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行為舉止應該是怎樣的?

紅姨說


良好的習慣堅持,不良習慣和舉止,要改變。

1、對於男的來說,六七十歲退休了將近10年,有的人身體好些,能夠自由出行,有些人健康狀況不好,自身難保。行為舉止是多年養成的,有的人有很好的習慣,很高的修養,言行舉止得體,自我約束力強,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都很好。有的人不太講究,比較隨意,也不會有大的問題,個別人會做一些與年齡不符的事,引起誤會。

2、女的六七十歲差不多退休20年,七十都古來稀了,這個年齡或者在家帶孩子,或者出去跳廣場舞,幹一些與年齡相關的事。

3、我國人口進入老齡化,50,60後基本上都進入六七十歲的年齡,這個年齡“怕死愛錢不瞌睡”。絕大部分都是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退下來頤享天年,寫寫字,畫畫畫,養養花,跳跳舞,旅旅遊,也有養鳥的,街頭巷尾下棋的,都是活動量不大,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

4、這個年齡社會活動也不多,就是超市、菜場買買菜,溜溜彎,路遠的也坐坐公交車,刷刷免費公交卡,有座位就坐,沒有座位站一會也可以,只要不妨礙別人,這樣的行為舉止不用改變。至於個別人倚老賣老,強佔座位,畢竟不多。良好的習慣繼續堅持,不好的舉止應該改變。

5、不管那個年齡段的人,都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老人要關心愛護年輕人,支持他們,鼓勵他們,扶他們走一程。年輕人也要尊重老人,幫助他們,理解他們。尊老愛幼,和睦相處。


墨香一毛在西安


我今年68歲,老伴兒70歲,在家庭中,兒子和女兒的事情,我啥也不管,也不過問,老伴和我相反,什麼都想管,什麼事都想問一問。在社會中,我每天也不和別人說話,小區裡的人和我打招呼,我就點點頭,或者回一句,我老伴和我正相反,看見誰都能聊一會兒,上趕著和別人說話。


劉井隆


很高興回答這位網友的問題,你認為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行為舉止是怎樣的?根據這個問題,我有以下見解,

答:現實生活中,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有很大差異,在思想上,心裡上都是不一樣的,但無論怎麼差異都是老人,老人們的舉止都是差不多的,我有以下理解:

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中,老人在這個階段的舉止已經無法改變。這個是人在長期的生活中所逐漸形成的,到達這個年歲基本是無法改變的了。所以我們要有理解的心態。畢竟在時光冉冉的過去。他們都經歷了不同的生活與體驗。

2)在社會當中,我們常常會感到一些老人怪異的舉止。我們應該給予理解與包容,因為無論是誰都有老的那一天,畢竟在這個世界,當某些人從一個舉足輕重之人轉變到現在無所事事一個人,是一個自己很空虛很孤單的,所以我們要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謝謝你提出的問題,回答完畢。圖片如下:


森哥愛生活


我是六十八歲的老人,文化很低,但我覺得文化低不得於素質低。現在中國逐步走進人口老令化,老年人很多,你要沒有素質怎麼給中青年作榜樣。不要五六十歲就倚老賣老,坐車出行要求一些少年或身體不便的年青人讓座,甚至傉罵歐打,更有甚者這次疫情,有個別老年人不戴口罩出行,還大言不慚說,這大歲數不習慣,我覺得年令越大應越有風度,才不會被形勢拋棄!



長山紫雲1


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六七十歲,應該處在退休老人的黃金時段,手裡有退休金,身體狀況尚好,已經度過退休初期的心理空落期,孫子孫女等隔輩人基本上幼兒園或上學,不用再辛苦幫兒女帶孩子,此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在家庭、社會中的舉止得當,別人喜歡,自己開心。

一、保持良好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家庭中,你已經不再是頂樑柱,最好能夠得體地退出兒女的生活,自己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准許,必須生活在一起,家務可做可不做,兒女的生活,尤其感情生活,絕對不要介入。在社會中,要時時記住自己已經退休,無論過去是多大幹部,現在跟同齡人都是平等的,不要倚老賣老,免得沒人買賬的時候自己打臉。一定守住不能為社會做貢獻,也決不能給社會添亂的底線。

二、提高養生意識,培養興趣愛好。六七十歲的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學點特長,既能鍛鍊身體,又能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打發閒散時光。比如跳跳廣場舞,學點樂器,搭伴旅遊等等。這個年齡段的老人最忌諱的就是貪小便宜的心理,永遠記住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管好自己的口袋,遇到需要動用存款的大事必須和兒女商量。

三、坦然面對生老病死的正常規律,不僅要在意生命的長度,還要重視生命的質量。生病了積極治療,如果治不好了,那就好好享受剩餘的時光。兒女子孫能盡孝床前,是自己前輩子積下的陰德,久病床前無孝子,也不必抱怨。真的到了生命盡頭,不拖累孩子,不折磨自己,含笑九泉,無悔一生。

老人如此舉止,子女愛戴,社會尊重,自己開心!





清水彎彎hrp


保持自已良好的心態,不要把自己在當主角了,幫助兒女們做一些力所能及,有益的事情,對兒女講話要以建議的態度,不要在以命令的言語了,尊重兒女們的選擇。

隨說不能在給社會做多大貢獻了,但決不能在給社會添亂。讓好的生活環境讓給年輕人。

著重自已的形象,經常鍛鍊身體,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學習一些養生之道,保持好自己的良好生活習慣,多關心愛護身邊的所有人,儘量減輕兒女的負擔,讓他們的精力投放於社會,給兒女,給所有人留下一個好的形象。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老楊紅


六七十了,大多數人雙親已去、兒女成人,該盡的義務都完成了,清靜無為、健康快樂地度過餘生是最大的追求!竊以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裝聾作啞,管住嘴。無論你曾經多麼輝煌、多麼含辛茹苦,有關家庭建設、兒女親家、孫輩教育等,一概交給兒女做主,堅信: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2、保持健康,邁開腿。有計劃、有規律地自我鍛鍊,多郊遊,多出門走動。堅信:久病床前無孝子,長壽核心是健康!病病殃殃、癱瘓臥床,即使長壽也沒有質量!

3、孫子孫女,放開點!隔輩親是天性,為兒女分憂沒錯,但是帶孫子要分主次,不能大包大攬,如果為撫養教育孫子與跟兒女發生爭執就更不可取了。記住:沒有養爺的孫子,你對他們沒有絕對的義務。

4、親情友情,看淡點!六七十歲了,要服老、別逞強,自己都步入老年需要關照了,所以對親戚朋友想幫了幫,不想幫了也無所謂,別太強迫自己!

5、金銀細軟,留著點!不要把所有的財產都交給子女,在自己閉眼之前儘量做到財務獨立,如果把自己的養老錢一股腦支持兒女投資、創業就更不可取了。錢給他們容易,要回來難!


周山秦人


我認為六七十歲的老人,已經歷了人生的大半。這一大半的路程使他們懂得了愛和恨,勤和懶,懂得了自尊,自立,自愛,自強的真正涵義。不論你的出身,學識,地位和家庭怎樣,到了這個年齡了應該是一個寬厚仁慈,任勞任怨,樸素的,勤儉的老人,一個發揮正能量的老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老人。

無論在家庭中,在社會上老人都是寶。這是因為他的一生的故事都是寶貴的經驗。

我希望,包括我自己應該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做一個有陽光,能與時俱進,受人尊重的老人。





松柏木


在彈指而過的光陰裡,一晃我己到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了。

然而我們不是生活在孔子年代,不能逾矩。作為新時代的老年人,不論在家庭和社會上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隨著歲數的增老,我們己經力不從心了,在家庭裡不再是兒女們的頂粱柱或主心骨了,不能過多的去幹預孩子們的事情。

生活中也曾有些老人我行我素,倚老賣老,唯老獨尊,讓人大跌眼鏡。身為受人尊重的老年人,要做到口中有德,目中有人,舉止得體,寬厚仁慈,在自律中提高自己的素質。

偶而坐公交車🚌,也會遇到年輕人讓座,我都謝絕,年輕人在為生活打拼,我們老年人清閒,何必要去佔座🚌。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餘生,靜而不爭。



曉涵佳佳之外婆寧群


首先是參與,爭取不被完全拋棄,在他人眼中刷一點點存在感,但千萬不可爭強好勝,與家庭社會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狀態,多從那裡去獲得分享,找到樂我所樂,能我所能。

在家庭裡放棄主角地位,唱好配角,不做反角。兒女面前多好好,孫輩伴中常哈哈。一個家庭一臺戲,一趟人生也是一臺戲,我常是這麼想的。戲劇中一般有“生,旦,淨,末,醜”等角色,我有四個孫兒孫女,由於“生”是我父親名字,要避諱,於是取其餘四種角色為其小名:小丑,小旦,小淨,小末。主角配角,甚至連丑角都不能少,我希望他們演好一臺人生大戲,要學會角色變換。

一個人在社會上也是如此,年齡大了,自然要讓出中間舞臺,可以做餘事,發餘熱,但不要耍餘威。也最好跟上時代步伐,主動去分享社會發展進步的紅利。比如現在的智能科技日新月異,要努力參與進去,象智能傢俱,手機等等都要玩玩,多多少少還要學點東西,生活也會多增加一些新鮮感,吐故納新是生命力的表現,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