位一把手特別支持國王,從而讓曾經的老國王的勢力一步步的加大,擁有了絕對的實權。而在1949年的時候修改了憲法,把曾經廢除的泰國王室特權恢復了起來。最後在1957年的時候又恢復了跪禮。就這樣泰國國王的權利延續至今!


象哥不泰囧


泰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也是一個軍事政便頻發的民主國家!2014年英拉總理因濫用職權罪被解職,2017年英拉出逃,隨後泰國法院宣佈總理英拉‘大米瀆職案’罪名成立,獲刑5年,2018年英拉向英國申請政治避難!由此引發的泰國時局動盪持續至今!
泰國是典型的民主國家,但又不同於傳統的西式民主,有其特殊性。泰國政治實際上是由軍隊、政府、國王三方構成,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國王卻有著無上的權威,國王不僅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也是宗教領袖和軍隊的最高統帥,憲法賦予了國王尊崇的地位和權力,特別是已故國王普密蓬,更是神一般的存在!憲法規定泰國軍方效忠於國王而不是政府,所以政府雖是泰國最高行政機關,但權利相對有限!而前總理他信和英拉兩兄妹相繼遭到彈劾則是導致如今泰國政局不穩的導火索!

(泰國已故國王普密蓬多次化解政府與軍方的矛盾,使國家政局趨於穩定!)

泰國自1932年君主立憲以來先後發生二十多次軍事政變,軍方推翻民選政府成立軍政府,現總理巴育即為軍事政變上臺的軍方統帥,由此可見軍事政變在泰國已習以為常,泰國政局的動盪其本質只是軍方與政府在權利分配或執政理念中產生分歧的產物,而化解雙方矛盾的關鍵人物正是泰國國王,歷史上在軍方與政府僵持不下的情形下,國王會平衡雙方的利益,避免國家發生內亂!

泰國曆史上發生過的軍事獨裁,最終在泰國國王普密蓬的干預和調停之下還政於民選政府。英拉被彈劾之後的巴育軍政府上臺只是泰國時局的一個小插曲,然而2016年泰王普密蓬的逝世,使泰國政局走向變得撲朔迷離!一方面英拉政府的醜聞案還在繼續,泰國以發起引渡英拉的國際通碟,另一方面,新任國王在泰國的威望和根基與老國王不能相提並論。
因此,泰國軍方短時間內還會繼續執政,而對英拉和他信兄妹的貪腐罪責,也將追究到底!巴育政府,是否還政於民選政府,取決於泰國國王能否協調和化解政府與軍方的矛盾和利益!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泰國的軍事政變僅僅是不同利益階級為爭奪權利的內部矛盾,泰國軍方與政府的輪流執政不會使國家走向內戰與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