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可说忍耐

忍的最高境界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灵婵视界》栏目组 采编 灵山客

作者 田一可


“忍”,是先从情绪的自我管理开始的。我总结了以下几条情绪管理的方法:愤怒不见人,见人不说话,说话不议论,议论不决定,决定不行动。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出去见人,因为你见人之后,会口不择言,可能会酿成大祸。你不说话,别人不知道你傻。林彪说过:“想不明白时,不要轻易去说,因为你说的话就代表了你的水准。想明白了,根本不必去说。”你生气、发脾气、着急是没有智慧的表现。一旦你的情绪出来了,就说明你没有足够的智慧驾驭当前的形势了。我经常讲:当你烦恼了,痛苦了,压力大了,郁闷了,纠结了,徘徊了,忐忑了,踟蹰了,生气了,不幸福了,是因为你的智慧不足以驾驭当前的形势。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更重要的,是你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最终你可以达到没有情绪的状态。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要经得住忍耐的过程。我们老家有一个“蹲苗”理论。通常,地里的玉米长到40公分左右的时候,天气比较干旱,雨水很少。我问爷爷:“玉米快旱死了,是不是要浇水?”爷爷说,他活了八十多岁了,没有给玉米浇过水。我又问:“那玉米不得旱死吗?”他说:“不用浇水,拿锄头去锄地就行。”这样把地表的干土松一松,让它们形成一层保护层,就不往下旱了。我很怀疑这个方法,追问爷爷:“这个方法真的管用吗?”爷爷告诉我:“玉米苗被中午的太阳晒得耷拉着脑袋,很没有精神。但你放心,它正在长根儿,它的根儿扎得越深,基础越牢固。等过个十天半月,来一场雨,它就能迅速长起来。而且因为它的根基深厚,即使遇到刮风、下雨,它也不会倒。”种过绿萝的人都知道,绿萝泡在水里可以生根。让绿萝生根最好的方法是这样的:拿一个瓶子,不要装满水,把绿萝插到离水面3-5公分处。放在这个地方,绿萝的根长得特别快,因为它对水有一种渴望。


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第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随意释放自己的情绪,伤害别人。第二,看透事情的本质。要明白,有些东西,不是我们努力就可以改变的。我认识一个老革命家,他曾经在衡水那一带打过游击战。他跟我讲:“有些东西经过你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更多的东西,是你努力也解决不了的。比如说天黑,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再比如,你转一万圈也改变不了屁股在后边的现实。”他还说:“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忍耐,就是等待。”其实,忍耐和等待也是一种智慧。不要在该等待和忍耐的时候,做无谓的挣扎,以致消耗你的生命。这就是我提出的“接受理论”: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这才是忍的最高境界。我们再来看一下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曼德拉在监狱里待了几十年,最后走出监狱的那一刻,他就放下了一切。他说:“如果我不能放下曾经所有的屈辱,即使我出来了,我仍然活在监狱中。”当他就任南非总统的时候,他请来的嘉宾里,就有曾经对他进行过非人折磨的监狱管理人员。其实,只有经历了磨难,经历了对心性的磨砺以后,人才会做到真正的宽容。


“忍”,真的是每一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修炼的一个法门,它无时无刻不在。比如《弟子规》中讲的“凡饮食,凡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的时候,要知道让领导先吃,让长者先吃;见到利益的时候,要知道忍让别人,做到“孔融让梨”。记住:你对别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你忍不住,别人便从这件事上看透了你,不会再与你合作。“忍”,贯穿“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的始终,这是人性贪婪、自私、虚荣、胆怯等劣根的一个反方向。《论语》中讲“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能忍多大的事,便能成多大的事;小事上能够忍,大事上才能忍得住!


以上内容摘自:《田一可说弟子规》


田一可说忍耐


田一可 原名田辉 号一园主人,补拙斋主。沧州南皮人。早年得黄绮先生亲炙,十七岁书作入选翰园碑林、黄河碑林。作品被小平故居及人民大会堂收藏,1992年高中毕业,执教书法于泊头师范学校,2000年下海经商,虽鏖战商海,犹钟情翰墨。


2001年书作先后被日本文化界、政界名流松本康子、小口芳久、穗刈甲子男及日本德运寺收藏。2003年为五台山黛螺顶书写26米隶书长卷《地藏菩萨本愿经》。


现任一可书院院长、中国成人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玉文化馆馆长,苏州玉石行业协会顾问;北京智策知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壹加壹互助联盟发起人;书法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者、受益者、研究者、传播者;中国教育电视台《论语与人生》、《曾国藩的启示》与《弟子规中的智慧》系列讲座主讲人;北京大学百家医院管理公益讲坛专家;京剧大师奚啸伯的再传弟子;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高级研修班班主任,任课教授;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天津大学(EMBA)、人民大学(MHA)、清华大学(EMBA)、北京大学(EMBA)、中国海洋大学(EMBA)课程特聘教授;现供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研究领域】:多年来致力于营销、管理、医患关系、经济伦理的研究工作,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方面有独到的心得和实践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