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孩子認識加號減號等於號?

胡鐳鐳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如用手指進行加減計算,用一些簡單的玩具進行示例等等。

讓孩子弄清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加法: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減法: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

比較三個數的大小

填寫加減號的方法指導: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大,就填加號。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小,就填減號。如果左邊(也可以是右邊)的兩個數中,有一個數是0,可以填加號,也可以填減號。如果是三個數的加減法,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得出一個數,再運用上面的三種方法,和後面的數相加或相減。如果算不出來了,就把前面兩個數相減,再計算。

多跟孩子聊聊,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加減可以通過給孩子玩具來教他,給孩子一個玩具就是加,拿走一個玩具就是減。孩子理解加減的能力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滲透。

在做題時和孩子溝通,瞭解他對哪些題不懂,具體到某一類題,然後多對這一類題進行講解。在講題的過程中,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理解不了就批評孩子,或者罵孩子笨,這是最不可取的。

平時要多對孩子鼓勵,鍛鍊孩子的理解能力,還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不一定不會,只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導致課程跟不上,失掉信心了。


徐化千二胡


兒童的思維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提高,符號在數學學習中對於小孩子來講非常抽象,需要家長用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也就是先用實物來感知。

一、認識“+”、“=”。

“+”在數學中表示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家長可以先用身邊的水果、小棒、積木等物品,通過與孩子一起做遊戲來感知“合併”的意義。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家長拿一個蘋果,問小孩子是幾個?隨著孩子的回答在紙上寫上“1”,孩子拿一個蘋果,也在紙上寫一個“1”。


第二步:家長和孩子將各自拿蘋果的手挨在一起,問孩子現在有幾個蘋果,孩子回答後,在紙上寫上“2”。

第三步:告訴孩子,我們將各自拿蘋果的手挨在一起,捱得緊緊的,就是將1個蘋果和1個蘋果合在一起了,合在一起用“+”表示,完成“1+1”。我們知道了1個蘋果和1個蘋果合在一起是2個蘋果,“1+1”和“2”就是一樣的,家長在紙上寫“=”號,將“1+1”和“2”連起來,教孩子讀算式1+1=2。


然後,家長通過不同的兩個實物(用小棒、手指、積木、不同的水果、餐具、食物等不同的實物演示)合併到一起,體會“+”、“=”的意義,如1+2=3、2+3=5等,實物演示和用筆寫數字、符號同時進行。一直到孩子非常熟練後,就不用實物演示,讓孩子進行用數字做加法的運算了。


二、認識“-”。

“-”在數學中表示從一個整體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同認識“+”、“=”一樣,用實物幫助孩子建立表象。首先從簡單入手,家長手中放兩個蘋果,問孩子是幾,在紙上寫上“2”,請孩子從手中拿走了一個,在紙上寫上“1”,問孩子家長手裡還有幾個,順手在紙上寫上“1”,提問孩子:“為什麼手中剛才是2個蘋果,現在只有一個呢?”孩子回答:“拿走了一下。”家長說拿走一個,就是從2個蘋果去掉了一個,去掉用“-”號,在“2”與“1”之間寫上“-”。


然後換不同的實物進行演示,用符號寫算式,剛開始家長帶著孩子寫,慢慢熟悉以後,就讓孩子獨立寫,這樣符號就在頭腦中建立了表象了。

希望能幫到您,祝孩子健康成長!

石榴微教

2020.3.11


石榴微教


1、知道加法的含義,初步理解加號,等號和數字在算式中的意義。

2、在遊戲中積累加法運算的經驗,感知加法的有用性。

3、積極主動和同伴合作,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

遊戲準備:

教具 實物:廢舊報紙。學具 幼兒用書、鉛筆和材料紙若干

遊戲過程:

一、複習5以內的組成。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碰球”的遊戲,我先報一個數,你們再報一個數,我們的數合起來要是我出的數字。比如我出數字3,說:“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你們就邊拍手邊回答:“嗨嗨,你的1球碰2球。”(教師出示2345數字,帶著幼兒一起復習5以內的組成)

二、看圖學習2的加法並認識加號與等號。

1、出示教學圖示。(圖上有一隻鳥,又飛來一隻鳥,最後第三幅圖上有三隻鳥)

教師:看看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情,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看完後誰來說一說?(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帶著全班幼兒一起講述):樹上有一隻鳥,後來又飛來了一隻鳥,一共有兩隻鳥。

教師:我們怎樣把剛才的事情記錄下來呢?樹上的一隻鳥怎樣表示?又來了一隻鳥怎麼表示?一共有兩隻鳥怎麼表示呢?(教師請幼兒回答,老師在黑板上用數字記錄)

2、認識加號與等號。

教師:這樣表示清楚了嗎?我們今天用算式來表示,用什麼符號表示又來了?(教師出示加號)用什麼符號表示一共有呢?(教師出示等號)怎麼讀呢?我們一起把這個加法算式讀一讀。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讀一讀):1加上1等於2.

三、看圖學習3的加法。

1、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說出圖意並進行記錄。

教師:瞧,這裡還有三幅圖,小朋友仔細看看,圖上的講的是什麼呢?(引導幼兒一起講解圖意)誰能夠把這圖上的意思用算式把它記錄下來呢?

教師(教師帶著幼兒一起讀算式):Xx記錄的對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1加2等於3.

2、出示第三幅圖,引導幼兒說出圖意並進行相應的記錄。

教師:這裡還有一幅圖,誰能夠來讀出圖上講的是什麼事情,先講一講,然後再把這一件事情用算式把它記錄下來呢?(請個別幼兒來記錄)

請個別幼兒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教師小結:原來又來了我們可以用加號表示,一共幼兒多少我們可以用等號表示。

四、打開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1、教師講解題目意思與做題方法,並指導幼兒答題。

2、答完題請幼兒讀一讀算式,並說出每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教師:請你回家後把你做的事和材料中的記錄講給爸爸媽媽聽。


鯨叫聲少兒素質教育


看題主這個問題,恰巧我孩子小時候教過他數學,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是我用了個小辦法還是比較順利的解決了,特此分享僅供參考!

在教加減等於號之前,首先讓孩子對數字有概念,教會他們認識一些簡單數字1234567…掌握了數字再教符號就簡單了,讓孩子手裡拿一塊糖,在紙上寫上1,然後再往他/她手上放塊糖,說這是1+1,並在紙上1後面寫+1,然後問孩子手上一共幾個糖?孩子會說2…那麼家長順勢說1+1=2,再在原來1+1後面寫=,並告訴孩子這是等於符號!一般孩子會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我用此法教了幾個孩子,都很快學會了,應該不難,減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教,效果應該是同樣的!需要教小朋友得家長們可以試試吧,有更好的辦法記得也教我啊!





虞海棠


我教你一個快速的辦法

你可以通過“比較記憶法”來讓孩子認識“+”“-”“×”“➗”

你可以形象的給孩子說:

“+”號是不是像語文裡面的漢字“十”;

“-”號是不是像語文裡面的漢字“一”;

那乘號呢??? 孩子肯定會說像老師打的“×”號;

那除號➗不就是一再加有兩點;

以上方法曾教過好多孩子,百試百靈,你可以試試



小白老師微課堂專屬


怎樣教孩子認識加號,減號,等於號,每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有所不同,我先拿一根高粱棍橫著拿,我再拿一根堅在橫高粱棍上,請問同學們這叫做什麼?有的會說,一根高粱棍又加一根高粱棍,老師可應對,這就是一根又加一根,這一橫加一豎(十)就叫加法號,請同學們在桌孑上九遍加法號(十),好,同學們臺夠九遍啦,我拿去一根豎棍,還剩這根咱減少一根,剩這一根(一),叫什麼號?生回答,(一),叫減法號!很好!大家很聰明,說的真對,學的真快,再把減法號寫八遍,大家寫得真快真對,真聰明,(鼓勵性教學),好,我再把這兩棍平著放,同時寫在黑板上,(十),叫加法號,(一),叫減法號,(二),這又叫什麼號呢?有的說叫二,有的說叫等於號,對!這個二(兩),就叫等於號,這個(一),(壹),就是減號,請大家把(一),寫六遍,再把(十),加法號寫五遍,好,同學們回到家把加法號(十),減法號(一),和(二)等於號都寫五遍,吃過飯後到校互查,老師抽查,看誰寫的對寫的夠數。好,下課啦!同學們好!(同學回應,老師辛苦啦!)。下座!(謝謝老師!)。


李傑樂開懷


這個就看家長怎麼強化了,橫著的一個數和豎著的一個數加一起是多少啊?把橫著的數減去是多少啊?上面下面一樣長是否相等?教孩子不是說的多孩子就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