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手足之争”,请教会孩子们“好好说话”


“赶紧穿衣服啊,网课要开始了!”离第一节课只差5分钟,我从书房冲过来,一见哥哥还在床上赖着,老母亲内心无比焦急。


此时,九点半的在线会议已在后台候着,微信工作群“滴滴滴”的声音响个不停,方案汇报稿还没准备完。


“呜呜……妈妈妈妈,你去哪里了?”隔壁房间传来弟弟惨烈的呼唤声。


没错,就这样,在这个无比寻常的长假里,我开启了和“神兽”们共处的又一天。


不一会儿,又传来兄弟俩的争吵声。2岁半的弟弟丝毫不甘示弱,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随着咚的一声重重着地声,弟弟哇哇大哭传遍了整个屋子。


“妈妈,我在上美术课,是他先动了我的笔……都画成这样了,我也不想要了,我讨厌他……!”哥哥一个劲的嚷嚷大叫。


正在开线上会议的我,大脑顿时一片混沌状态。


想必,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无数的家庭里上演着。本来可以一人在家独享万千宠爱的弟弟却时时面临重重危机,原本该到校上学的哥哥却要在家定时上网课、及时打卡交作业,早该到办上班的妈妈却要在家随时应对各种各类呼唤。


一整天,孩子闹哄哄,家长心慌慌。


那么,在这个史上最长假期里,为了让家里两只“神兽”和谐共处,作为一枚自诩好学型老母亲,专程将如何解决手足相争当做一个小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一些理论在养育与观察过程中进行了实践,颇有一些收获与心得。


面对“手足之争”,请教会孩子们“好好说话”


1

你了解你的孩子们吗


1:

孩子们天生对归属感有强烈的追求


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在追求归属感,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寻找在这个家里的地位。


孩子通过观察和一次次行为的试探,他逐渐得出一个结论:我嚎啕大哭时,妈妈会关注我;我大吼大叫时,妈妈会帮助我;我沉默不语时,妈妈会心疼我。然而,孩子们丝毫觉察不到他这样做的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动机。


《孩子·挑战》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写道:孩子会不断重复那些让他感受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放弃让他感动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


在我家,哥哥早起赖床,非得我给他穿衣服;哥哥不再自己独睡,总是要和我还有弟弟睡一张床;陪弟弟午睡时总是被哥哥故意打扰……弟弟看到我陪哥哥写作业,也会时不时串门;在哥哥上网课时们,弟弟总是会忍不住凑过去;饭桌上,哥哥吃这个弟弟也吵着要吃,哪怕是平时弟弟根本不喜欢吃的……这些令我头疼甚至有些恼怒的行为和场景,总是反复上演。


其实,孩子们都是在说:妈妈,请关注我。而大人往往忽视这些,会认为孩子在故意挑事。


2:

孩子是如何观察和思考的


都说孩子是最好的观察者,而对观察到的事情却不善于解释


正如此,我体会到:


哥哥在观察妈妈对待两岁弟弟的各种行为中学到了,如果赖床不起妈妈就会来穿衣服,这就能证明妈妈是爱我的;做“恶作剧”故意吵醒正由妈妈陪伴入睡的弟弟,哥哥其实是希望能获得妈妈的关注和爱


弟弟在饭桌上观察到,哥哥喜欢吃的菜我也要吃,才能证明在这个家里我是有地位的,在观察妈妈陪伴哥哥学习时,他感受到妈妈被哥哥抢走了,也希望自己像哥哥一样有力量和专属待遇

,所以他才总是去激惹哥哥。


我还看到:


当哥哥的作业被弟弟破坏,他通过大吼大叫来宣泄不满情绪,他完全是在模仿大人生气的样子,用这种愤怒的方式试图捍卫他作为哥哥的权威地位


当弟弟破坏哥哥作业后,还能理直气壮的和哥哥言语相击时,他的那副姿态完全是依仗着平时爷爷奶奶对他“还不懂事”的包容,试图在告诉哥哥他是老小,有人会保护他


而哥哥却努力想把自己变回一个婴儿的样子,一天和他独处聊天时,他说:妈妈,人为什么不能想长大就长大,想变小就变小啊,我也想变成2岁的样子。哥哥黯然伤神的样子让人心疼,他看不到自己作为一个大孩子所拥有的超越2岁弟弟的能力


我们能对孩子的行为下对错的结论吗?他们只是在生活的观察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感时,形成了不当的信念,才会产生这样的一些“不良行为”


3: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谈论手足之争的话题,不得不提及孩子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随着“家庭星座”逐渐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进一步校正并确立自己所占的位置。


我家弟弟出生之前,全家5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倾尽全心养育哥哥,哥哥在这个6人家庭星座中处于绝对的主星位置。弟弟来到这个大家庭,哥哥立刻意识到弟弟对自己的地位造成了威胁,他的确一直在采取某些行动来捍卫自己的地位,然而他自己其实并不曾意识到。

而随着弟弟在家庭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不断试探,他也在努力占领一席之地。


一如哥哥在平时都能独睡,也能自己穿衣照顾自己,而现在和弟弟朝夕相处多日后,却一反常态总是期望获得妈妈更多的爱。


一如弟弟在饭桌上争抢平时他根本不喜欢吃的牛羊肉,在哥哥学习时总是去打搅,弟弟内心里对哥哥的进步和成长总是心存芥蒂的,他会想办法追赶甚至超越。


就这样,一种新的“家庭星座”形成,而在这个新的“家庭星座”中孩子们的行为模式,是由他们对自己家庭位置的想法来决定。哥哥的想法是:我是老大,一切你得听我的,按我说的做,我不准你独自占有妈妈。弟弟的想法是:我是老小,你得照顾我,我也想变强大,我要超越你。


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在向另一个或其他孩子提出问题:我要如何应对他的行为呢?孩子们的决定,取决于他们怎么诠释自己的地位和其他孩子的表现。而这个私人逻辑,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往往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者。


这时,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定。


2

手足之争,争的是什么


我深深的感受到,手足相争的核心,背后透露出的是孩子们内心世界最真实感受的写照


妈妈还爱我吗?我是妈妈唯一爱着的人吗?我被需要吗?我有什么特别吗?我有能力吗?我能让弟弟妹妹服从我吗?哥哥姐姐能做到(或得到)的,为什么我不能做到(或得到)?


手足之争,孩子们在争宠、争权、争势。


1:

争宠:父母的爱


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哥哥姐姐感受到极大的威胁,玩具、美食不能再独自享受,与父母独处的时间都会大打折扣。尤其在母亲面前,孩子们更加容易争风吃醋、争相取宠。孩子们的不良行为试图证明,他是妈妈唯一爱着的人,抑或是寻找他在妈妈眼里同等重要的地位。手足争父母的宠,争的是一份安全感和归属感。


2:

争权:自我掌控权


多子女家庭养育中,父母们总是说,“小孩要听大人的”、“大的要让着小的”,哥哥姐姐形成的一种信念,“大的说了算,小的要服从于大的”,而弟弟妹妹却形成了另外的一种信念,“我是最小的,你们都要让着我,都要听我的”。手足争权,其实他们争的是自我掌控权,都希望成为那个“我说了算”的人。


3:

争势:自我力量感


在大多数多子女家庭中,手足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竞争现象。良性竞争会促进竞争者共同进步,彰显合作的力量。而往往孩子们都会刺激对方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孩子们会自动选择放弃竞争中不占优势的领域或方向,而发展自己相对占上风的其他方向。

手足争势,其实是在找寻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自我发展的力量感。


3

手足之争,这些我踩过的雷区


雷区1:

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你看看你,每次都不知道让着弟弟……”在家里只要弟弟一哭,我的反射区立马就让我下意识的反应,准是哥哥欺负弟弟了。尽管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当手足战争发生时,难免恻隐之心会认为年龄小的孩子受到了欺负。


偏袒弱小,人之常情,

而这往往会成为年幼者的隐蔽力量。在年幼的孩子尖叫哭闹时,不要太快就认定他是受害者,因为也许这是他们无意识释放的一种情感勒索或情感绑架。


雷区2:

手足相处最完美模式是相安无事


自从家里保姆离开后,家里缺了一个得力助手,每天哥哥放学回来,兄弟俩都能闹腾到半夜。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带好兄弟俩,所以将弟弟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兄弟俩俨然成了“周末兄弟”。我期待孩子们长大些自然和谐相处。


这样的养育模式,会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吗?安全感来自于孩子生活中长期以来相处的人,手足长期分开,他们可能感知到父母是不可信的、我是不值得信任的。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就会将这种感知推及外在世界,推及他人。其实,

手足之间正是在不断的争吵与和好中建立爱的联结


雷区3:

对待手足应该一碗水端平


“别争了,一会儿再给你俩每人都买一个玩具去!”很多时候,面对兄弟俩争吵玩具,我只能使出这招,一人一份。试图希望一碗水端平,甚至幻想能有三头六臂去满足兄弟俩的所有需求。


很多专家说,多子女养育不要企图做到公平,尤其是不要追求绝对的公平。一旦父母秉持“就想一碗水端平”去面对孩子们,他们的冲突只会让自己内心更受挫。更多时候看上去满足了一人各一杯酸奶,一人各买一个玩具,然而却变相剥夺了兄弟姐妹之间原本可以培养的谦让友爱合作等美德。


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感受,满足他们被爱的需要。不要陷入形而上的公平对待,而是真正去体会觉察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与真正的需求,在“爱的满足”层面上做到公平,而不是在物品的具体数量或种类上的公平。


雷区4:

做手足之争中的裁判官


“现在就是你的错了,哥哥在这里学习吗,你跑过来凑什么热闹啊,要画画到其他地方去啊……”以前经常斥责不懂事的弟弟,总觉得哥哥学习是第一位的,弟弟对哥哥造成不愉快就是不对的。可事实上呢,当我们越把自己做一个法官置身其中时,我们会发现事情变的更加复杂。


而手足之间情谊的发展,恰恰是

在无数个争吵冲突与和好中学会克制、学会尊重、学会照顾,让大或者幼小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理解复杂的“欺负”与“被欺负”,体会“照顾”与“被照顾”的情感等概念。


4

该不该介入孩子们的“战争”


《游戏力》一书中这样写着:“只有卷入争端,孩子才能学习如何解决争端;只有先被大家排斥,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加入集体游戏;只有当玩伴中有意见不同者,甚至有恃强凌弱者时,孩子才能拓宽人际交往的策略;只有在游戏中遭到拒绝,孩子才能学会如何让自己更有说服力。成人如果过早干预,这些学习的机会就丧失了。”


当然,当一个孩子一直被另一个孩子欺负,或者一直受到其他孩子们的排挤时,我们必须主动介入。因为

被严重欺负的人是学不会解决冲突的


何时介入孩子们的争端,何时退后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这对父母来说,太需要智慧了。孩子需要从错误中学习,家长如果过早干预,会剥夺他们在面对冲突和解决冲突中学习成长的机会。家长们对于冲突的处理,其实就是为孩子们示范如何有效处理冲突。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介入手足争端的好时机呢?什么地方才是妥善处理争端的好地点呢?怎样的方式才有利于培养孩子那些我们所期望的品格和道德呢?


面对手足之争,我们无需主动介入,只需要:静候着,睁大眼睛、张大耳朵。也就是说,当手足之争的战鼓敲响,我们要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但不是紧盯着。父母的关注可以用耳朵、嘴巴、鼻子甚至手势表情,旁观即可,不需要时时刻刻围着孩子们,我们要相信天然的手足情谊。然而,一旦旁观到浓烈的火药味,

预测孩子们冲突会升级到对某一方不安全的处境,就需要现身介入冲突。不主动介入并不代表不闻不问,作为养育者我们要确保孩子们行为的安全,也要传递精神上的支持。比如,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是关心他们的,告诉孩子们“你们需要的话,随时来找我”,表示家长并没有置之不理,确保孩子们有足够自我调停的机会。


那么,具体该如何介入争端呢?我们要带着尊重去聆听、接纳,分别聆听孩子们口中的事实,拥抱孩子接纳他当下的情绪,最后将处理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已从坏情绪中跳出来的孩子们,如果孩子们需要,大人可以适当参与和他们一起想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毕竟孩子们也需要从错误中学习。面对手足之争,授权比干涉更能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无论是哥哥姐姐还是弟弟妹妹,在这种冲突处理中也能学会互相尊重、合作有爱、宽容友善


5

如何对待手足之争


我们养育多子女,是希望孩子们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支持,希望孩子们在相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学会合作与贡献、责任与尊重,懂得体贴与宽容,能善解人意、有同理心。


如何做一个智慧父母处理手足之争,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培养孩子们的长期目标,需要父母以解决问题为牵引,在介入其中时做好示范,从教会他们“好好说话”开始。


1:

多用描述性的语言


描述性话语指的是不带主观色彩的、客观地描述当时看到的情景。


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突然听到弟弟在客厅哇哇大哭,接着传来哥哥的吼叫声。我努力克制自己,竖起耳朵听着客厅的动静。后来弟弟先来“告状”,哥哥随后也来“申冤诉苦”。在孩子们哭诉过程中,我始终只是温和的看着他们,用“嗯、哦”回应着,帮助孩子们把“大脑盖子”慢慢关上。等兄弟俩情绪平静下来,我用描述性的话正式介入他们的争吵。


“我在厨房刚刚听到弟弟哭了,现在看起来弟弟很伤心、你也很生气。”


“弟弟说,你推了他。”

“哥哥说,他不希望在画画的时候被打扰。”


倾听孩子们的感受和需求,不评判、不贴标签、不臆测, 这是介入手中之争的第一步,也是需要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同时,我们只需描述那个当下我们听到的、看到的。


2:

多用启发式提问


当孩子们也接纳了父母的介入时,我们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问他们:这种情景,大家怎么做能更好呢?


比如,“哥哥需要一个人安静的画画,弟弟也想画画。这怎么办呢?”“都想要玩这个玩具,你们看,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你认为如何做,能提前避免发生类似事情呢?”


“启发式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启动他们的理智脑,让孩子们对刚刚发生的事件以及造成的结果进行观察、推理和判断,发展孩子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冲突的能力,培养责任感,也能营造出更具鼓励性和尊重性的氛围


3:

多用“我信息”,少用“你信息”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语言表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信息”,另一种是“我信息”。


你信息——指自己对他人或其他事物加以评判、猜想、评价、判断的信息,容易给对方造成自尊的伤害,从而引起争论、反抗、对峙等。


我信息——指真实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经验感受,不包括对他人的评价,是一种可以让对方更清楚了解自我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唤起对方的同理心。


比如,当父母介入手足之争时,我们可以说“我听到你和弟弟刚刚在争吵,后来弟弟在哭,你在大吼大叫”,这就是用“我信息”的表达方式描述可观事实,可以说“在我听到弟弟哭、你吼叫时,我感到有些担心,因为不知道你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也是用“我信息”来向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担心


而如果我们劈头盖脸的责骂哥哥或弟弟,“你是哥哥,就不能好好让着他嘛”或者“你怎么这么不老实呆着呢,哥哥在学习,你去打扰他是你不对”,再或者两人一起训斥,“你们就不能安安静静的相处一会吗”。类似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们有什么样感受和想法呢,他们又会决定以后怎么做呢?


孩子们会受到伤害,他们会感到无助、没有安全感,大些的孩子也许会对父母产生敌意,而小些的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不重视他。原本他们是希望向父母需求帮助化解冲突,而父母这样不妥善的示范恰恰会导致冲突的愈发升级。


所以,在介入手足之争时,家长多用“我信息”,尽量少用“你信息”,才是为冲突中的孩子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4:

多说鼓励的话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的话能为孩子们赋能,鼓励的话能让孩子们更自信。介入手足之争时,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责,相信孩子们会更加愿意进行爱的联结。


我们可以说,“哥哥的画栩栩如生,弟弟肯定很崇拜你呢,要是有空教弟弟画一副他肯定会很感谢你”,还可以这样说“如果继续争吵,谁都会心情不舒畅,这样玩起来都很无趣吧。你们一定有办法让暴力消失。”去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冲突。


每个人都需要一只装满的杯子,杯子里装的是爱的联结。给予鼓励,激发自信。孩子们在鼓励中学会共同合作,而不再是斤斤计较。


5:

多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的语言本身就是营造轻松氛围的催化剂。在孩子们都还处于不好的情绪中,甚至都不愿意继续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合作时,采用游戏的方式和幽默的语言,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实况报道”的游戏(《游戏力》一书中有具体介绍)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或者把自己扮演成“情绪检测仪”说,“我看到一个快要爆炸的大气球,小主人还在吹气,经过我的测试如果再继续吹5秒的话,大气球马上就要爆炸了……倒计时5、4、3……”等等。


只要是我们用轻松的语调再带上一丝快乐的傻气,孩子们的冲突就会化为欢声笑语。


面对多子女养育的手足之争带来的育儿挑战,作为父母,更加需要了解孩子们,在处理冲突与争端时摒弃爱的偏见,走出传统的养育误区,教会他们好好说话,让孩子们彼此建立爱的联结,获得合作、友爱、友善、包容的品德。上面分享的这些都是非常有魔力的话术,亲测十分有效。


让我们教会孩子好好说话,

一个孩子会更容易看见另一个孩子,而不再是比较;孩子们会学会相互鼓励而不再是互相激惹;孩子们会也更加愿意合作而不再是隐形竞争;孩子们将彼此更加信任和宽容以待。这不正是我们养育孩子的长期目标吗?


本文转自:童行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