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滑 重組失敗 康澤藥業IPO之路困難重重


業績下滑 重組失敗 康澤藥業IPO之路困難重重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侯翔宇 實習記者 劉馨 北京報道 面對業績連年下滑的局面,康澤藥業想要上市的心不曾改變。據悉,康澤藥業在今年2月18日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目前正接受萬和證券的IPO輔導。

實際上,登陸A股市場並不是康澤藥業的突發奇想。早在2016年2月,康澤藥業便聘請廣發證券擔任IPO輔導券商欲衝刺A股。彼時,康澤藥業營收大增60%,扣非後淨利潤大增逾40%,可謂是蒸蒸日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後幾年康澤藥業的業績連年下滑。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下滑約16%、92%和63%。公司推進IPO也遲遲沒有進展,為此公司曾多次尋求“賣身”,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業績下滑、IPO不順,多次“賣身”失敗,面對種種情況,康澤藥業今後的IPO之路能否順利進行還有待考量。

更換輔導券商

2月21日,康澤藥業發佈關於變更上市輔導機構的公告,經協商公司終止了與廣發證券的IPO輔導協議,另聘萬和證券擔任輔導券商,並向廣東證監局報送備案材料並獲受理。

康澤藥業與廣發證券於2016年2月簽署了《康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票發行上市之輔導協議》,並於2016年2月19日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證監局”)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備案登記。而2016年康澤藥業首次接受廣發證券的IPO輔導時,堪稱是公司的“輝煌”時刻。2016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超過7200萬元,同比增長約39%;而2012~2015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動輒翻倍,利潤增速從未低於45%。

隨後因擬更換上市輔導機構,經協商,公司與廣發證券簽署終止輔導的協議,並向廣東證監局報送終止上市輔導相關的備案材料。另外,公司與萬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輔導協議》,並於2020年2月18日向廣東證監局報送首次公開發行股份輔導備案登記材料。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與四年前不同,康澤藥業近年來淨利潤下滑嚴重。2017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下滑了約16%;2018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暴跌超過90%,還不到500萬元;2019年上半年,康澤藥業實現營業總收入885,802,958.34元,同比下降17.47%,環比下降30.35%;營業總成本867,679,778.35元,同比下降16.03%,環比下降32.8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71,913.17元,同比下降55.44%,環比增長153.72%。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2017年“兩票制”在國內大部分省份落地執行,對整個行業格局產生較大的實質性影響。而“兩票制”下的醫藥流通行業,可謂“冰火兩重天”。以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和最大的民營藥商九州通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業績持續飄紅,而中小型藥商市場份額被迅速搶奪與瓜分;其二,在宏觀經濟環境及行業政策整體影響下,受融資成本、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準備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成本上升,導致淨利潤下降;其三,公司部分子公司經營未達預期,影響整體業績實現。

而如今在醫藥分家、加快行業集中度提高和醫保控費三大政策的引導下,“兩票制”、“4+7帶量採購”、“GPO”、“藥店分級管理”等相關配套政策依然在影響著醫藥流通行業,導致原研和品牌化藥、生物藥市場價格普遍下降,終端客戶為控制庫存商品降價風險,嚴格控制庫存和批次採購數量,行業整體增速持續走低,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兩次重組未果

近幾年來,康澤藥業始終不曾放棄登錄A股。2017年1月,王子新材宣佈擬收購康澤藥業,但僅4個多月後,王子新材便宣佈上述併購流產。王子新材方面稱,在收購過程中,公司與康澤藥業主要股東就標的公司的估值、配套募集資金金額等事項進行了多次協商,但康澤藥業未切實配合王子新材及其聘請的中介機構開展盡職調查工作,導致此次重組項目進度一再延遲……於是,王子新材於2017年4月17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終止此次收購的議案。王子新材的控股股東王進軍則表示,根據與康澤藥業主要股東簽署的協議,其保留採取法律手段追究相關方違約責任的權利,若取得違約金補償,補償金額將全數歸上市公司所有。

收購失敗之後,兩家公司並沒有握手言和,反而有點“戰火升級”的味道。康澤藥業控股股東認為在重組事件中王進軍存在違約行為,申請讓王子新材退還誠意金,不料對方也對此提出仲裁反請求和對康澤藥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齊黛的財產保全的申請。經多次溝通未果,陳齊黛於6月1日向深圳國際仲裁院遞交仲裁申請。

2017年8月9日,陳齊黛收到法院作出的的《民事裁定書》及凍結/查封/扣押財產清單。法院准許申請人王進軍的財產保全申請,凍結被申請人陳齊黛持有的康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809萬股的股權及其孳息。直到2018年1月康澤藥業宣佈陳齊黛已收到王子新材退還的全額誠意金及孳息,其相關持股也解除了司法凍結。康澤藥業與王子新材間的糾紛才告一段落。

2018年,康澤藥業又擬賣身中珠醫療。中珠醫療原計劃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康澤藥業27名股東所持有的74.5262%的股份。同年6月14日,康澤藥業宣佈擬終止被中珠醫療收購的事項。康澤藥業表示,本次收購宣告終止是因為第一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面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第二康澤藥業正向全國中小股份轉讓系統申請摘牌,廣發證券是康澤藥業的持續督導券商,中珠醫療重新聘請廣發證券為此次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且根據相關規定財務顧問重新出具核查意見預估時間週期過長,不利於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的推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康澤藥業整體估值超過24億元,增值率超過290%,加上公司2017年業績下滑,引來上交所的問詢函,上交所詢問多個關鍵問題。對這份問詢函,中珠醫療多次延期後未進行回覆,轉而選擇終止收購康澤藥業。

兩次重組未果,業績也連年下滑,面對這種情況,康澤藥業的IPO之路並不順利,康澤藥業的IPO之路最終如何還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