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張慧娟)2月21日,國務院印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暫時停用指紋考勤機,改用其他方式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

疫情當前,行業正在加速市場培育。

指紋識別之外,主打“非接觸”優勢的生物識別廠商已經迅速展開行動。除了積極支持疫情防治,承擔社會責任以外,特殊時期帶來的用戶的積極試用,也是難得的市場培育和產品打磨機會,對於相關產品後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疫情當前,人臉識別考勤迅速迭代

相關數據顯示,指紋考勤機在普通企業中的普及率可達75%以上。指紋考勤是當前最普遍的一種考勤模式,指紋考勤產品也成為了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識別考勤產品。

而除了指紋,人臉識別技術隨著技術發展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在產業應用中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考勤門禁、安防、金融等領域不斷擴大應用。其中,人臉識別在考勤/門禁領域的應用最為成熟、佔比最高,約佔行業市場的42%左右,

高於安防應用的30%,金融應用的20%(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圖:中國市場人臉識別行業應用領域結構(單位:%)

筆者搜索京東優評人臉考勤機品牌排行榜發現,入圍TOP10的產品中,0-300元價格區間1款,300-600元價格區間5款,600-900元價格區間2款,900元以上2款。其中4款為門禁考勤一體機;5款支持人臉+指紋,主要分佈在中低端市場;高端產品同時支持Wi-Fi或藍牙連接打卡,並在配套軟件方面進行了升級優化。

整合人臉識別算法進行快速準確識別、與軟件功能融合實現智能考勤管理、與雲端數據即時同步的雲考勤方式、以及海量存儲、考勤門禁一體化,成為人臉識別考勤主要的升級方向。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圖:京東優評人臉考勤機品牌TOP10排行榜

不過疫情當前,在封閉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成為必需,這對寫字樓、辦公室等區域的人臉識別門禁及考勤系統提出了新挑戰。漢王科技、川大智勝、德翼智能、商湯等均推出了戴口罩人臉識別考勤+同步測溫的系統,直擊市場痛點。

漢王科技副總裁黃磊告訴,無論短期還是長期,“非接觸式”的考勤產品將成為主流。過去20年,考勤方式從打孔到刷卡到指紋再到人臉識別,主要有兩大驅動力:一是需求驅動,二是技術驅動。

從考勤設備本身的需求來看——安全、便捷、簡單、衛生、成本合適都是主要的考量因素。指紋識別在過去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用隨身攜帶卡片、使用方便,傻瓜式操作,成本極低。在過去對衛生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指紋識別佔據了生物特徵識別領域最高的市場份額。疫情發生之後,國家、社會、企業、個人都將衛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價格因素未必是首位。黃磊認為,非接觸式的生物特徵識別由於具備安全性和衛生性,將很快全面替代指紋識別產品。

據瞭解,漢王的人臉識別在海外銷售超過10年,經常遇到一些特殊的問題,比如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的大鬍子識別問題等,早已開始了遮擋條件下的識別技術的研發。這次疫情發生後,漢王把相關技術進行移植和優化,解決了戴口罩場景下的識別問題。

據黃磊介紹,相關的算法改進受人腦識別的啟發。由於人類在識別被遮擋的人臉時,大腦會主動將注意力集中在未遮擋部分;戴口罩的人臉識別算法也使用類似的策略加以改進,通過一個針對特定模型和口罩遮擋計算得出的特徵注意力掩膜(Feature Attention Mask),可以去除口罩遮擋產生的人臉特徵向量層面的干擾。

識別前先使用佩戴口罩判斷模型,對人臉定位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未佩戴口罩,則按常規流程在標準模板庫中比對得到識別結果;如果佩戴口罩,則在特徵提取過程中使用特徵注意力掩膜處理。由於口罩遮擋了部分人臉導致特徵信息損失,採用高斯掩膜的方式改變了網絡特徵訓練的權重分配模式,將人臉未被遮擋部分以及人頭部分的比重增加,以獲得更好的定位效果。同時,多個特徵圖採用可調節權重的雙向特徵金字塔模塊,通過上下采樣技術和可學習的特徵圖權重使多個特徵尺度的信息互補,進一步彌補口罩遮擋帶來的信息損失。

目前新的口罩人臉定位算法,可以滿足30個像素以上的任意尺度定位需求,戴口罩場景定位成功率95%以上,速度7ms。而後續隨著樣本的增多,精度可以進一步提高。黃磊強調,漢王產品支持戴口罩人臉識別,可以做到只需要一張不戴口罩的圖像做模版,就能做到戴口罩狀態下的識別。

在AI、IoT等趨勢的推動下,人臉考勤將如何發展?黃磊認為,人臉識別無感考勤門禁產品將成為趨勢,主要還是因為使用方便和非接觸的特點決定的。無感考勤用的是大場景監控相機,可以是嵌入式前端相機,也可以是監控相機+邊緣服務器。嵌入式前端模式和邊緣服務器的模式都需要有嵌入式的GPU,嵌入式前端模式每個相機負責一個出入口的門禁考勤服務;監控相機+邊緣服務器的模式可以支持32路同時做門禁考勤,支持多人同時考勤。此外,考勤門禁一體機是主要趨勢,對企業和社會組織都是剛需。門禁和考勤本身並沒有形態上的明顯差異,一體機的模式能減少投入,簡化使用流程,方便管理,提高用戶體驗。

據透露,漢王正在向無感考勤產品中增加無感測溫功能,近期即將推出無感考勤+無感測溫的產品。大場景的無感測溫主要用於機場、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由於加上黑體校驗才能滿足精度要求,成本較高,價格通常在5-8萬左右;而對於企業來講,近距離的單點測溫產品更為合適,主流產品價格通常在1000元以內。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目前,漢王人臉識別產品種類覆蓋考勤機、門禁機、門禁考勤一體機、無感門禁考勤機等;有支持10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的產品,也有能支持10萬人以上大企業門禁考勤的人臉識別產品;有單體的人臉識別設備,也有設備加上智慧園區平臺的系統方案,可以實現跨地域的大型集團和園區的管理,包含考勤、門禁、車禁、梯控、會議管理、訪客、消費等功能;對出差人員,還有手機端的人臉識別手機考勤及相關手機應用。

聲紋考勤將成為強有力競爭者

可用於“非接觸”考勤的還有聲紋識別。

“聲紋”作為一種具有生理特性的特殊的行為特徵,每個人在說話過程中所蘊含的語音特徵和發音習慣幾乎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是模仿,也難以改變說話者最本質的發音特性和聲道特徵,是一種“動態”的識別方式。

聲紋身份認證既可以保證佩戴口罩時正常使用不受影響,也可以保證在遠程操作下的賬戶及個人信息安全。目前聲紋身份認證已經在金融、社保、醫保、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公安等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在移動支付、智能手機解鎖、各類網絡賬號的聲控密碼鎖、電腦聲控鎖,以及聲控安全門、汽車聲控鎖中,聲紋識別都是實現“非接觸”識別方面有潛力的“種子選手”。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聽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得意音通創始人鄭方博士告訴,疫情對於使用者的心理、習慣等,會有長遠的影響,“無接觸”將沉澱為今後遴選生物識別技術的核心要素,

特別是在B端場景(例如考勤)。聲紋天然具有“無接觸”的特點,並且不怕被口罩遮擋,應用成本低,聲紋產品將成為下一波考勤市場中強有力的競爭者。

在鄭方博士看來,特殊時期的這紙政令,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看,對於以指/掌紋、指/掌靜脈為主的考勤設備廠商都將帶來沉重打擊。復工企業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尋找其他臨時替代方案,二是乾脆永久棄用。由於考勤機是一個高概率的交叉感染點,考慮到民眾心理和習慣的延續性,如果光學指紋以及防假體攻擊等技術短期內沒有顛覆性進步,或者即使有進步但成本無法拉回到原有水平,指掌紋技術都很可能從此退出考勤市場。

據瞭解,得意音通基於手機端的聲紋考勤產品已經成熟,疫情期間面向全國免費開放其聲紋考勤打卡系統,該系統支持多人同時操作,避免集中排隊接觸。該聲紋考勤產品包括員工端和管理員端,安裝和使用都非常簡單,除了產品說明書,還可提供一對一的遠程視頻指導。

指紋考勤機暫被叫停,“非接觸”考勤市場醞釀變革

圖:得意音通聲紋考勤APP頁面截圖。最左側為啟動頁;中間為驗證頁,只需讀出動態數字即可進行打卡;最右圖為當月出勤統計頁面,可自動生成統計結果。

未來,其聲紋考勤產品的迭代方向主要有三:一是更“輕”,如增加小程序等入口;二是更“重”,注重與門禁等設備結合;三是更安全,還可與人臉技術結合,具體會根據第一波市場反饋來規劃。

隨著5G的普及,再考慮到聲紋採集部署的低成本,鄭方博士認為考勤產品未來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從集中轉向分佈、線下轉為線上線下結合,也就是說,不再需要單一的考勤機這種設備,而是直接由員工在各自手機上完成打卡,既提高效率,又保障衛生;二是單純的考勤功能可能會與門禁功能結合,可以是集中,也可以是分佈。當然這其中有個問題,上班期間很多公司的門禁往往處於常開狀態,因此即便是考勤與門禁結合到一個設備中,這兩個功能仍然是相互獨立的模塊。

談到聲紋識別在考勤產品的落地,鄭方博士幽默地表示主要挑戰在於“酒香也怕巷子深”。成立於2002年的得意音通屬於國內較早佈局聲紋識別領域的企業之一,以其“聲密保”為核心,可在手機銀行、聲紋身份認證雲、社保生存認證、聲紋門禁、聲紋考勤等領域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並且在金融領域最早形成規模應用。有這些技術支撐和經驗積累,在考勤市場需要的只是持續地推進,進一步提升市場的認知程度,打通產業鏈合作。

不同於2003年的非典,面對2020年這場疫情,AI、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參與,為取得疫情阻擊戰的勝利提供了更多更強大的“彈藥”。聲紋識別技術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分支,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扮演的雖然還只是輔助角色,但因其“無需接觸、不懼遮擋”的特點,在今後減少病毒傳播、保護大眾健康等方面理應發揮出更大的價值。這也值得從業者深思:怎樣才能開發出更加人性化的聲紋識別產品和服務?這也是疫情之後,聲紋識別技術拓展應用場景的關鍵所在。

SaaS雲考勤在興起

生物識別技術與考勤系統結合的場景之外,SaaS雲考勤的方式在悄然興起。

過去一年,北美的SaaS市場幾乎處於井噴的狀態,協同辦公SaaS公司Slack、視頻會議SaaS公司Zoom等紛紛上市,微軟Teams等都在蓬勃高速發展中。

疫情之下復工的企業,採取了在家辦公、線上會議等方式,對於數字化辦公平臺也產生了巨大的需求。

2月2日當天,有1.5萬企業新開通使用華為WeLink。2月5日,在蘋果App Store排行中,釘釘和企業微信下載量分別佔據免費排行榜第一名和第二名,釘釘成為蘋果應用商店歷史上第一個佔據榜首的辦公類軟件。

疫情迫使企業和員工更加深層次地認識互聯網辦公軟件,重新審視互聯網辦公軟件的價值。一方面,大部分互聯網辦公軟件可以被用作考勤打卡;另一方面,成熟的辦公軟件已經可以提供大量辦公應用場景功能,不斷成為完整的企業協作工具。

結語

伴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到來,考勤這個應用場景也在醞釀著新的變局。

特別是疫情當前,需求倒逼相關技術加速發展,縱深推進場景化應用。而不論是硬件設備還是軟件服務,都將在行業升級中得到蛻變,提供更為人性化、便捷化、高安全的使用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