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应为粉丝行为买单?资本不能只割韭菜

在微博“你最讨厌的饭圈现象是什么”的投票中,有超过1/3的人投给了“battle各种撕”。在饭圈,“battle”是对异己言论进行攻击,在圈外看来,就是党同伐异的外在表现。

227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再为偶像反黑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有底线有规则,普通粉丝大不了以后不上网或换圈,但是偶像没办法。

偶像应为粉丝行为买单?资本不能只割韭菜


粉丝的行为,偶像要为其买单,你的粉丝其实是被你纵容成这个样子的。现在国内娱乐圈的顶流,大家不说话、不发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肖战只是遵循了规则。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应该看到,之前的一些饭圈撕逼的事情当中,明星永远是被摘出去的一方,他们可以继续去做自己的明星,享受着粉丝的红利,却从来没有为饭圈行为付出过什么代价。 其实这次肖战本可以出来发声,不让事件扩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但他就是一边享受着粉丝红利,一边什么都不做。他们也应该为此受到一些惩罚,饭圈的风气才有可能慢慢好起来。


偶像应为粉丝行为买单?资本不能只割韭菜


肖战为什么不能站出来表达一个态度?因为他也不能天天得罪粉丝,尤其对于肖战来说很关键的一点,他都29岁了,很早就出道了,好不容易才火了,他很懂不能得罪粉丝这件事,我很理解他一开始为什么不发声,因为饭圈真的是三天一小撕五天一大撕,根本没法管。

大粉之间的撕逼是最严重的,这些人凭借爱豆的影响力,自己也变得很有名,虽然可能已经爬到别的地方,但网上都能搜到他们的事迹,这些大粉一般都不长久,比如他控制一个饭圈,一段时间后就会犯一些错,就会被推翻。大粉的地位跟舆论密切相关,他们善于带风向,而且很多都是小孩,很爱发表自己的观点且不顾后果,但偏偏很多低龄的粉丝喜欢他们。

这个圈子太乱,什么样的人都有,怀着各自的目的,反而真正踏踏实实喜欢爱豆的人是少部分。一些年龄偏小的粉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经常到处流窜,谁火就喜欢谁,这种人是最容易伤害爱豆的人,到处撕逼,到处招黑。

发生这种事件,现实中往往都是偶像买单。 对于“227事件”,个人认为这件事偶像和团队是有责任的,明明有那么久的时间可以挽回损失,却任由他们胡闹。疫情期间,说双方毫不知情是说不通的。还有一些喜欢肖战的朋友认为他很无辜,就是一个资本的提线木偶,非常委屈。 如果说偶像完全无辜,大概也说不通。还有一些人认为粉丝做事情需要充分估计行为后果,资本处理不能过于强硬,此次事件也是因为多个蓝V大号发声,把公号私用反而激起民愤。 总之我觉得在粉丝经济被资本重视的时代,不能只考虑“割韭菜”收割利益,管理粉丝要被重视起来。事已至此,没有一方是完全无辜的,沉默的结局是被代表,也无可避免地要承受买单的结果,各家明星要引以为戒。


偶像应为粉丝行为买单?资本不能只割韭菜


我认为,粉圈如果按之前的路数发展,总会在一个契机下被引爆,只是没有想到会变成一个公共事件。如果当矛盾还处在饭圈内部时,肖战就发出信号规劝粉丝,还可以借势发一轮通稿,“肖战人多么nice”,但是他没有,因为两边粉丝他都怕得罪。 他的团队打的又是保守牌,但这一次就是输在保守。明星的工作室,脑子得清楚,它是最接近偶像的,是定调定方向的,粉圈是调动力量来响应这个方向的,如果工作室没有发挥好职能,那会很可怕。这次问题在于他的工作室失声,那么就被几个猖狂的大粉带节奏,后援会还管束不了自家大粉,局面失控,一步步被逼退到不可能再出来道歉的境地,那最后波及商业代言,我觉得是得让他和团队受一下教训。

但是饭圈有游戏规则,在网络上再怎么骂,不能人肉、侮辱家长、P鬼图,也不能去影响他人三次元的生活。媒体在引导舆论讨论饭圈文化的弊端,但这次的问题不能归到整个饭圈,其他家的粉丝最近都是各忙各的,忙着“应援”湖北。

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