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亮眼、股價慘淡,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業績亮眼、股價慘淡,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趙磊

上市四個月後,36氪還是沒能等來揚眉吐氣的機會。

北京時間3月11日,科技媒體36氪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績單,在長期不受資本市場認可的背景下,這份成績單讓36氪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和當天納斯達克慘綠的大盤一道,36氪股價並沒有什麼起色,反而下跌了4.8%,報收4.76美元,最新市值為1.78億美元。

回想上市當日,36氪股價跌破發行價14.5美元,當天報收13.06美元,其CEO馮大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並未預料到上市即破發,但他更沒有料到,彼時的4.9億美元市值,會在接下來的四個月時間裡一路下挫,蒸發60%以上。目前,36氪股價依舊處於低位徘徊的狀態。

業績亮眼、股價慘淡,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36氪上市後股價走勢


很顯然,投資者並不看好36氪的未來,這是定位為媒體的36氪受到的“天然歧視”,為了擺脫這一限制,36氪在加速探索業務轉型。

財報顯示,36氪2019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3.23億元,同比增長123.6%,其中傳統的廣告收入受旺季影響達到同比110.7%的增速,實現營收1.5億元人民幣,更大的貢獻來自於企業增值服務,收入1.5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147.1%,此外還有小部分訂閱服務營收。

縱觀36氪近兩年的業績表現,其收入結構持續調整,對廣告的依賴度降低,企業增值服務成為營收增長的最大動力,並在2019年全年超過廣告,營收佔比達到48.8%,廣告佔比則縮小到43.2%,這讓其“中國新經濟服務者”的故事能站穩一點腳跟。

“媒體是一門好生意嗎?”這個問題暫時還沒見分曉,在廣告市場疲軟、創投浪潮消退的大背景下,36氪的前路依然艱險。


業績亮眼


長久以來,媒體都是一個“小而美”的生意,自給自足尚可,但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原因是離不開對內容和流量的依賴,也跳不出廣告和增值服務變現的模式,天花板明顯,成長性不足,在二級市場上不被看好。

但從業務本身來看,36氪目前處在穩步發展的節奏當中,在營收結構、營收增速和盈利能力三個方面都情況良好,且處於不斷優化的過程中。


業績亮眼、股價慘淡,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36氪各項業務增長情況 製圖 / 燃財經


從營收結構看,目前36氪對於在線廣告的依賴度在不斷降低,且在宏觀廣告市場疲軟的情況下,企業增值服務維持著較高的增長態勢,順利成長為新的營收拉動引擎,併成為佔比最大的收入來源。

36氪起家的媒體廣告業務也依然保持著不錯的增速,且在2019Q4,受到行業旺季影響,36氪的單季度廣告收入大幅增長,但考慮到未來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和廣告市場的競爭加劇,這塊業務的預期風險較大。

整體上,36氪的營收增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但也已經表現出放緩的趨勢,2019Q4的亮眼表現更多受益於廣告業務的超常發揮。在利潤方面,36氪2017年淨利潤為790萬元人民幣,2018年為4050萬元人民幣,2019年全年淨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6526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實現了連續三年盈利的預期。


業績亮眼、股價慘淡,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36氪營收及增速 製圖 / 燃財經


從財務數據來看,相比很多中概股仍處於鉅額虧損中,36氪在營收結構、增速和盈利能力三個方面都保持著穩定發展的態勢,對資本市場本身的依賴性並不高,但與此同時,二級市場也並不待見這隻講不出更好故事的中概股,相比瑞幸咖啡、拼多多等,投資者們不相信媒體會是一門大生意。


股價暴跌


去年11月,按照提前公佈的上市計劃,36氪原定於7日上市,但當天宣佈推遲,並重新提交了招股書,將發行量由360萬股ADS減少到138萬股ADS,減少60%,募資額僅為2000萬美元,這一操作當即打擊了許多投資者的認購信心。

上市當天,開盤價每股ADS12.58美元,較14.5美元的發行價下跌13.2%,截至收盤下跌9.93%,報13.06美元,跌破發行價,當時市值為4.9億美元。

四個月過去,36氪的股價一路下行,跌至如今4.76美元/股,市值僅剩1.78億美元,蒸發了60%以上,市場交易中的直接表現是,流通市值不足1000萬美元,流通股本僅138萬股,成交量低,換手率長期接近0,是不折不扣的冷門股票,炒不起來,價格自然上不去。

相比之下,以科技媒體起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創業黑馬(SZ:300688),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要遠遠好於36氪,目前創業黑馬的總市值為25億元人民幣,是36氪的兩倍多,流通市值13.48億元人民幣,成交量和成交額均遠遠高於36氪在美股的表現。3月以來,創業黑馬已經收穫數個漲停板。

但實際上,創業黑馬的業績數據遠遠不如36氪。創業黑馬2019年財報顯示,其在2019年的營業總收入僅為2.1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36.47%,歸母淨利潤為1561.85萬元人民幣,同比僅增長了16.17%。


業績亮眼、股價慘淡,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圖 / 視覺中國


業績公告稱,創業黑馬營收變動的原因是剔除了第三方廣告投放業務,專注於創業服務,包括創業輔導培訓、公關服務、會員服務、創業資訊等綜合服務,這項主營業務的增長超過了30%,除此之外,創業黑馬也參與了一些硬產業、硬科技公司的融資孵化,並藉此搭上了新基建的順風車。

從業務來看,36氪和創業黑馬走了兩種不同的道路,前者依舊比較依賴廣告,沒能擺脫媒體形態的先天束縛,而後者做得更重,深度參與到了創新企業的成長過程中,並分享到了一些紅利。

即便同樣做企業增值服務,36氪的模式也相對較輕,主要定位是連接,包括整合營銷、線下活動、諮詢三個大類,多多少少與廣告、知識付費等弱變現方式有關聯,說到底,36氪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媒體的基礎之上,以內容獲客,以服務變現,以數據反哺。

36氪通過優質的內容進行低成本獲客,再通過線上廣告、企業增值服務、用戶訂閱等服務進行商業變現,同時在進行服務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企業數據庫,強化其企業服務的能力。

而市場對36氪股價的表現,正是對基於媒體價值的懷疑,認為由媒體衍生而來的模式並沒有太大商業價值。


市場的疑慮


從招股書及兩個季度的財報看,36氪為了淡化媒體屬性、發力企業服務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廣告收入的毛利率要遠遠高於企業增值服務,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廣告業務收入成本佔收入的比重僅為17.3%,相比之下,企業增值服務的收入成本佔收入比重高達93%,證明雖然企業服務的營收高速增長,但這更多還是燒錢換來的增長。

2019Q4財報顯示,36氪在該季度的收入成本從2018年同期的547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04%至1.66億元,主要用途是企業增值服務的執行費,同時36氪一般經營性支出中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也大幅上漲,用於招聘更多銷售和市場營銷人員。

媒體業務支撐起企業增值服務的增長,但媒體本身卻因難以規模化而易被邊緣化,這就是36氪乃至所有媒體的一個商業悖論,市場也會因此懷疑靠媒體業務支撐起的企業增值服務的市場空間,擺在36氪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服務的毛利率,同時保證企業服務不影響到媒體的公信力根基。

而在看不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前,恐怕36氪目前這種尷尬的市場境遇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