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每個月工資3000元,卻要買1萬元的手機,什麼心態?

心靈的小號



每個月賺3000元,卻買10000塊錢的手機,這是怎樣的心理?

在《woop心理學》中,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也渴望夢想成真,變為現實。

有人為了夢想不懈的追求,努力而最終達成心願,做到夢想成真。

而大多數人一生碌碌無為,並非是群人沒有夢想,而是夢想與現實沒有達成一致成為幻想。

當我們有夢想而又無法實現會出現怎樣的心理狀態?《woop心理學》裡叫樂觀幻想。

什麼是樂觀幻想?

一個人對未來假想的樂觀結果的預判,作為對當下的指導。

比如說,現在很多年輕人習慣刷信用卡透支,然後下個月還賬單,久而久之,變得入不敷出。

每次購物時忍不住商品的誘惑,就會想我下月會賺多少錢,以後別的不買了,年底還有年終獎等等。

這就是陷入到大腦給我們設的“思維陷阱”,進入盲目樂觀幻想裡,導致不理性的消費行為。

樂觀幻想的心理是把當下的生活寄託於未來。對未來充滿無限期待,而現實中沒有為當下做出任何實際性的為到達未來目標的行動。

對未來的期待是一種當下踏空的狀態,是不切實際的,有多少期待就會有多少失望。

過於樂觀幻想會降低自己的行動力,想而不做,或過高的預估自己的能力。不能客觀中立的審視當下的實際情況,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很多女孩兒崇尚名牌,名牌對她們來說是一種象徵,會讓自己感覺良好,有一種我是有錢人的感覺。這其實是內心需要的投射。

有夢想是好事兒,一個沒有夢想的人生活會變得毫無意義。

問題並不在於夢想說你不該想成為有錢人。我們有權利讓自己擁有財富,擁有自己想要的最好的。

關鍵在於我們用怎樣的方式去獲得!

如果我們只一味地逃避現實而做出種種看起來實現的假象,那麼我們其實就生活在自己設計的騙局中,而騙局總會有一天被揭穿。



《woop心理學》裡面教給你四個步驟讓你走出自己的思維陷阱,真正走向通往成功之路

第一步,W(wish):夢想,願望。

首先需要看清楚自己內在真正的需要是什麼?買名牌包是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可能是你覺得自己很有錢;或者是感覺自己很有品質。簡單說就是看到你內心的慾望是什麼。

第二步O(outcome)結果。

當你看清自己內在的那個慾望,需要之後,做個冥想練習。想象你已經達成願望,你已經成為想成為的那個樣子。那麼是什麼樣子?你的表情,你的狀態?你在做什麼?進行充分的想象,場景畫面越豐富越好,越詳細越好,讓你的想象具有真實的畫面感。

第三步O(obstacle)阻礙。

完成第二步之後,把畫面記住,可以畫下來。然後回到當下,想想實現剛才的畫面都有哪些困難和阻礙?列下來,寫在紙張上。

感受阻礙出現的心情,不要阻止和迴避這些感覺出現,這是一個面對自己的過程。

阻礙包括內心的和行為的:內心的困擾是什麼?行動的困擾是什麼?

這些阻礙自己有信心克服嗎?怎樣克服?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和行動!

第三步是決定你是否能繼續的關鍵。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去思考。無論自己能否實現,看到自己的當下就是改變的開始。

第四步,P(plan)計劃。

開始計劃準備實施證明你已經克服恐懼,突破自我,在成功的路上了。

當你確定目標,堅定信心,結合當下自己的具體情況,列出適合自己的合理計劃,行動起來。

計劃的合理性很重要。放棄任何求快的心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每次挑戰一點難度,難度的合適度在:你稍微努努力就能成功。

過高的計劃會產生挫敗感而放棄行動!很多人失敗於此。

當下物質的滿足並不能真正的改變我們的命運,放下期待,迴歸自我,通過自己的能力去改變命運,這是通往幸福的唯一之路。


麗明心理


你好!很高興邀請回答問題!

這種現象多出現在二線城市一下的小城市,一二線城市也有,但是很少,畢竟他們生活的環境好,消費水平高,被看做一般的消費,會讓一些低收入的人覺得很是高調。真正有錢的人不需要攀比消費,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就是有錢。攀比消費只是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解決了溫飽問題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想要享受,既沒有有錢人的富裕,也沒有有錢人的心態,便演變成了這種消費攀比。

我的老家也是這樣,五線小城市。前段時間回家參加了兩場朋友的婚禮,他們也互相認識並且都參加了對方的婚禮,和他們做一桌,聽他們跟自己的對象說說這說那討論的無非就是對方選的辦婚禮的酒店怎麼樣怎麼樣,酒席標準怎麼樣怎麼樣,婚慶公司怎麼樣怎麼樣,婚車怎麼樣怎麼樣巴拉巴拉的,字裡行間透露著一絲攀比心理,這可能是年輕人心裡都會出現的一點要強。我老爺子也是這樣,在外面嘮嗑,聽到別人說他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的給家裡添啥東西了,生了個大胖小子了啥的,回到家就跟我說人家誰誰誰家怎麼樣怎麼樣了讓我做的更好點,得給他長臉啥的了。說到底無非在乎的就是面子問題。以上個人觀點,喜歡可以關注!謝謝!





小胡看電影好心情


其實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糟糕,一個月工資3000元!

每個人都在想他每個月只有3000塊錢,為什麼要買1萬塊錢的手機呢?

這就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把問題放在了自己身上,如果是我,我是不會買那麼貴的手機。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他有兼職嘞?

萬一他是玩自媒體的。一個月拿萬把塊錢買個好一點的手機犒勞犒勞自己,這是沒有錯的。

其實有很多東西不要往一方面去想,現在有很多會棒的年輕人,他除上班以外,會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兼職來做。

也許作者的朋友就是其中一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玩視頻,玩直播。太多太多啦!這些收益也不錯。

我總結一下吧!人不要老往一方面去想,你想得到的別人也想得到。他為什麼會選擇買這麼貴的東西,他肯定有原因。

我就分享到這裡。




每哥在廣東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當身邊有朋友變現為上述這種情形時,一開始肯定是會認為這個朋友有點虛偽或者習慣大眾臉來充胖子、愛面子等。其實,我也可能會這樣覺得,因為對於月薪3000,卻要花費1萬買手機,這樣的做法確實讓人費解,那這可能是處於什麼心理呢?

一方面,這樣的人可能是內心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認可,或者過多的關注,喜歡被人誇讚等,有點愛面子,愛裝逼等,並且願意為了自己的一時被人關注而不得不去節衣縮食的,買一些昂貴的東西來裝點自己,可以認為的內在的虛榮心在作怪,不值得深交。

另一方面,其實也有可能是這個朋友堅定價格貴,那產品一定好,自己想著買個貴點的手機,也許是計劃用個幾年,這樣平均下來,其實也許是比較划算的,因為自己不要擔心手機質量差,而經常換手機,而是直接買了個質量過硬的產品,讓自己從長遠來看,是划得來的,所以這種心理表現的是有計劃、有想法。

總的來看,我們需要辯證的去看,如果人家是幾年用一個貴點的手機,那也不少不可取,但如果是短期就換昂貴的手機的話,那對於這個朋友,我們應該好好考慮下了。





奮鬥中的伢子


很開心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個月3000元,買10000元的手機,這個問題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總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就好比月工資3000要貸款100多萬買房,還是說1000塊租房子好。手機屬於是目前網絡時代不可缺的附屬品,各種品牌手機價格高低不同,功能樣式也是五花八門。

雖說10000塊的手機遠超過了月收入,但是對於個人來講決定他高價買手機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萬一他家裡有礦,他是個富二代呢,別說手機了,人家開豪車也會亮瞎眾人的雙眼的。

即使他是個普通人,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目標,追求喜歡的權利,這個東西在他心目中也是佔有一定地位的,對於他來說可能稍微遙遠了點,但是有機會實現,也是需要自己付出很多的。就好比愛打籃球的男生都想擁有一雙球王般的鞋子。

還有就是每個人價值觀不同,10000塊通過自己努力得到他覺得值,但是你覺得不行。對於同一種事物都會產生分歧的。人們常說,價值觀不同的兩個人適合在一起嗎,適合做朋友嗎?這確實是個好問題。如果不同的話,彼此都不能理解對方,笑點和嘎點都不在同一處,相處起來是很麻煩的。

還有一點就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攀比心裡,做自己能力以為的事情,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不要讓這些思想毀了自己的生活。

作為他的朋友如果是真心相處的,你一定是很瞭解他的,大家都需要正視一下自己的態度,自己心中所想並非他人之意。

最容易得到的是生下來就有的血緣親情,朋友是一種多麼奢侈的東西,擁有了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呵護!

多多關注我,咱們也都是好朋友,多分享一下身邊的事情。




劉灰灰vlog


記得二十多歲的時候,一個月工資才500-600,那時候買部好些的手機要1500,我攢著錢,藉著錢買了一部諾基亞,好高興。

我長的不算好看,也沒什麼錢,但是我的老婆很漂亮,也跟我一直到現在年近四十。

我想說的是,人家買來很可能只是心裡喜歡,並沒有炫耀的心思,結果有人就覺得他是炫耀,打腫臉充胖子。 難道人醜人窮不能娶到漂亮賢惠的老婆嗎?

時間充滿愛,不要用醜陋的心靈去審視別人的喜好。哪怕他犯了事,也有法律呢,不是嗎


北宅先生


沒有為什麼,也沒有對錯,手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要在自己消費能力接受範圍即可,買手機前應明白手機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以及同等價位的其它品牌手機的差異,弄清楚了這兩個問題後,我們心裡就會有了購買手機的選擇概念。




Brogin


我的回答是:第一:內心超級喜歡這部手機,寧願花好幾月工資可見這個人對這部手機有多喜歡;第二:要麼是對手機的在外所吸引,外表多麼好看多麼酷;第三:要麼追求性能超級高,好的手機對於相機像素肯定是最高的,遊戲性能體驗是最棒的;

總結:手機降價比較快,幾乎每天都有新手機發布,買手機多對比再後行。




棉花田童裝生活日記


炫富心態,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因為自己在其他方面低下,所以就想在另外一面高端,這是很多人的心態。明明自己就是這樣,卻還是要顯示出高的一面,殊不知這是種病態的心理,不敢完全看清自己,希望在另外一面活受罪。





葉之戀


不得不承認,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自己的工資收入情況與自己的消費水平不成正比,每個月花的比賺的多,明明沒多少工資,但還是要買超過自己消費水平的東西。

一朋友每個月工資3000元錢卻要1萬元的手機,什麼心態?我看談談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可能他虛榮心比較強,喜歡盲目攀比。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虛榮心,只不過有的人的虛榮心弱,有的人虛榮心比較強而已。那些虛榮心比較弱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慾望。而那些虛榮心比較強的人,喜歡盲目攀比,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也許他身邊有朋友拿著上萬元的手機,讓他心動。也許怕別人看不起自己,買個萬元以上的手機可以展示自己的實力,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可能他是因為一時衝動而買的。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有信用卡或者花唄,而且在無現金的今天,更容易讓人產生衝動消費的行為。尤其對於一些感性要大於理性的人,更容易產生衝動消費。

可能他家裡比較有錢,不用為錢而操心。

對於一個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好的人來說,雖然自己一個月工資只有3000塊,但是他沒有任何經濟壓力,房子,車子,以及結婚等所有的大額花費家人都包了。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