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悟道:小人進讒有學問,要防止讒言就要先了解讒言

很多人信奉“身正不怕影子斜”,覺得自己行得端做的正,不怕任何人的詆譭。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若果真如此歷史上哪來的那麼多忠臣良將死於讒言?進讒言也是門學問,小人最拿手,君子也要通曉才可以避免被讒言所傷。

進讒有風險

進讒言是有風險的。如果遇到一個意志不堅定的領導很可能轉身就把進讒者賣了,被告的領導如果不大度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漢朝曹無傷就向項羽揭發劉邦欲佔關中為王的舉動。準確的說曹無傷是通敵,但也是讒言。項羽要討伐劉邦,劉邦大為恐懼。劉邦鴻門赴宴謝罪,項羽說這事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造謠生事。劉邦回到營中就把曹無傷殺了。

讀書悟道:小人進讒有學問,要防止讒言就要先了解讒言

曹無傷是鴻門宴的始作俑者


曹操和袁紹對峙之時,有很多人也向曹無傷那樣通敵。但袁紹敗後,曹操卻把通敵的書信燒掉了。這些人的幸運只因曹操宏大量。

告發自己的頂頭上司既要看頂頭上司是不是睚眥必報的人,也要看最高領導能不能替你保密。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瞭解主子最怕什麼、最恨什麼、喜歡什麼

進讒成功者對最高領導最怕什麼瞭如執掌。領導對下屬有些事情是不在乎的,但有些事是不可容忍的。只有對症下藥才可以發揮藥效。

周勃罷相後擔心被殺,整天頂盔摜甲,接待郡守也要家人手持兵器在身旁伺候。結果被人告發謀反入了大獄,差點把老命搭上。皇上最怕的就是謀反,其他的就算貪點他是不在乎的。

陳平就比周勃聰明多了,自從為劉邦出主意拿了樊噲就和呂后的妹妹呂嬃結下了仇。陳平自毀形象,整日聲色犬馬。呂嬃以此告發陳平,不但沒奏效,反而呂后很高興。

徐階以皇帝信奉道教,利用迷信活動藉機指責嚴嵩是亂臣賊子搞掉了嚴嵩。

朱元璋起自平民,最恨貪官汙吏。一經發現,剝皮實草。很多貪官因此喪命。這站在正義一方是為民做好事。不管讒言也罷還是忠言也罷,瞭解主子恨什麼,說話才有分量。話說回來,揭發的人也未必是好人。

讀書悟道:小人進讒有學問,要防止讒言就要先了解讒言

受讒言周勃入獄


眾口鑠金

有時候一個人的話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發動群眾才行。一個人說可能不信,換個人說可能不信,第三個人說就可能信了。說一次不信,兩次不信,第三次就可能信了。進讒言也是需要持之以恆。這包含了一個樸素的哲理,就是量變到質變。

陳豨的謀反就是這樣的。韓信早在陳豨未反之時就預料到陳豨日後必被懷疑,後來事實果真如此。

讀書悟道:小人進讒有學問,要防止讒言就要先了解讒言

眾口鑠金體現了量變到質變的哲理


取悅主子讒言最有效

只有讓主子高興了,欣賞了說話才好使。自古奸臣都深諳主子喜好,把主子服侍的舒舒服服。然後找準機會,找準對手的缺點下死手。即使你行得端做的正,也很可能被無中生有。主子有可能不調查就把你辦了。

應對讒言

壞人精通的東西,好人更應知曉。我們不害人但要避免被害。更可以及時除掉害群之馬。壞人可以取悅主子,好人就覺得有背道德做不出嗎?如果真這麼想就只有等著挨宰的命運了。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是對壞人的一種無奈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