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自稱“九千歲”,一直把持朝政,為何無外族入侵?

牛牛愛妞牛


現在居然還有人認為魏公公能救明朝,真是笑話。

首先,魏忠賢在位期間,外部有後金,蒙古的河套部落不斷入侵,明朝屢戰屢敗,同時還有荷蘭人進攻臺灣;內部有陝西,貴州以及雲南等地的民變,何來"沒有外敵入侵"之說?


單說面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魏忠賢掌權的幾年,相繼發生了遼瀋之戰,廣寧之戰。在遼瀋之戰中,明朝可謂是損失慘重,關外的大城市遼陽和瀋陽均落入後金手中,不僅如此,遼東七十餘城盡皆失陷;而廣寧之戰中,亦有四十餘城被後金佔領。


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袁崇煥的寧遠大捷,然而這和魏公公有什麼關係?魏公公沒出錢,沒出力,這仗是全憑袁崇煥自己拿下的。寧錦大捷後,袁崇煥也被排擠辭職了。

所以說,魏公公在位期間,明朝輸得慘不忍睹,這也為崇禎時期各種矛盾的大爆發埋下了伏筆,崇禎接手的就是被魏公公搞得不能再爛的爛攤子。某些人倒好,把鍋全部甩給崇禎,魏公公倒成了"大明救星"。可笑可笑。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問的簡直了,想誤導人也要水平高一點嗎!

第一,魏忠賢把持朝政期間當然有外敵入侵,不然怎麼會有抗後金將領熊廷弼被冤殺、袁崇煥寧遠保衛戰勝利反倒得不到獎勵,功勞全歸閹黨!

第二,即便是明朝亡於魏忠賢死了之後,也不等於魏忠賢在就可以抵禦外侮,他既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品質,他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太監而已,崇禎如果不把他收拾了,可能明朝還要早滅亡幾年!

第三,東林黨的黨爭很討厭,但是不能證明魏忠賢就是能夠解決問題,好像魏忠賢在就沒有黨爭似的,他不但閹黨帶頭大哥進行爭鬥,也沒有能遏制其他惡鬥。

第四,後金的發展壯大也有一個過程,開始時候很弱小,努爾哈赤被萬曆中期還都什麼都不是,想捏他沒問題,你不能因此說萬曆皇帝就有多厲害,只是因為敵人弱小。魏忠賢時候外患還沒有崇禎末年那麼嚴重也是因為後金還在逐漸增強實力,一直到李自成打下北京,吳三桂投降,他們才看到機會來了,才起了入主中原之心!



磨史作鏡


首先,魏忠賢入宮為萬曆年間,本為民間混混,深諳人際關係,倒也混的如魚得水,直到明熹宗在位時期,深得熹宗皇帝的賞識,會辦事嘛,皇帝想做的事情,他搶在前邊替皇帝辦了,一直替皇帝扮黑臉,得罪了不少人,不過無所謂,皇帝喜歡就行。

本來嘛,熹宗皇帝在面對整個朝堂那些針對他的那些文臣們,自然很累,要培養自己的親信,也就是後來以魏忠賢為首的帝黨,將腐儒東林黨人整的雞飛狗跳。

魏忠賢生在民間,知道民間不簡單,稅賦專門收拾那些官商的,反倒對底層人民減輕稅賦,至於魏忠賢的惡稱,則來自東林黨及那些自謂清高的讀書人,要知道治國,雷霆手段還是很奏效的,這也就是為何崇禎皇帝想收軍費,還得求那些東林黨貪腐人員和福王等等,不硬氣!

魏忠賢治下,軍費還算充足,再加上袁崇煥是魏忠賢的人,而且二人關係不錯,畢竟當年袁崇煥是魏忠賢家裡養花的,魏忠賢給予了當初的袁崇煥在對建州女真戰爭中給予了不少好的建議和支持,後來崇禎上臺,和東林黨賜予魏忠賢七尺白綾,逼死了魏忠賢。

這好,東林黨得勢,貪腐之風興起,就連邊疆軍士的命錢都貪,換你你去為他們死嗎?弄的軍心不穩,吳三桂還因此,差點手下的人譁變,把自己弄死。

簡單的來說,作為帝黨的人,魏忠賢自然不希望大明江山倒下,他對熹宗皇帝的效忠是真的,作為權謀之人,起初本以為扶起崇禎皇帝,至少還可以笑傲天下,但是沒想到,崇禎皇帝曾經是東林黨訴苦的垃圾桶,打心眼就想把魏忠賢弄死,先裝孫子,對魏忠賢恭敬有加,登基之後,翅膀硬了,逼死了魏忠賢。

好吧,玩砸了,自古仗義多為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魏忠賢有著街頭小混混成份,東林黨的人以讀書起家,李自成拿下北京之後,東林黨的人紛紛都投入了李自成的懷抱,而唯有一個太監,曾經還是魏忠賢的手下,在煤山陪崇禎皇帝自縊。

當崇禎皇帝披頭散髮,痴痴的望向冒著濃煙的紫禁城方向的時候,老太監哭著說,若是魏大人還在的話,該多好,崇禎沒有說話,崇禎何嘗不是在想著,若是魏忠賢還在的話,多好!


紫檀添香歷史卷


題主的提問有點問題,從末聽說魏忠賢把持朝政時,無外族入侵事件。題主大概未翻明史,即是翻一下明史大事等項,也不會提出這樣的前提條件,然後把這種現象歸功於九千歲魏忠賢。即是真有這樣的前提,也與魏忠賢把持朝政無關。



一、如果說熹宗朱由校時,後金入侵模規模沒有崇禎朱由儉時大,財政支付能力比朱由儉時寬鬆的話還不離譜,但這與九千歲無關,是事件本身發展過程決定的。一是萬曆初期葡萄牙人入侵澳門;二是1592年明廷出兵援朝抗日;三是1616年努爾哈赫建後金與明廷對抗,1618年攻陷撫順,1619年明金薩爾滸大戰,這都是萬曆間事件,離崇禎年隔三代;四是魏忠賢提督東廠後,努爾哈赫遷都瀋陽,發生寧遠大捷,皇太極即位等事件,都發生魏忠賢柄國期間。



魏忠賢柄國時期內,除大規摸農民起義外,均發生邊患。這期間,萬曆末初征遼響,用於平叛,繼而熹宗時加徵,對安邊支出還能應付。這些都事件本身進程決定的。後金和大清的危害是一個逐漸加深過程,財政支出在於初期加徵遼餉而勉強應付。而與魏忠賢一介柄國太監無關。這應該是基本的常識,不知是何人提出這樣不過腦子的問題。

二、待到祟禎朱由儉登極後,內外形勢惡化,自然災害疊加。

一是叛亂方面,後金勢力壯大,遼東戰火漫延;

二是內地方面,從朱由儉初期即爆發李自成等各地農民起義,1636年李自成稱闖王,皇太極改稱大清;三是崇禎十年起連續六七年全國大旱,旱蝗並興,赤地千里,陝西延安府發生易子而食現象。



內外叛亂加劇,而又逢旱蝗災害,用兵加大,糧食稅收短缺,矛盾突出,困難重重。即是不除魏忠賢,這些天災人禍靠魏忠賢能解決嗎?

財源收支不是方法問題,是無糧可收,無錢可籌。內外之亂加劇等天災人禍絕非魏忠賢能解決!

崇禎面臨的困境與是否除去魏忠賢沒有半毛錢關係。是各種衝突自然形成的高峰。明亡的責任,不全在朱由儉,更與剷除閹黨無關。希望靠一個柄國閹黨救大明,實在太小兒科。



三、也許只有在網絡上能屢屢發生這類奇談怪論。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應該認真研究史料,少聽少看那些胡扯。寫這類文章的人或是無如,或是吸引眼球,或是別有用心。是誤導大眾,毒害年輕人。盲目聽信此類怪論,會走向泥淖。


左說春秋歷史領域創作


首先,外族入侵這個說法過於模糊,什麼是外族,按某些網上流行說法,清取代明就是外族入侵(這說法對不對且不討論),如果認為這個是入侵,那麼魏公公掌權時,一直是有外族入侵的。假如這個不算,那麼其他有沒有?也有,比如臺灣問題:

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和臺灣的侵略。荷蘭在17世紀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八月,荷將韋麻郎率軍艦兩艘偷襲澎湖,伐木作舍,擬長久佔領。明朝總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率兵面責,荷方理屈,於十一月退出澎湖。天啟二年(1622)五月,荷蘭艦隊再次侵佔澎湖。四年二月,巡撫南居益派總兵俞諮皋、守備王夢熊等收復澎湖,擒荷將高文律。荷蘭殖民者強佔澎湖的陰謀未能得逞,於同年八月轉而侵佔中國臺灣島西南部,先在大員建臺灣城(荷人稱熱蘭遮城),後又在赤嵌地區建赤嵌城(荷人稱普羅文查城)等城堡,做為軍事侵略統治據點,並使用武力鎮壓高山族,燒燬村社。崇禎十五年(1642),荷軍又打敗於天啟六年侵佔臺灣北部雞籠(基隆)淡水的西班牙殖民者,奪佔了臺灣的西南部和北部。荷蘭在臺灣對漢族、高山等族人民施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和剝削。在政治上通過任命漢族和高山族"長老"進行統治;在經濟上將臺灣土地全部佔為己有,向臺灣人民強收高額地租,每甲田(約合十一畝)年收租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鬥,下田十二石二斗,還徵收各種苛捐雜稅;在文化教育上派遣基督教傳教士向臺灣人民灌輸宗教思想,創辦學校,推行奴化教育。荷蘭的殖民統治,遭到廣大臺灣人民的多次反抗,其中以清順治九年(1652)郭懷一起義規模最大。十八年四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在臺灣登陸,在當地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九個多月的戰鬥,於翌年二月一日迫使荷蘭侵臺長官揆一投降,將其全部趕出,結束了荷蘭在臺灣的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引自搜狗百科.荷蘭佔領臺灣)

總不能說這個不是侵略吧,難道提問者以為荷蘭人還有西班牙人不是外族?所以說這個提法本身就是錯的。

然後,魏忠賢或其他隨便哪個人的品格,能力,野心,做為,成就都和國家是否會遇到外族入侵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別說他只是一個掌權的宦官,就算是皇帝本人也一樣。荷蘭人不可能先打聽下大明誰掌權,品德,合法性然後以此為條件判斷是否侵略臺灣?

我猜提問者的意思大概是想用沒有被成功入侵來證明魏忠賢那些做為沒有錯,或者至少沒有對國家造成什麼傷害。那麼臺灣被佔領這件事本身就是這說法的反例。

但我要說,被侵略了會不會打贏,和掌權者的個人情況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勝負只和雙方實際投入到戰場的人力物力包括技術實力多少及其發揮有關係。誠然,內鬥必然會對國家能拿出來的實力有影響,但畢竟不是能從某次戰爭的勝負直接推出內鬥好壞這麼直接結論啊。即使國家高度團結,面對壓倒性實力也會失敗。反之,黨爭甚至內戰時期也不見得對外族戰爭一定就失敗。最簡單的例子,三國時候,天下三分了,曹魏對匈奴,蜀漢對南蠻,東吳對百越,都是佔上風的,難道就能推出中原一片和平,三國間沒有戰爭?

我把這問題再變化一下,也許提問者想說,既然魏忠賢如何如何,為什麼大明帝國沒有在他掌權期間亡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大明帝國的實力沒有在這段時間徹底耗盡。即使在崇禎年間,清軍也不是第一次入關就佔領北京啊!明朝曾經強大過,強大到藩王奪位,皇帝被擒都沒能動搖其統治,所以在真正走向衰亡時也是一點一點來,沒有一下子倒下,前後幾十年才耗盡國力,也是很正常。如果要是明朝沒在魏忠賢掌權時亡國就證明魏忠賢好,那麼是不是同理可證只要不是亡國之君就全是明君?那麼明朝滅亡全怪崇禎,清朝滅亡全怪溥儀,金朝滅亡全怪上任不到半天的末帝,南宋滅亡全怪陸秀夫揹著跳海的小皇帝?

所以說,不管怎麼看,這個問題都有兩個至命缺陷,一是題設本身就有知識性錯誤,二是條件和結論怎麼也構不成因果關係。所以真的沒什麼意義。


pegasus1


有實戰實控朝政的能力,東林黨是紙上談兵的花拳秀腿。


user8800837233751


當道的奸臣和外族入侵有屁關係!!!能讓你無恥到底,做威做福的國度,無恥者有什麼理由不愛!!無知者禍國害民,害人害己!!無恥者損人利己!!東林黨無知,魏忠賢無恥!!!這國度亡國是遲早的事!!!


淡然自閒情


集權。

中央集權。

集權你懂不?

整個歷史上哪個能集權的王朝不強大?


王敦52649501


因為魏公公是你爹,外族給你爹面子。這麼回答你該滿意了。


荒井胡桃


書生誤國,遠沒有實用主義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