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推薦的3-6歲孩子的育兒好書?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與世界兒科醫學發展同步,緊跟時代,科學育兒。

這是一本兒科醫生經常推薦的育兒指導百科,從如何照顧小嬰兒到如何培養兒童的自信等等……

比如:

0~5歲孩子的基本養育方法,包括各階段的飲食與營養、睡眠問題。

孩子在各成長期身體、情感、語言、社交和認知發育的標準。

早期大腦發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最新的安全標準:美國兒科學會的最新建議,涉及心肺復甦術的指導、疫苗接種、產品和玩具的安全等。

選擇兒童看護項目和安全座椅的建議。

減少孩子暴露於環境汙染的方法,如空氣汙染和二手菸。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

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

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

再如,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女子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世界頂級名校畢業生的成長故事

2012年“獨立讀者發現獎”(育兒類)決選入圍作品

講述了23個有趣、真摯、暖心的故事,幫助父母培養孩子的核心價值觀,比如信仰、誠實、勇敢、勤勞、忍耐和愛。每個故事的主題真實而又常見,在父母教導孩子有關正直與品德的重要性時,特別適合用作談心的話題。

《3-6歲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心理學》

6歲前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多的品行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在這一階段。本書的作者是心理師,也是該年齡段孩子的母親,針對3-6歲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幫助家長分析了孩子在幼兒園生活、性格塑造、性教育、學習興趣、潛能開發、品行習慣等方面問題,就像一個朋友在你身邊娓娓道來一些你所不知道的與孩子有關的成長心理故事,很溫馨,也很暖心。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用專業的視角,給媽媽們提供了心理障礙的早期表現或者說是可能導致的因素。讓媽媽們在孩子早期的教育中能做到鑑別和提醒,知道在孩子發展的階段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而避免將來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

我是2歲櫻桃的麻麻,也是一位不停學習的寶媽。關注帶娃的方方面面,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打怪!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哦~

櫻桃麻麻育兒日記


作為一個10歲男孩的媽媽,我從兒子出生以後,就一直非常注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問題,當然也看了很多的育兒好書,現在我給大家推薦幾本非常實用的育兒書,而且是適合3到6歲孩子的。

第一本是樊登的《讀懂孩子的心》,是一本育兒書的合集,是樊登老師親自解讀的,非常值得讀一讀。

這本書裡,樊登老師結合了17本專業的育兒書,比如《童年的秘密》、《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和《母愛的羈絆》等,大家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選擇相關的章節去讀。

通過樊登老師的解讀,然後自己覺得需要再深入瞭解這本書的內容的話,你就可以去買相關的書詳細地去讀。

第二本是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這是他的經典好書,只要你做了父母就應該讀一讀,可以避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犯錯。

這本書集合了武志紅老師的很多心理學的真實案例,講述了孩子跟父母之間的關係為何變得糟糕,也是給每一位做父母的提醒。

第三本是史蒂夫·比達爾夫的《養育男孩》、《養育女孩》。你家是男孩就買男孩這本,你家是女孩就買女孩這本,如果男孩女孩都有,那就這兩本都買。

因為男孩和女孩天生的不同,所以養育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樣的方法,父母不要簡單粗暴地同等對待男孩和女孩。

對待男孩注重哪些品質,養育女孩注重哪些品質,這本書中會有詳細的講解的,真的是值得父母們讀一讀的。

總結一下,其實適合養育3-6歲孩子的育兒書有很多,父母們只要有心去網上搜,看一下大家的評價,基本能判斷是否適合自己。

我們買育兒書回來閱讀學習,主要的目的是陪伴孩子成長,能夠在養孩子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幫助和指導。


王子育兒觀


1.《育兒聖經》。《育兒聖經——成長的36個月》由三位醫學博士(其中兩位是來自英國皇家學院),一位哺乳諮詢師,一位兒童成長護理師編著,既兼顧了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又保證了語言的淺顯易懂。

2、《從出生到三歲》。本書是惟一一本完全基於對家庭上的嬰幼兒及其父母的直接研究而寫成的,也是唯一一本經過大量實踐檢驗的經典。本書將0-3歲分為7個階段,對嬰幼兒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和父母應該怎樣做以及不應該做什麼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3、《實用程序育兒法》。世界聞名的實戰型育兒專家特蕾西·霍格(TracyHogg)以“寶寶耳語專家(BabyWhisperer)”享譽全球,她深入到數千名寶寶的家裡解決寶寶和媽媽面臨的日常難題,通過演講、電臺、電視臺、信件、電子郵件以及在她的網站上發帖跟她交流、向她請教的媽媽們更是不計其數。

如何教育0到3歲的寶寶

1、寶寶在初生的幾個月裡開始學習適應外部環境,正在逐步調節用餐時間、睡眠週期等。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到舒適、安全與受到保護,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並與喜愛的人建立較好的聯繫。

2、6到10個月寶寶開始明白因果關係,瞭解如何能促使希望的結果發生,他們會運用逐漸增強的技能來感受周圍世界。

3、10到16個月。寶寶已經成為老練的交流者了,他們善於用動作和手勢來表達想要什麼。當寶寶在和爸爸媽媽交流的時候,父母需要做出回應,讓他們知道他們說的話很重要,因為雙向交流對寶寶的智力開發至關重要。

4、16到36個月。孩子具備出色的抽象思考能力。他們開始理性思考,開始理解事物為什麼是這樣。他們對符號的理解是閱讀和數學的基礎。

雖說書本里邊的知識都很有道理,但是如果自己沒有領悟也是沒有用處的,在知道了0-3歲什麼育兒書比較好以後,可以按照自己家孩子的性別和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育,3歲前的孩子沒必要學習太多的知識,只需要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就可以了。




小碧老師談育兒


有沒有推薦的3-6歲孩子的育兒好書?

寶寶長大後,除了吃喝拉撒,更多媽媽關心的就是寶寶的教育問題了,正巧小皮現在也是3歲半,正是需要大量書籍的時候,那麼寶寶3歲後,都有哪些值得去看的好書呢?

一、3-6歲寶寶第一套睡前故事

1.寶寶愛看

多數孩子都喜愛動物類繪本,這套繪本的主角就是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和小精靈,而且裡面以自然為主,畫面非常唯美,非常適合孩子閱讀。

2、名人效益

其作者是艾莎·貝斯寇,她的作品獲得過瑞典兒童文學至高獎項“尼爾斯·霍爾格松兒童文學獎”,瑞典為了表彰她在童書繪本方面的貢獻,還專門設立了以它命名的“艾莎·貝斯寇獎”。

除了作者厲害,推薦這本書的人也都很厲害,其中有童話大王鄭淵潔,瑞典駐華大使宋蓮等。

3、故事精彩

3歲多的孩子正處於好動和愛“犯錯”的階段,此時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間。

這套書就通過童話的形式將孩子們的“壞行為”一一展現,讓孩子在故事裡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

4、虛實結合

作者艾莎·貝斯寇對自己的繪本有一個要求,就是要虛實結合,她的原話是這樣的:童話故事中如果全部是虛的,完全脫離現實,孩子會不知道前面的路,而迷失在半道上;如果全部是實的,又會缺乏趣味,讓孩子感到乏味而很難繼續走下去。

也因此,艾莎·貝斯寇在處理現實和虛構的關係上非常有技巧,讓孩子在童話中感受到現實,給現實以指導意義。

因此,處理好現實與虛構的關係,再給童話故事配上彩繪圖畫,才能讓孩子在童話中感受到熟悉的事物,對孩子才會有更大的吸引力。

二、我的小問題

這本是我如獲至寶的書,非常受我和女兒的喜歡。

1.主題多且大膽

這套書有25個主題,古今中外,宏觀微觀等都一網打盡,其中我最看重的是它真正從孩子角度出發,幫孩子解決各種令人尷尬的小問題。

比如生和死是什麼?鼻屎能不能吃?我們為什麼會放屁?憤怒是不是不好的事情?哭有什麼用?

對於大多數3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是少不了的,而這些問題也是我女兒經常會問我的,我承認我真的被難到了,但這本書的及時出現不僅解決了女兒的好奇心,也讓我大開眼界。

2.解釋非常通俗

跟專業的科普書不同,這本書的講解大多數都是非常通俗直白的,專業術語少,但是看完就能非常明白,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3.插圖童趣

簡筆畫的插圖和鮮明的色塊是孩子比較喜歡的,其中它還會穿插適當的講解,看起來比較輕鬆,不會毫無頭緒。

三、DK燒腦思維訓練手冊

1、DK出品

自從我買過一次DK百科全書,我是徹底被DK這個品牌種草了,無論從書本質量還是內容來看,都是無可挑剔,買過DK系列書籍的家長一定懂我說的,不懂的可自行搜索,反正我是百分比信賴DK。

2.來源生活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讓他斯斯文文坐著解題不太現實,但這本書不一樣,如果對他有興趣的孩子,是絕對可以做的住的,因為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

如果是比較好動型的,那麼家長同樣可以利用,因為裡面的題目同樣都是遊戲。

3.題目多

單這本書就有300個題,而同系列的書更是多,就算每天玩一個小遊戲,家長和孩子都不會無聊,那麼怎麼玩呢?

比如這題,是鍛鍊記憶力的,家長可延伸一下將其改編成孩子喜歡的東西,比如K-蘋果,Q-香蕉,J-西瓜等,這樣就可以玩很久,其他的題同樣如此。

4.年度100佳童書

經得起大眾考驗的,相信都是沒什麼問題的。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育有3歲女娃一枚,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小皮育兒經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3-6歲孩子的育兒好書,我推薦父母看的:

第一本《正面管教》(【美】簡▪尼爾森)

這本書介紹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麼應該這樣做的深層蘊涵,也教我們如何正確解讀孩子和自己的錯誤行為背後的信息,以及又該怎麼樣有效應對。

個人體驗,看一遍是不夠的,反覆理解反覆實踐,就會理解更深刻,做得也越自然。

比如,書中介紹到,問孩子該怎麼做比告訴孩子怎麼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問孩子而不是告訴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之一,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告訴孩子怎麼做,會引起他們的抗拒和反叛。 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學習社會人生技能,才能培養出責任感。

叛逆一直是小朋友大朋友們面臨的一個問題,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渡過的好,家長和孩子在青春叛逆期就很容易相處。我覺得,《正面管教》這本書很全面從內到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很全面實際的育兒觀,值得一讀。

第二本《遊戲力》【美】勞倫斯▪科恩

這是一套書,分為三部。

第一部從遊戲力養育方式的價值、建立聯結、學會打鬧等諸多方面介紹了我們為什麼需要遊戲力養育孩子。書中也提到我們要給女孩更多勇氣,給男孩更多關懷。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多打破固有的禁錮思想,不是女孩就要玩洋娃娃,而男孩就不應該哭。通過遊戲,孩子會將自己的情緒釋放,建立起與大人的聯結,多一些安慰,也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並不是男孩關心多了就會懦弱。

第二部從孩子童年的焦慮方面入手,介紹了大人如何輕推,幫孩子戰勝焦慮。童年並不只是像歌裡唱的,池塘、青蛙、快樂、無憂無慮。童年對孩子來說,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充滿了喜怒衷樂,有恐懼、有好奇、有幻想、也有憤怒悲傷。這本更適合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但是相信,我們仍然能從當中得到啟發。

第三部是遊戲力——《親子打鬧的藝術》,從書名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本書更多的是介紹了一些遊戲,不過我看了,3歲到12歲的遊戲都有,分為飛行類,比賽類,身體接觸類,想象類,高強度打鬧,個人認為更適合爸爸們執行,也要充分注意安全,可以參考一些並改進,並不是完全適用。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打鬧遊戲的精髓,還是更多地從遊戲中獲得快樂,表達愛。

第三本《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 孩子才肯說》【美】阿黛爾▪法伯 伊萊恩▪瑪茲麗施

這一本也比較實用,書中有很多實例運用,也有很多插畫,也有很多練習,是實用性很強的一本書。如果孩子正處於愛說不,家長有不知該怎麼溝通的困惑,這本書很值得看一看。

書中從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用一些方法代替懲罰,鼓勵孩子自立,學會讚賞孩子以及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等幾方面展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正是我們在與孩子相處時遇到最多的一些問題,我們的很多無奈也能從書中找出答案。

下面用懲罰舉例。說教、警告這類方法我們很多人都不陌生,所以,在看這本書學習一些方法代替懲罰時,我們家長還會遇到一些困難,要盡力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言歸正傳,比如孩子經常丟東西,丟杯子,丟玩具。習慣的也許是採取一些懲罰的措施,說教、責罵,甚至是其它更嚴重的,但是換個方式,書中的例子就是:有個小孩子丟了三個筆記本,那是家長花9美元給買的,家長第一反應是懲罰,但是控制住了,最終採取的方式是告訴他自己的感受,媽媽說"我很生氣“,孩子說”可以從我的零花錢里扣“,媽媽看到了孩子對她的關心,孩子也自己提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

代替懲罰可以用到以下方法:明確表達立場,表明自己的期望,告訴孩子怎麼樣彌補,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總之,首先尊重孩子,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我家的小孩今年三歲,很多問題用書中的方法效果不錯。


以上介紹的都是本人親自看過的其中三本,如果要選的話首選,其它在這裡就不介紹了,有機會的話以後再寫。因人而異,從我來說這書都是經常看經常忘,適合經常看,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以上就是我對你的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Lily就是我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你會對感統,還有紀律與自由,以及有準備的環境等有所啟發。

阿德勒的《兒童教育心理學》,心理補償機制,優越和自卑情結等,你會更理解孩子。

《正面教育》則是教了一些具體的方法等。

好的書就好像是指南針和鑰匙,讀了你又會順著再深挖,你也會因此發現自己。

我自己就是因為讀了《童年的秘密》開始,對兒童教育感了興趣,又跨考了學前教育研究生,讀進去又是一番天地。


燕掌門談教育


雖然現在的書訊資源很多,不過時常還是會有媽媽問:有哪些書適合孩子讀?今天就整理出來,做以分享,這些書適合幼兒園階段的孩子。

1. “奇先生妙小姐”系列

這一套書有83本。作者是英國的羅傑·哈格里維斯,譯者是國內著名的兒童翻譯家任溶溶。
這套書用幽默又誇張的語言,描寫了各種特色的人物,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煩,以及他們如何戰勝麻煩的過程。
這些人物都是誰呢?他們是:好先生、聰明先生、嚇人小姐、惡作劇先生、顫抖先生、莽撞先生、小小先生、懶惰先生、害羞小姐、撓癢癢先生、忙碌先生、遲到小姐……
他們會遇到哪些麻煩呢?比如,好先生吧,他總是非常有禮貌又守規矩,可是他住在壞王國。這裡的人總是兇巴巴的;這裡會叫的狗很少,會咬人的狗卻很多;這裡的水窪看上去很淺,踩進去卻很深……後來,好先生無意間來到了好王國,一切都不一樣了,從此,他就一直住在好王國。
這套故事除了情節誇張以外。在故事裡,也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合適的位置,比如,忙碌先生,最後發現自己適合做郵遞員;遲到小姐,發現她給懶惰先生幫忙剛好。這套故事在喜馬拉雅上有免費的音頻,可以給孩子聽。

2. “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孩子上小學的必讀書)

這套書一共有4輯,不過最精彩的是第一輯。後面的3輯,雖然是同一位作者,不過封面寫的是“根據【法】克利斯提昂·約裡波瓦同名繪本動畫片改編”。所以,後面的3輯讀起來還是跟第一輯有明顯不同的感覺。畫風也不一樣。
據說這套書創下了日銷萬冊的紀錄。這套書確實深的孩子的喜愛。

故事從一隻叫卡梅拉的小雞講起,它不甘心像其他小雞一樣,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它決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要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大海……

3. 《可愛的身體》

我為什麼有肚臍?亮晶晶的眼淚是從哪裡來的?血液到底有些什麼作用?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好奇。可是,處於成長關鍵期的他們卻不愛刷牙,害怕打預防針,不明白為什麼要做體檢,甚至還經常遇到大便的障礙。瞭解相關的知識,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石。

“可愛的身體”系列繪本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闡釋豐富的健康知識,為孩子們揭開身體的奧秘,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認識可愛的身體,學做自己的“健康小衛士”。
這套書在每冊後面還有一個“給媽媽的話”,是一篇相關的科普知識。比如,《誰是蛀牙的朋友》這本,後面就講到為什麼要刷牙,如何教孩子刷牙,選牙刷等。

4. 美國國家地理愛思考愛科學系列(套裝共5冊)

愛思考愛科學系列”包括《恐龍時代》《快樂農場》《太空遨遊》《海洋之謎》和《勇敢的消防員》。
小平安最喜歡消防員這本。書裡以消防員為主題,其中包括以前人們是如何救火的,現在又是如何救火的,介紹了消防營地裡的各種設施,各種各樣的消防車,消防員如何執行其他緊急事故救援等。

5.小豬佩奇

估計沒有哪個孩子不認識小豬佩奇吧?這個粉嘟嘟的可愛小傢伙。

小豬佩奇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粉紅豬,她與弟弟喬治、爸爸、媽媽快樂地住在一起。小豬佩奇喜歡做的事情是玩遊戲、打扮得漂漂亮亮、渡假,以及住在小泥坑裡快 樂地跳上跳下!除了這些,她還喜歡到處探險,雖然有些時候會遇到一些小狀況,但總可以化險為夷,而且都會帶給大家意外的驚喜!

6.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系列

這一套共有17本。這是國內首部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圖畫書系列,美國心理學會授權。每本書主體部分是一個繪本故事,書後附有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專家撰寫的“寫給父母和老師的話”。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的一本書,父母可以先閱讀故事後面的這部分內容,瞭解了相關兒童心理學知識後再請孩子跟我們一起閱讀前面的故事部分,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傾訴自己心理上的困惑,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故事裡經歷主人公遇到的事情,跟隨故事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延伸開去,想想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墨魚紅仔


最近我剛看完一本書《法國媽媽育兒經》,我看了兩三遍,覺得很不錯,現在想推薦給你。

為什麼會想推薦這本書,這本書可以解決很多我們育兒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更多的我覺得是思想問題,很多育兒理念看似超前,你可能會驚呼,怎麼還有這樣育兒的!但是細品之下,也會認同他們的育兒方式,因為他們真正是從人性出發。

這本書美國媽媽記者,她來到法國,結婚生子,受法國媽媽影響探討育兒中的一些問題,困惑,這本書從懷孕到生產,到養育,入托,裡面法國媽媽很多理念適合我們來閱讀並借鑑。

大量身邊人的真實案例,理論結合實際,書讀起來比較輕鬆

有了孩子,照顧孩子的時間挺多,就會騰不出大塊的時間看書,如果是理論太多的書籍,即使乾貨很多,讀起來索然寡味,也是不能勾起人讀下去的慾望,可能看著看著就放棄了。

人性如此,所以故事和理論結合最吸引人,這本書裡面豐富的例子,讓人讀來耳目一新,慢慢會被故事吸引,並且裡面故事是一個又一個育兒中的問題, 很具有代表性,我們的孩子會遇到什麼問題,國外的孩子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不是猛灌雞湯,也不是大放厥詞,而是提供育兒思路,對育兒方法進行探討

很多育兒書籍,寫得要麼像雞湯文,要麼像教材,育兒這種事情,你不能拿同一個方法對待不同的孩子,畢竟一千個孩子,就是一千個漢姆雷特,然而人性是共通的,還是有一些規律的。

法國媽媽說,你首先是一個女人,然後才是一個媽媽.

我們中國人向來把育兒看得特別苦,覺得這是一個苦差事,這也不是我們的錯,大環境使然,然而你看了法國媽媽的育兒,覺得他們的育兒雖然也累,但是心裡沒有那麼心酸,委屈。


我們半夜起床給娃換尿布,餵奶,我們覺得自己很偉大,然而法國媽媽並不覺得這樣就是具備奉獻精神,她可能覺得你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孩子沒有搞定他的夜晚,不能睡整覺,是不是很震撼?

孩子還小,我們很少有人拋下孩子去參加聚會,遊玩的,恨不得都是陪吃,陪睡,陪玩,然而法國媽媽卻可以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一下,不拋棄自己的社交,是不是很另類?

所以她們孕期不放棄美麗,產後該上班上班,該社交社交,並沒有因為孩子而犧牲很多,所以她們內心並不十分抱怨,而我們大多數媽媽帶孩子實在是把自己給綁定了,完全沒有了自我,為孩子犧牲那麼多,孩子真的就很領情嗎,未必吧。

法國媽媽說,夫妻關係要優於親子關係,

中國很多媽媽生完孩子,重心完全都在孩子身上,很多都忽視了身邊的另一半,而法國媽媽則說,良好的夫妻關係,才能有更加健康的親子關係。

孩子從小就要學會不去打擾父母,因為晚上是屬於父母的,所以她們讓孩子早早搞定他自己的睡眠,這樣才能在晚上給媽媽爸爸更多的時間。暫停法是她們常用的方法。

法國教育專家潛心研究,挑戰當今一些育兒論,探索育兒的新理念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沒有怎麼受過父母誇讚,到了自己有孩子,又有育兒理念加持,要多誇孩子,這樣孩子一點點小事也會被誇上天。

殊不知這種過度讚揚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費力就得到很多,我們現在的很多孩子,見不得批評了,這一定是有問題的。

諸如此類的理念,法國都開始在研究,作者引用2009年出版的《教養大震撼》中的話,說“過度的讚揚會扭曲孩子做事的動機,他們做事僅僅是為了得到表揚,而失去了本來應有的快樂。”

想想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有這種動機,只求表揚,不追尋內心的快樂。

”當一個過度讚揚的孩子以後上了大學,他們會害怕承擔風險,並且缺乏感知方面的自立, 這些學生寧可放棄這門功課,也不願意得到一個普通的成績,而且,他們也不明確自己應該學什麼專業,他們害怕承諾某事,因為他們擔心不能成功。”

這也是我內心的寫照,很多時候不敢做某事,是害怕做不好,不成功。

法國媽媽就秉承不必過度讚揚孩子,有些讚揚對孩子有好處,讚揚太多,你就不能讓孩子過他自己的生活。

不止如此,書中很多的方法理論都有專家在理論上的支持。

所以當我讀完這本書,我是真的對法國媽媽很佩服,本來法國就是一個時尚之都,沒有想到他們的育兒也是這麼與眾不同,我也想推薦給更多的中國媽媽來閱讀。

後記:

從各個方面,法國媽媽都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育兒理念,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敘述,所以聽了我的介紹,如果感興趣,可以閱讀此書,相信會有很大收穫的。

#朝聞道寫作社群# 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和靈隴寶貝一起成長


我要推薦的書來自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教授艾莉森·戈普尼克的書,分別書名是《園丁與木匠》,這是一套系列叢書,另外兩本是《孩子如何學習》《孩子如何思考》,翻譯者是來自清華大學的趙昱鯤教授,這套書不同於市面上的育兒方法書,是從育兒本質的角度,和父母探討“為什麼”的話題,升級我們的思維認知,推薦給所有父母。

育兒的本質是什麼?

新手父母,在育兒的問題上很容易焦慮,於是加一堆育兒群,聽專家聊育兒,買一堆育兒書...可是,即使做了這麼多功課,實際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歇菜,這是為什麼?

因為只看了問題表面,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

市面上大部分育兒書教的是如何讓孩子聽話,如何讓孩子學習好,如何讓孩子成績好,這些書籍能解決我們眼前的問題,但是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就像中醫所言,治病最忌諱“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育兒也是一樣,我們要學的第一步是“為什麼”,然後是“怎麼做”,最後是“做什麼”,而這本書就是從為什麼入手,帶我們去看到問題的本質。

父母的本質什麼?

育兒的主體是父母和孩子,所以我們除了要了解如何育兒外,更重要的是瞭解自己,這也是艾莉森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思考。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像木匠一樣把孩子打造成一件精緻的藝術品,還是像園丁一樣把孩子打造成美麗的花園,任孩子發展他們的美好?

用《園丁與木匠》書中的話說,進化讓我們更享受、更喜歡、也更擅長做園丁式父母,因為園丁式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比木匠式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更有優勢。木匠式父母要把孩子按圖紙打造成一個工藝品,但哪怕圖紙設計得再精妙,父母的打造手藝再精良,都只是在塑造孩子的外在表現。為了把這一層雕琢得毫釐不差,父母必然會傷害到孩子的特質風格和心理內核。園丁式父母則致力於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有愛、安全的環境,在孩子發展得明顯有問題時,他們也會剪裁,但基本上是支持孩子隨著內心本性去發展的。這樣培養出的孩子會有最健康的心理內核,也會有最蓬勃的特質風格,最終,他們的外在表現會千姿百態而又讓人喜出望外。

而我們往往本末倒置的正在做一個“木匠”,看著別家孩子那麼優秀,就恨不得給孩子報上所有興趣班,甚至用一些錯誤的方法逼迫孩子學習,而對於孩子來說,童年最重要的事情“玩”,早已被安排在計劃之外。

再次推薦這套書籍,帶給所有父母思考,也希望每個孩子都有快樂的童年!

艾莉森·戈普尼克

●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斗級專家,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對於孩子的心智、大腦和學習方式,沒人比她更瞭解。

●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經典的“白板說”,還是心理理論創始人之一。

●TED演講點擊量過300萬次,寫有大量科學文章和評論,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媒體。

叮噹媽媽睡前故事,專注分享優質兒童故事,如果喜歡叮噹媽媽的回答,歡迎點贊和轉發,謝謝。


叮噹媽媽睡前故事


推薦:《孩子的成長,媽媽的修行》

這本書簡直就是為家有0-6歲寶寶的父母們寫作的,對於準備懷寶寶的媽媽也是很建議看看,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接地氣啦,裡面有很多溝通方面的示範,非常寶貝。

書中所講的那些問題也都是媽媽們每天可能都要面對的,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零食控制問題;看電視問題;繪本的選擇購買;如何講故事問題;玩具的選擇;如何應對小孩子的磨蹭;如何引導孩子畫畫;作為媽媽自我修行所面臨的問題,比如:自我的不滿意及否定、內疚;不完美的自己以及如何在帶好孩子的同時提升自我、每個媽媽都應該有自己的“特殊時光”等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