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縣:“龍舞之母”舞出金色稻草裡的傳承

​​“天興龍貫山草龍”,俗稱“草把把龍” “草疙瘩龍”。四川瀘州瀘縣的天興龍貫山草龍,發端於唐朝初期,流傳於瀘縣、富順以及自貢等地。它是集龍舞表演、鑼鼓打擊為一體的傳統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天興龍貫山草龍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天興鎮民間極為盛行,它是彩龍、火龍、板凳龍等各種龍舞表演之母。

四川瀘縣:“龍舞之母”舞出金色稻草裡的傳承

草龍表演不限場地,而且易製作、表演大眾化。這種表演形式既可以為節日慶典、賀歲生日烘托氣氛,又可以為喪葬殯儀、驅疫避災、陰齋冥禮表演,極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2010年8月16日,天興龍貫山草龍被列入瀘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四川瀘縣:“龍舞之母”舞出金色稻草裡的傳承

天興龍貫山草龍是以龍舞表演為主,以川南民間吹打樂為主要配樂的漢民族傳統舞蹈藝術形式,是一種廣場表演藝術,也可以作舞臺演出節目。在演出時一般有三條龍、五條龍、七條龍、九條龍等,以單數為主。每條草龍一般有二人、三人或五人參加表演,有時也可以根據場地、表演對象,選擇更多的草龍和人參加表演,以烘托氣氛。樂器伴奏有鑼、鼓、碰鈴等,以增強表演氣氛,表演人數增加時,可增加其它演奏樂器。在表演中也有固定的表演套路,一般表演套路有:龍出洞、龍戲水、龍洗澡、龍過江、龍穿花、龍鬧海、龍絞柱、龍擺尾、龍戲浪、龍翻身、龍脫殼、龍扭腰、龍交頭、龍滾沙等16種基本套路。

四川瀘縣:“龍舞之母”舞出金色稻草裡的傳承

天興龍貫山草龍的主要製作材料是稻草、竹子、皮紙、顏料、紅布等。其製作工藝精巧別緻,多采用編、插、嵌、捆、扎、鏤等技術,並對所用材料作嚴格的防腐、防蛀技術處理。表演服裝古樸典雅,構思奇特。男女服裝均按照川南民間勞動群眾的生活、勞動、休閒穿著服飾設計。

四川瀘縣:“龍舞之母”舞出金色稻草裡的傳承

為了更好地發掘其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其藝術價值,當地蒐集整理了天興龍貫山草龍的草龍製作、草龍表演套路和樂器伴奏,規範了表演套路,建立了“天興龍貫山草龍龍舞表演技藝”傳習所,並舉辦了多期培訓班,培養了梯隊式傳承人和表演人才。

四川瀘縣:“龍舞之母”舞出金色稻草裡的傳承

作為天興龍貫山草龍第六代傳承人的楊書春自小受到父親表演草龍藝術的薰陶,非常喜歡這一傳統表演藝術形式。他父親擅長草龍的製作、編排、表演、創作,練就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技巧,其表演形式獨特,充分代表了瀘縣一帶草龍的表演風格。近年來,楊書春除自身積極投入到草龍的表演、編排、創新外,還加大了草龍的對外宣傳力度。2001年,央視少兒《3+3》節目組到天興鎮錄製了天興龍貫山草龍的編制、表演; 2006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欄目組到兆雅錄製“一年又一年”節目,天興龍貫山草龍參加表演; 2007年9月3日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採訪、錄製了草龍表演,受到一致好評,為天興龍貫山草龍走出瀘縣、衝出四川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瀘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