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窮人傾其所有要買富人區的房子,為了讓孩子跟富人孩子做朋友培養人脈,你怎麼看?

明天會更好143253539


我個人認為有一定道理,但是凡事都應該量力而為。


首先說環境的力量,萬維鋼曾經說過一個故事,他的孩子分別在兩所學校上學,然後他發現孩子呈現出的狀態也是截然不同的,一所學校每天老師監督學校管理,孩子們每天在題山書海中奮鬥,另一所學校,基本老師和學校都是放羊狀態,孩子們每天非常自由。你認為孩子的成績在哪所學校會更好。我們常規思維通常會認為是後者,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從小到大老師、家長都是這麼教我們的。但是事實是結果剛好相反。

於是酷愛分析的理科男就開始研究為什麼,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後一所學校的孩子們,他們的父母更優秀,本身就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然後言傳身教把這種能力輸出給孩子。當一個人擁有了自驅力之後,他的學習就是他自己的事,再加上同樣優秀的同學們,他們彼此之間互相映照,然後輕鬆進步。學習雖然辛苦,但是不一定痛苦。

另外一個例子是關於新東方,新東方出過很多牛人,而且牛人和牛人之間關係很好,然後他們做了更牛的事。為什麼他們之間能成為好朋友,因為當時在新東方,只有教學成績更好的老師才能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去其他地方講課,然後牛人就湊滿一車出發,然後互相交流,大家關係更近了,彼此更牛了,然後一起創業,一起成功。

其次,優秀是需要持續的補給。人脈是什麼?不是你認識誰,而是你能給別人提供什麼價值。在同一個環境中,是拉近了地理的距離,想要和牛人共舞,你需要的是拉近思維的距離,大家有共同的話題可以聊,人家談天使投資,你要去擺地攤,大家就不在一個層面吧;拉近生活的距離,除了一起上學之外,還可以一起吃,一起玩,如果消費經常性不在一個檔次上,那麼大家都尷尬;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提供其他的價值交換,比如土豪是學渣,你是學霸,土豪喜歡星座,你剛好懂等等,但是如果不能持續穩定的輸出價值,那麼所謂的資源也終將會離你而去。

人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比如女孩買護膚品,那真的是細水長流,一兩次的貴婦護膚品,對你而言,意義真的不大。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與其望子成龍,不如先自我成長。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