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豪格的妻子為什麼改嫁給多爾袞為王妃?

東風談感悟


此女本是多爾袞的侄媳婦,有了多爾袞的骨肉後,竟改嫁了多爾袞

早期的清朝建立其實是玄之又玄,滿族可以入駐中原,實在是讓人免不了感慨是天意,而在皇太極死去之後,清朝也是差一點陷入混亂之中,當時皇室中最可能繼承皇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另一個則是皇太極之子豪格。當時這兩個人之間爭鋒相對,而最後的結局卻是誰都沒當成皇帝,而是讓不過六歲的福臨成了皇帝。

之後多爾袞便是開始拓展自己的勢力,他先是將曾經和自己爭奪皇位的豪格想辦法弄死,接著,便是開始收復八旗的勢力。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主人公則是豪格妻子這位多爾袞的侄媳婦。豪格死後,多爾袞便是將其納入房中。

這兩個人其實早就已經有所勾搭,當時豪格帶著自己的妻子去給多爾袞拜壽,而多爾袞便是起了色心,之後多爾袞將豪格調到偏遠地區作戰,並且還多次前往自己這個大侄子家中看望對方的妻子,這背後藏著的心思大概是路人皆知了。所以,多爾袞滅殺自己的侄子,可能既是因為他曾經和自己爭奪皇位,還因為這位美人。

在豪格死去之後,這個侄媳婦便是嫁給了多爾袞。很多人對於這對婚姻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這個侄媳婦卻是不過七個月就給多爾袞生下一個孩子,所以真相也就很明顯了,多爾袞早就已經霸佔了這個美人,而這雖然無從考證,但是不過七月懷胎,實在是讓人無法相信。朝廷中也不會有人傻的去觸他黴頭。

不過,順治帝倒是比較夠義氣,因為豪格是順治的哥哥,所以在多爾袞死去之後,順治也是開始謀劃著給自己兄弟報仇,順治將權力漸漸的集中在自己手中之後,便是開始秋後算賬,他將自己叔叔的墳墓挖開,然後把叔叔的屍體挖出來,向世人公佈他的惡行,並且還將其鞭屍後割頭示眾。不知道多爾袞如果知道自己死後被如此對待,當初還會不會那麼霸道的去對待自己的侄子們。

帝王家總是多謀算和利益,至於多爾袞和自己的侄媳婦之間,大概更多的也只是相互利用吧,豪格的妻子有沒有想過反抗自己叔叔的做法,這一切都不得而知,如果她足夠剛烈,相信她一定會選擇自盡甚至拉著對方一起死,只可惜,結果很明顯並非如此。


福子說歷史


關於豪格的福晉改嫁這個問題,提問者的問題中有幾個錯誤需要糾正。首先,豪格改嫁的福晉並不是他的嫡福晉而是側福晉,而且她只是被攝政王多爾袞納為了側室,同樣不是多爾袞的嫡福晉!雖然都是博爾濟吉特氏,但豪格的那位側福晉卻不是多爾袞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不過,這兩位博爾濟吉特氏的關係倒是非常近,多爾袞納的這位侄媳婦其實就是自己的小姨子,她是多爾袞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的親妹妹。因此,說豪格的妻改嫁多爾袞其實並不準備,準確說她只是豪格的妾。所以,改嫁之說也同樣不成立,因為多爾袞只是納了這位小姨子為妾,同樣不是娶妻。在中國古代,妻和妾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別的!

除此之外,還必須說一說豪格的其他兩位福晉,說福晉其實有些託大了,她們其實都是豪格的側室,都是妾!在多爾袞納了小姨子為妾之後,多爾袞的胞兄阿濟格也收編了豪格的另一位小妾。同時,二人的堂兄濟爾哈朗也收編了豪格的一位小妾。換言之,接管豪格小妾的不知情多爾袞一人,還有豪格的另外兩位叔伯阿濟格和濟爾哈朗。一位是親叔叔、一位是堂大爺!如果用漢民族的傳統道德來衡量,叔叔、大爺納了侄媳婦為妾,簡直就是“亂倫”!可是,我們必須要清楚,事情發生在清初,這對於剛剛從漁獵民族過來的清王朝統治階層而言,這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

女真人的收繼婚制

在女真時期,包括後金時期、清王朝初期,女真人長期實行的收繼婚制一直是事實存在的。雖然彼時女真貴族已經沒有了早年生活所迫的不得已,但出於政治聯姻的需要,這種傳統的收繼婚制實際上還是被予以保留了。最著名的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立代善為汗儲之後所說的那句話了,清太祖曾公開表示,自己百年之後大妃烏拉那拉氏(多爾袞的生母)及其所生之子交給代善撫養。這句話說得比較隱晦,實際上清太祖的意思就是自己死後大妃烏拉那拉氏改嫁兒子代善!繼母尚且可以“合法收編”,更何況侄媳婦?

再舉一個例子,同樣是兒子收編繼母。康熙初年的輔政大臣之一、清聖祖康熙帝的表叔兼老丈人遏必隆。他的生母是清太祖的女兒,在遏必隆的父親額亦都去世之後,清太祖做主將自己這位女兒改嫁額亦都的兒子圖爾格、也就是遏必隆同父異母的親哥哥!清太祖為何如此,不言而喻,他看中的就是額亦都背後的鈕祜祿氏家族,他要的不是女婿,而是女婿背後的家族勢力。至於這位女婿是誰,不重要!如此一來,遏必隆的哥哥圖爾格便成了他的繼父……夠亂吧?但事實就是如此!所以說,多爾袞納了豪格的小妾為妾,根本談不上什麼……

宣示勝利者的權威

多爾袞之所以納豪格的側室為妾,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宣示勝利者的權威。豪格是早年與多爾袞爭位的主力軍,沒有之一!多爾袞與豪格之間雖然是叔侄,卻是競爭對手、是政敵。在整倒豪格之後,接管豪格的所有財產理所當然!自然也包括豪格的小妾。在女真人的意識中,小妾和財產並沒有本質區別。

當然,這裡面多少也有多爾袞的一些私心。從多爾袞違制追諡自己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為元妃來看,他和自己這位嫡福晉的感情應該還是不錯的。豪格倒了,自己這位身為豪格側室的小姨子生活自然不好過。把她收編為自己的側室,實際上也是變相拉了小姨子一把。畢竟,作為攝政王的側室要遠比跟著豪格一起倒臺好得多……

政治聯姻的需要

清王朝皇子、公主們的婚姻史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政治聯姻史。自清太祖始,清朝皇帝、宗室的婚姻大多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清太宗為了安撫外藩蒙古各部不僅娶了博爾濟吉特氏姑侄三人,而且還娶了“蒙古帝國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兩位遺孀,湊在一起就是所謂“崇德五宮福晉”。

多爾袞雖然不是皇帝,但彼時的他與皇帝只差一個名分而已。他納誰為妾,恐怕也不僅僅是用小半身思考的問題!把自己的小姨子納為了側室,等於是將岳父家族徹徹底底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之上。與此同時,阿濟格和濟爾哈朗所納的兩位,多少也有這方面的一些原因。作為攝政王、親王,他們要多少年輕貌美的女子沒有?為何非要霸佔侄兒的遺孀?用腳趾頭想恐怕都能想明白吧?

至於豪格的那位側福晉為何願意改嫁姐夫多爾袞。這就更加沒什麼可說的了。她與豪格的婚姻本就是一樁政治買賣,豪格已經倒了、多爾袞卻如日中天,試問她還如何抉擇?更何況,清初保留了濃厚的女真殘餘,女子更多地還是作為男子的“財產”、附庸,作為天下名義第二、事實第一的攝政王,多爾袞想納她為妾,她有拒絕的權力嗎?


農民工歪說歷史


豪哥的妻子改嫁多爾袞為王妃,這個說法也太過於搞笑了。能把多爾袞殺掉侄子豪格後搶來侄媳婦佔有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滿清早期愛新覺羅家族內部有著非常多殘忍惡毒的內鬥,很多方面超出現代人的想象。多爾袞殺掉侄子豪格並強佔其妻就是很典型的一次。

多爾袞和豪格以及順治帝福臨的爸爸皇太極的恩怨,殺母之仇和綠帽之恨

多爾袞和皇太極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是第十四子,皇太極是第八子。

努爾哈赤的繼承人本來是長子褚英,後來因為和努爾哈赤的矛盾被廢。褚英被廢后,最初的熱門繼承人是第二子代善。代善後來和努爾哈赤當時最寵愛的妃子阿巴亥(多爾袞的媽媽)不清不楚,搞出了桃色事件,自然也沒希望成為繼承人了。

努爾哈赤晚年,和寵愛阿巴亥,對阿巴亥的幾個兒子比較偏愛,分給了很多部屬,也有立比較小的兒子多爾袞為繼承人的想法。不過後金當時還是部落時代,努爾哈赤本人也做不到一言九鼎。努爾哈赤自己突然死掉後,各部共推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繼承位置。

皇太極聯合其它人,共同逼迫多爾袞三兄弟的母親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多爾袞三兄弟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母親被殺。

多爾袞和皇太極,可以說有殺母之仇。

多爾袞和順治母親皇太極妃子大玉兒那點男女之間的破事,當代電視劇演繹過無數次,多爾袞可以說給皇太極戴了一個傳播最廣的綠帽

(多爾袞)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位,妥協之下皇太極年幼的兒子福臨繼位,多爾袞攝政。多爾袞掌握大權後,很快殺掉豪格霸佔豪格妻子。

明朝崇禎十六年(1643年),皇太極突然發病去世。滿清上層分成兩派,分別擁立皇太子長子豪格和掌握很大兵權的多爾袞,雙方劍拔弩張,幾乎爆發內戰。最後雙方妥協之下,立皇太極的幼子福臨為帝,即順治帝,保證了繼承人是皇太極的血脈,多爾袞則作為攝政王掌握大權。

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之後,很快掌握了實際權力,豪格的命運已經註定。順治五年(1648年),豪格被多爾袞找藉口下獄,不久就死在監獄中。多爾袞除掉了自己曾經的對手。

對於這個曾經是自己對手的侄子,多爾袞不僅要殺其人,還要搶奪其妻子進行羞辱。多爾袞和同母哥哥阿濟格,分別佔有了豪格的一個福晉。

多爾袞沒有兒子因此沒有篡位,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對多爾袞進行了瘋狂的報復。

多爾袞掌握大權後,殺掉豪格霸佔其福晉,順治帝完全成為傀儡。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孝莊有沒有下嫁多爾袞是個疑案,但出於報復哥哥皇太極的心思多爾袞和孝莊發生男女關係多半是事實。

多爾袞此時要是篡位的話,已經沒有障礙。不過多爾袞有個致命的弱點,自己沒有兒子,篡位有點沒有意義,多爾袞一直瘋狂的想生兒子,都沒有成功。

順治七年(1650年)冬,多爾袞突然去世,順治皇帝很快成功掌握大權。順治皇帝掌握大權後,對多爾袞相關的人進行了瘋狂的報復。已經下葬的多爾袞被順治皇帝福臨挖墳掘屍,多爾袞的同母哥哥阿濟格被幽禁處死,多爾袞的大批同黨被殺被降職。

(順治)


仁勇校尉


多爾袞是豪格的叔父,但在年齡上比豪格小兩歲,在皇太極架崩沒有決定接班人的情況下,最有希望和資格盛出的就屬他們倆。他倆個勢力相當,都有資格和聲望,但皇位只有一個,當時,豪格說了一句謙虛推讓的話:“我德薄力淺,不當此位",但這句話被力挺多爾袞的人抓住把柄,雙方鬧的不可開交,這時濟爾哈朗和代善提出折中方案,推出六歲的福臨。最後定於福臨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攝政。實際情形是多爾袞能力出眾,殺伐決斷超群,多爾袞成了實際掌權人。豪格在平定四川大西時,立下不世之功,親手射殺了張獻忠,但仍遭到了多爾袞的報復,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在殺害豪格之後,對豪格福晉納為已有。評價多爾袞這個人,在滿清進入中原,奪取政權方面,能力超群,戦爭進退有理有據,大半個江山是他一己之功,但叔佔侄媳,有點不地道。


大民(劉育民)


豪格的妻子,在豪格死後,就成為多爾袞的女人。


與其說“改嫁”,倒不如說是被迫。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軍功赫赫;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十四子,才能出眾,堪稱勞苦功高。


按照輩分來講,豪格是多爾袞的侄子。但是在年齡上,豪格比叔叔多爾袞還大三歲。這種年齡差和輩分對不上號的情況,在古代大家族中其實很常見。


年齡相仿,就使得這兩個人隱隱是未來的宿敵。

皇太極一朝,兩個人都各自率領取得了戰功。在皇太極稱帝后,兩個人都因為軍功被封為親王。豪格是肅親王,多爾袞是睿親王。


這時候兩個人的力量旗鼓相當,都是大清宗室中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等到皇太極突然駕崩,皇位繼承人留下了空白。這成為清朝第二次面臨皇權繼承的風波。


豪格的優勢是:一是皇太極的長子,有名分;二是手中有戰功,有兵。三是本身有才華。


這三點優勢單獨拉出來,很顯眼。但是多爾袞也不差。他也有戰功,也有才華,唯一缺的就是長子這個名分。


但是大清家法有一條是母憑子貴。豪格的母親身份地位,而多爾袞的生母是努爾哈赤最後一任大妃。算下來,多爾袞的出生比豪格還好一些。


兩個人起鼓相當時,豪格自己出問題了。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吧。


皇太極死後,一開始爭奪的焦點就在豪格和多爾袞身上。在爭奪戰白熱化的時候,豪格自己先扛不住壓力了。


史稱“豪格性柔弱”。在皇位爭奪戰下,豪格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應對這種生死大戰。

豪格的支持者主要是皇太極的心腹。他們希望擁立皇太極的兒子繼位,才不會在未來的政治鬥爭中被邊緣化。


豪格的優柔寡斷令他們失望。他們轉而支持其餘的皇子。順治帝藉此作為平衡物,登上皇位。多爾袞攝政。


爭奪失敗的豪格在這場鬥爭中什麼都沒有得到。


等待他的就是失敗者的悲慘命運。


順治元年,豪格因為被人告發中傷攝政王多爾袞,議罪被削爵。清軍入關後,豪格又恢復爵位,就被多爾袞派往四川,啃下最難平定的四川。


順治五年二月,豪格班師回朝。四月,就又被人告發隱瞞屬下戰功,起用罪人等罪名下獄,病死獄中,年僅40歲。


豪格的兩個福晉在他死後,一個被多爾袞接收,一個被阿濟格所取。


對於豪格的福晉來說,這種選擇並沒有考慮的個人意願。


豪格是失敗的一方,他的妻妾在這一場變故中自然受到牽連。


其次和滿足剛入關之初期,還保留少數民族的婚俗習慣有關。少數民族的婚俗中有一條,家中的男性可以接收家族其餘男子留下的女眷。


我們後人看來,這種事情是不符合常理和人倫道德的,但是放在那樣的情境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只是,女子的眼淚,有幾個人理會呢?


熊沾沾


題主所說的問題關係到少數民族的一個婚姻制度——收繼婚,我們知道滿清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奪取全國政權的少數民族 ,故而成為北方諸族制度、習俗的集大成者。由於草原民族的人口稀少,及生存環境的惡劣,所以女人對一個草原上的男人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個人財產。

在古代的草原民族中,有一項很流行的婚姻制度“收繼婚”, 即父親死後,兒子可以納父親的妾室為妻。兄弟死後,可以續娶嫂子或弟媳。這在現今的我們以至於古代禮儀為先的漢民族來說,都是難以接受和認可的,但是,對古代的草原民族來說,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簡單與正常。

所以,對於豪格死後他的老婆改嫁了多爾袞,在滿族的習俗中來說是合情合理的存在。除了多爾袞娶了小姨子之外,豪格被多爾袞構陷害死之後,他的另外兩個老婆分別被濟爾哈朗、阿濟格所娶。所以理解了滿清的這一婚俗之後,對於豪格的老婆嫁給仇人多爾袞之事,也就見怪不怪了。


姑臧未央


皇太極一共有11個兒子,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雖然豪格母親不受皇太極寵愛,但是豪格本身軍功卓越,也得到了皇太極的欣賞。

豪格本來有自信在皇太極死後,自己能成為皇帝,可是因為皇太極死的太突然,還沒來得及立儲君,由此展開了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爭奪皇位的序幕,兩人的仇恨也由此開始。

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雖然兩人都有實力,可是兩人互相不服,如果兩人因為當皇帝而引起內訌,會導致八旗分裂,因此兩人退出皇位爭搶,兩人各自讓一步。

後來多爾袞聯合多方勢力,擁護了莊妃的兒子福臨為儲君,最後選擇了福臨為新皇帝,福臨登基後,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但是豪格什麼也沒得到,但是和多爾袞的仇恨卻越來越深。

多爾袞當了攝政王以後,大權在握,開始對豪格的清算,先是對豪格進行了削爵位,在豪格打了勝仗回來以後,被多爾袞定了莫須有的罪名關進了大牢裡,在監獄的豪格受盡屈辱,在四十歲的時候就死在了監獄裡。

豪格死後,他的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中,豪格的福晉出自博爾濟吉特氏,屬於科爾沁貴族,名叫博爾濟吉特氏杜勒瑪,她是蒙古科爾沁部赫禮臺吉吉桑阿爾寨的女兒。

博爾濟吉特氏和孝莊太后屬於同一家族,是哲哲皇后的堂侄女,孝莊太后的堂姐妹,是多爾袞嫡福晉之妹。

同時博爾濟吉特氏和阿濟格、多鐸的福晉關係都很好。她在崇德元年七月,嫁給豪格,崇德四年十一月冊封肅親王大福晉。

在豪格死後,多爾袞並沒有抄他的家,更沒有株連他的妻兒老小,原來多爾袞早看上了豪格的福晉博爾濟吉特氏。

在豪格死後,博爾濟吉特氏曾經去宮內給孝莊太后請安,被多爾袞碰見,雖然博爾濟吉特氏已經嫁為人婦,已經生過孩子,可是依然風韻猶存,青春貌美,有沉魚落雁之容,於是多爾袞動了心。

多爾袞對博爾濟吉特氏表達了自己的愛意,博爾濟吉特氏並沒有拒絕,雖然按理說多爾袞是她的叔叔,還是自己的姐夫,可是在當時並沒有禮教的束縛。

況且博爾濟吉特氏知道自己一個弱女子,剛死了丈夫,根本沒辦法和攝政王多爾袞相抗衡,因此一來二去,就答應了多爾袞,改嫁給他當王妃。

博爾濟吉特氏嫁給多爾袞是側妃,因為當時多爾袞的嫡福晉還在,婚後,博爾濟吉特氏和多爾袞感情很好,雖然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兩人仍然恩愛如初,對於博爾濟吉特氏而言,這也算是不錯的歸宿了吧。


小聰歷史客棧


多爾袞與豪格乃是親叔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對“死敵”,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至高無上的那把龍椅。

因爭奪皇位而勢同水火的親叔侄。

清太宗皇太極突然猝死使得剛建國不久的大清為之震盪。因為皇太極生前並未留下遺詔,加上沒有有據可依的皇位繼承製度,大清的皇位成為了眾人互相爭奪的焦點。其中以皇太極的十四弟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以及皇太極長子和碩肅親王豪格的實力最強、呼聲最高。兩人都是皇太極的至親,又都常年在軍中擁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手中的權力也幾乎對等。正因為如此,不論是誰繼承皇位都會遭到另一方的誓死反對。一對親叔侄因為皇位的爭奪變成了有你無我,勢同水火的大仇人。沒辦法,皇位的誘惑力實在太大,古往今來多少兄弟至親因此自相殘殺,而多爾袞與豪格只是其中的一對而已。



順治繼位,多爾袞掌握大權清除異己。

多爾袞與豪格兩位實權王爺的對抗爭奪可以說將整個大清置於險境。沒有入關的大清任重而道遠,擁有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野心。如果此時多爾袞與豪格因為皇位發生內鬥導致大清無力入關爭奪天下,那麼多爾袞與豪格不論是誰坐上皇位都將成為大清的罪人。而大清的上層貴族自然不會讓這種“悲劇”發生,最終商量讓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而多爾袞則成為了掌握大權的攝政王,名義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則享受著皇帝的待遇。而曾經的競爭對手豪格自然也就成為了多爾袞打壓的第一對象。這也是人之常情,很好理解。而豪格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在爭奪皇位失敗後,他就知道了自身的處境很不利。為了避免在朝中的相遇,豪格被派去征討盤踞在四川地區的張獻忠。



豪格死於獄中,大福晉改嫁多爾袞。

豪格雖然打了勝仗歸來,但已經掌握大清大權的多爾袞豈會輕易放過昔日的“死敵”,隨便安一個“作戰不利”的藉口就將豪格送入了大牢。而豪格在大牢中也很快被“弄死”。豪格一死,留下的女眷怎麼辦?放心,這點忙做叔叔的還是可以幫的。最終豪格的大福晉改嫁了多爾袞。

這裡要說一下豪格的這位大福晉,她跟多爾袞的關係可不一般。她不僅僅是多爾袞的侄媳婦,更是多爾袞的小姨子。她的親姐姐是人稱“小玉兒”的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多爾袞的嫡福晉。有著這一層關係在,多爾袞與豪格大福晉的關係自然親近不少。還有就是滿族的習俗,接收、改嫁族人留下的女眷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再現實點說,豪格一死,他的大福晉自然是無依無靠,而正好她的美貌又被多爾袞看中,多爾袞又是當時朝中權勢最大之人,不論是出於現實考慮還是形勢所迫,豪格大福晉改嫁多爾袞無疑是一種必然。



加上從豪格這裡“奪”過來的這位大福晉,多爾袞的妻妾超過了十位,然而卻依舊沒有留下一個男嗣繼承香火,不知是上天的懲罰還是多爾袞自身的問題?對此,大家怎麼看?


月關略萌


皇太極一共有11個兒子,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雖然豪格母親不受皇太極寵愛,但是豪格本身軍功卓越,也得到了皇太極的欣賞。

豪格本來有自信在皇太極死後,自己能成為皇帝,可是因為皇太極死的太突然,還沒來得及立儲君,由此展開了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爭奪皇位的序幕,兩人的仇恨也由此開始。

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雖然兩人都有實力,可是兩人互相不服,如果兩人因為當皇帝而引起內訌,會導致八旗分裂,因此兩人退出皇位爭搶,兩人各自讓一步。

後來多爾袞聯合多方勢力,擁護了莊妃的兒子福臨為儲君,最後選擇了福臨為新皇帝,福臨登基後,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但是豪格什麼也沒得到,但是和多爾袞的仇恨卻越來越深。

多爾袞當了攝政王以後,大權在握,開始對豪格的清算,先是對豪格進行了削爵位,在豪格打了勝仗回來以後,被多爾袞定了莫須有的罪名關進了大牢裡,在監獄的豪格受盡屈辱,在四十歲的時候就死在了監獄裡。

豪格死後,他的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中,豪格的福晉出自博爾濟吉特氏,屬於科爾沁貴族,名叫博爾濟吉特氏杜勒瑪,她是蒙古科爾沁部赫禮臺吉吉桑阿爾寨的女兒。

博爾濟吉特氏和孝莊太后屬於同一家族,是哲哲皇后的堂侄女,孝莊太后的堂姐妹,是多爾袞嫡福晉之妹。

同時博爾濟吉特氏和阿濟格、多鐸的福晉關係都很好。她在崇德元年七月,嫁給豪格,崇德四年十一月冊封肅親王大福晉。

在豪格死後,多爾袞並沒有抄他的家,更沒有株連他的妻兒老小,原來多爾袞早看上了豪格的福晉博爾濟吉特氏。

在豪格死後,博爾濟吉特氏曾經去宮內給孝莊太后請安,被多爾袞碰見,雖然博爾濟吉特氏已經嫁為人婦,已經生過孩子,可是依然風韻猶存,青春貌美,有沉魚落雁之容,於是多爾袞動了心。

多爾袞對博爾濟吉特氏表達了自己的愛意,博爾濟吉特氏並沒有拒絕,雖然按理說多爾袞是她的叔叔,還是自己的姐夫,可是在當時並沒有禮教的束縛。

況且博爾濟吉特氏知道自己一個弱女子,剛死了丈夫,根本沒辦法和攝政王多爾袞相抗衡,因此一來二去,就答應了多爾袞,改嫁給他當王妃。


勇哥哥品影視劇


歷史上的毫格,與多爾袞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皇太極突然駕崩,未立繼位人,作為長子的毫格,無疑是最合適的繼位人。可是多爾袞憑藉不世之功與強大的勢力,垂涎帝位已久。這樣,朝中形成了二大勢力。毫格略強於多爾袞,但毫格性格優柔寡斷,最終由其九弟福林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輔政。此後毫格乃屢建奇功。

順治元年,毫格的屬下何洛會,告發毫格圖謀不軌。順治五年,以隱瞞其部將冒功,啟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捕,當年三月去世。

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低下。毫格妻子福晉為多爾袞小姨,毫格死後被多爾袞所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