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孫達成,名觀林,號道川,乃香山縣翠亨村人士也。其長子孫眉躋身於美國富豪,而次子孫中山更被譽為民國國父。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很多人會以為這樣傑出的人物必定會有一位相當傑出的父親,但事實並非如此。孫達成非富非貴,也無甚突出成績,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打更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孫達成一生平平淡淡,卻用堅實的身軀為子女鋪就成才之路。

孫達成也曾享受過衣食無憂的日子,據孫中山的姐姐孫妙茜回憶:

"初,父親家尚小康,以迷信風水;遂致貧苦甚。"

家道中落後,孫達成不得不選擇漂泊異鄉。16歲本還在懵懂的年紀他便開始在澳門鞋店當學徒,三年後在澳門板樟堂街一間葡萄牙人開設的鞋店當鞋匠。但是月工資僅四元,只能勉強度日。沒有背景、亦不會阿諛奉承的孫達成始終沒能混得風生水起,思鄉之情卻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濃烈。

32歲的孫達成孑然一身回鄉務農,與門當戶對年僅18歲的楊氏成婚。成親後還來不及有時間喘息,一家6口的生活重擔就無情的壓了下來。

孫達成在翠亨村因生活拮据,除高價佃耕2.5畝田地外,還在農閒時替人補鞋,收取工錢;晚上又為村中打更報時,每月賺取稻穀一石,以補貼家用。打更這樣的小事,許多人都會找機會偷懶,唯有孫達成總是按時挨家挨戶喊話提醒,以告訴大家時辰和注意事項。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生活中孫達成性情耿直,不貪半點不義之財,給大家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晚飯後休息時,他常在住宅邊的榕樹下給小孩子講故事,他總以幽默的口吻逗得孩子們開懷大笑。孩子總是喜歡纏著他"再講一個"。

而村中的富家子弟大都瞧不起他,甚至他挑糞經過都要被擠兌挖苦:"好臭啊,走遠一點。好髒啊,以後不允許你從這經過…"這樣的嘲笑謾罵總是不絕於耳。但是這個老實人總是選擇一言不發,默默走開。不是他沒有脾氣,而是他認為這些無謂的爭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又一次,地主楊啟煥之妻汙衊孫達成偷了她家一隻雞,還沒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氣勢洶洶的跑去孫家興師問罪。對於那些富人來說,真相是不重要的,相比之下孫達成明明一貧如洗還過得那麼愜意淡然的姿態更讓他們厭惡,於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成了常態。最後事情被村民查清,地主家的雞是自己失足掉進糞坑被淹死的。

事後雖然地主家並沒有人道歉,但孫達成遭受了這樣的誤解仍然能保持樂觀。因為他擁有寬闊的胸懷,從不計較別人對自己的笑罵,只求問心無愧。

孫達成雖然是個寡言少語的打更人,但人窮志不短。雖然生活上省吃儉用,但深知孩子受到教育的重要性。

學習拓展了孩子的眼界,長子孫眉為了見識更廣博的世界選擇去美國檀香山做工,在父親勤勞踏實、勤儉節約品行的影響下,他很快有了自己的小金庫。做工的積蓄為孫眉繼續前進奠定了物質基礎,他隨後大膽前往貿易島墾荒,經營農牧業兼營商業,生意蒸蒸日上,數年後變為一方首富,被稱為"茂宜島王"。

孫眉經濟條件變好之後,並沒有貪圖享受,而是一心想著改善家庭。他開始頻繁往家中匯錢,家裡也藉此由貧苦農民上升為農業資本家。年邁的孫達成不再當打更人,自耕的土地也僱請別人幫助勞動,不再像以往那樣勞碌,得以安享晚年。

從小常隨著父母往來於澳門與家鄉之間,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繁榮多元,孫中山從小便耳融目染。後在長兄資助下孫中山又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先後經過多種先進思想洗禮的孫中山得以脫胎換骨。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興中會的建立運營以及其他革命事業,甚至孫中山逃亡時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兄長的接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孫中山的革命道路上離不開兄長在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孫中山一生追求"天下為公",源自於儒家經典文獻《禮記·禮運》篇,孔子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也正是這樣的胸懷天下,才足以提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三民主義"。有志者事竟成,孫中山最終成為了近代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

16歲鞋店當學徒,打過更挑過糞,長子成美國富豪,次子成總統

身教重於言傳,為人父母、長輩,對於養成好的"家風"其作用舉足輕重。孫達成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打更人,但他一生勤懇善良、踏實奮進、胸懷寬廣的品格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子女們。人活在世上難免會受到蔑視、冤枉、委屈,但大可不必理會,也不必去反抗,因為用時間和事實可證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