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成蹊“雲”來栽,網友們在螞蟻森林共慶互聯網植樹節

雖然“二月春猶淺”,但不知不覺間,春風已綠江南岸。

大部分當代人早已沒有九百多年前,臨川先生王半山“花木成蹊手自栽”的機會,但在乍暖還寒時候的植樹節共同栽下一棵或屬於集體,或屬於家庭的樹,卻也是幾代國人延續共有的寶貴記憶。

可是2020年這個春天,註定艱辛卻不凡。同樣不凡的,還有今年的植樹節。

新冠肺炎打亂了許多計劃。當下,疫情在舉國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控制,可這個植樹節,還是有許多人無法按照既定計劃去親手栽下那棵意義非凡的樹苗,這其中就包括來自武漢的母親,魏文芳。

1999年,偶然的機會,在3月12日,兒子生日這天,魏阿姨參加了武漢市組織的植樹節活動。那天母親親手栽下的樹苗,在年幼的孩子心裡種下了一顆甜蜜而意義深遠的種子,讓生日這個屬於他的紀念日,擁有了更多重量。

從此之後的每一年,植樹節,成了母子二人的約定日;在這一天,兒子和媽媽一定會親手共同種下生日樹,20年來,20棵樹,層層年輪記錄著親情的聯結。

花木成蹊“雲”來栽,網友們在螞蟻森林共慶互聯網植樹節

(2008年3月12日,魏文芳與兒子一起種樹合影)

然而今年,眼看著連續20年的約定無法延續,響應號召居家隔離的魏文芳焦急又難過。但是堅韌的武漢人“不服周”(不怕難),雖然今年無法在武漢親手種下樹苗,但她得知,通過螞蟻森林的幫助,這個植樹節,她還是可以參加#互聯網植樹節#,用手機為兒子栽下生日樹。

魏阿姨馬上在線上發起了合種邀請。很快,為這份來自武漢的濃濃母愛而感動的網友們就幫他們達成了心願,一天就澆了幾十公斤水;“全國人民都是你們的後盾”,網友的溫暖祝福通過螞蟻森林,傳到了武漢,傳給了魏文芳母子,以及更多武漢市民。

花木成蹊“雲”來栽,網友們在螞蟻森林共慶互聯網植樹節

(2020年植樹節前夕魏文芳發起合種)

看到合種的樹苗一點點長大,魏阿姨說,“我相信,只要有最後一片葉子,這個世界就有希望。這個樹就像武漢人面對疫情,樹立信心,不服周!”

在疫情倡導盡少出門的日子裡,很多人雖然會少了很多線下支付攢能量的機會,但是依然會通過鍛鍊的方式為自己累積綠色能量,西安小夥兒劉雙明就是一位這樣的人,換上計步手機,每天走滿19000步!還會發動親朋好友一起合種,人多力量大!其實劉雙明從2016年螞蟻森林上線就跟著種樹。三年半時間,他就是通過這樣的攢能量技巧,目前已經獲得了900多個螞蟻森林證書。你們有誰的植樹證書比他還多嗎?在今年暫時還不能線下植樹的時刻裡,劉雙明也有自己的看法:“螞蟻森林既然能帶動四成中國人用手機種樹,那肯定可以做一個互聯網植樹節!反正,我只負責攢能量,其他的,有馬雲呢!”

花木成蹊“雲”來栽,網友們在螞蟻森林共慶互聯網植樹節

(種樹大王劉雙明使用綠色出行攢能量)


正是如此,今年的植樹節,更多人加入了#雲種樹大賽#。雖然不能親手種植,但打開支付寶,看到螞蟻森林種下的一片又一片樹苗,那份感動與成就,同樣自豪。

為了守護大家的這份自豪,有這樣一群人每天都要走遍20公里半徑的山林,驅趕啃咬沙棘的動物,觀察預防林木病蟲害,制止人為破壞,防止火災….他們就是螞蟻森林護林員。

57歲的徐雲生就是一位螞蟻森林護林員。“轉行”前,徐伯伯在家務農,螞蟻森林種到家門口的時候,徐伯伯第一次知道,原來全國有那麼多人在網上,用手機種樹。大家種的樹越來越多,徐伯伯他們家這裡綠色覆蓋也越來越廣,沙棘樹結出的果子,還給當地脫貧致富帶來了更多機會。徐伯伯說,大家放心,他們一定會守護好每個網友的心血。

像徐雲生這樣的螞蟻森林護林員還有許多,他們多是當地牧民、農民“再就業”,護林員們表示,有他們在 ,網友們的互聯網植樹節可以放心大膽的搞起來。

花木成蹊“雲”來栽,網友們在螞蟻森林共慶互聯網植樹節

(螞蟻森林護林員徐雲生)

螞蟻森林的最新數據顯示:已有四成中國人用手機種樹,螞蟻森林用戶達到了5.5億,累積碳減排1100萬噸,至今已種下1.22億棵真樹,種植面積達168萬畝。

這個植樹節,有你,有我,有螞蟻森林,註定不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