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棺材還沒搬走,雍正就當眾羞辱父皇的愛妃,究竟為何?

Zeng-Liping


康熙一生嬪妃不少,有史可考的就多達42人,在這些妃子中,宜妃郭絡羅氏“眷顧最深”。可是康熙去世後,她卻被雍正當眾羞辱,這是怎麼回事呢?

(郭絡羅氏劇照)

郭絡羅氏是滿洲鑲黃旗人,她出身一般,是佐領三官保的女兒。

說起來,康熙在冊封后宮的事情上,絕對不是個大方的皇帝,因此在他的後宮中,排不上名分的答應和貴人可不少。但郭絡羅氏憑著姣好的容貌,入侍宮中不久,便得到了康熙的寵愛。

康熙十六年,御駕親征的康熙凱旋歸來,心情那是倍兒爽,於是第一次對後宮進行冊封。

郭絡羅氏入宮不久,尚未生育皇子,按理輪不到她,但因“聖主甚愛之”,便將她冊封為宜嬪,位居七嬪之一,成為當時皇后、貴妃以下最早受封的嬪妃,可見恩寵何其優渥。

郭絡羅氏運氣還不壞,在康熙十八年便誕下了皇五子胤祺。由於有育嗣之功,她在康熙二十年時,再次被冊封為宜妃,位份僅排在四妃之首的慧妃之下。

隨後郭絡羅氏在康熙二十二年和康熙二十四年又分別誕下了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由此可見,康熙對她確實“眷顧最深”,寵愛極厚。

郭絡羅氏的孃家也深受康熙器重。她的父親三官保本是個普通的佐領,在郭絡羅氏得寵後,一躍成為掌管盛京內務府關防印的地方大員,官居正三品武職。

不光如此,康熙在出巡盛京時,有兩次都駐蹕在三官保的府邸中。這樣的寵信和殊榮,在康熙一朝後宮嬪妃中,也就只有郭絡羅氏享有過了。

另外,康熙一生多次出巡謁陵,都會寫信回宮報平安。其中必須少不了給郭絡羅氏的書信,同時還特意給她捎一份土特產。雖說這麼貼心的事,並非對她一人所為,但在嬪妃中能享有這份殊榮的,也是極少的。

(康熙劇照)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在暢春園病逝。

當時,郭絡羅氏身體有恙,得知消息後,愈發悲痛,於是坐著康熙賜的軟轎,到康熙靈前哭靈。

沒想到這大大地觸怒了才扶柩繼位的雍正。於是,他當著眾人的面,狠狠訓斥了郭絡羅氏的隨侍太監,使得郭絡羅氏極為難堪。

好歹郭絡羅氏也是雍正的母妃,他為何如此不留情面呢?

原來,在康熙去世時,後宮中除了貴妃佟佳氏和慧妃外,郭絡羅氏已經排在了第3位,地位相當顯赫。

而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雖然也生了3個皇子,但無寵於康熙,在後宮中位份也不及郭絡羅氏。所以,一直以來,郭絡羅氏並不把她放在眼裡。

這樣一來,在給康熙哭靈的時候,郭絡羅氏沒有想到雍正繼位,烏雅氏也隨之母以子貴,將被尊封為皇太后。她還照舊和以前一樣,不光要乘四人軟轎走在烏雅氏前面。在給康熙跪靈時,也一樣跪在了烏雅氏的前面。

雍正看在眼裡,氣在心裡,認為郭絡羅氏這是沒有把烏雅氏放在眼裡,也就是沒有把他放在眼裡,所以才故意羞辱郭絡羅氏。

(雍正劇照)

然而這只是個開端。隨後在尊封太妃時,雍正唯獨把郭絡羅氏排除在外。

除了這個原因外,郭絡羅氏受打擊,還涉及到他所生的皇九子胤禟。

原來,自康熙廢黜太子之後,便引發了九子奪嫡。胤禟自知自己沒有奪嫡的實力,於是便將寶押在皇八子胤禩的身上。不光四處拉攏朝臣,還積極為他謀劃,因此雍正視他為政敵,對他極為憎恨。

後來,胤禟先被命駐守偏遠的西寧。不久後,又被問罪革職削爵,還給他改名“塞思黑”,最終被囚禁虐待致死。

郭絡羅氏也被趕出宮,只能寄居在皇五子胤祺的府中。體弱多病的胤祺不久便病逝了,郭絡羅氏再也沒有依靠,在悲苦中又掙扎了半年,便也撒手人寰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雍正,早就想出這口氣了。

當然,雍正也保持著冷靜,

畢竟,宜妃還是他的母妃,所以,他就罵了伺候宜妃的太監和宮女們。

打狗,就是給宜妃看的,羞辱宜妃,就是給宜妃生的兒子,愛新覺羅·胤禟看的。

至於為什麼?

1、表面的原因

雖然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沒有這個情節。

但是有發生這個情節的原因。

那就是第二十一集裡,

雍正為了壓制住帶頭搗亂的老十四胤禵,

在康熙的靈前,親手搬了把椅子,尊自己的母妃德妃烏雅氏為聖母皇太后。

胤禵不跪,就是不孝,跪了,就是承認自己的母妃德妃為聖母皇太后,

同時也就意味著,承認雍正已經克承大統。

大將軍王老十四都沒法鬧騰了,那老八胤禩一幫子八爺黨在當時也就只能偃旗息鼓了。

所以:

宜妃,郭絡羅氏。當聖祖崩時,妃方病,以四人舁軟塌詣喪所,出太后前,世宗見之,又傲,世宗為詰責宮監。

2、胤禟的原因,及宜妃的悲慘下場。

胤禟(讀作印堂),無論是才氣還是財氣,還真是印堂發亮,擋都擋不住。

會好幾國語言,也喜歡所謂的“奇技淫巧”,不排斥外國來的傳教士,

老師是秦觀秦少游的後人:秦道遊。而且,這位老師,還是康熙親自給胤禟找的。

從才氣方面,胤禟還真稱得上是“深肖朕躬”。

胤禟做生意也很有一套,

並且,人還特別大方,

是八爺黨和十四爺黨的錢袋子。

所以,這才氣,和財氣,都是讓雍正不痛快的原因。

還有一點,讓雍正記恨的,

胤禟的結交範圍很廣,

他甚至讓自己的長子弘晸(音:整),叫康熙身邊的寵信太監哈哈珠子魏珠作“叔伯”。

所以,胤禟在保定被監禁至死,

宜妃被加了三條罪狀還嫌不夠,被攆出宮去,跟自己的兒子五阿哥胤祺居住,雍正十年,胤祺病死,一年後,宜妃死。

而弘晸,被囚禁了整整53年,到乾隆當政的時候,才被放出來。

還真是鄔思道在《雍正王朝》第二十集說的那句話:天子,沒有私事。

諷刺嗎?也許吧!


泰林說趣史


宜妃死亡之謎:不少觀眾至今還記得《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宜妃捨身護駕,最終中箭而亡的一幕。那段情節感人至深哦,但因為劇情是虛構出來的,所以那段情節也不是真實情況。據清朝秘史記載,宜妃病逝於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宜妃是怎麼死的?民間隨即泛起了她是在雍正逼迫下自縊而死的傳言。這種傳言甚至傳到了雍正本人的耳朵裡,於是他又寫了《大義覺迷錄》中對此進行正面的澄清和批駁,在這件事上,得確朝廷上下都知道雍正與宜妃積怨已久!實際上,真正惹怒雍正的是宜妃的兒子皇九子胤唐,官書找到的宜妃與雍正正面衝突只有一次,那是在康熙皇帝駕崩之後,當時宜妃正好患病,只能乘著軟轎到靈前哭祭,可是她的軟轎竟然走到了雍正生母德妃的前面,雍正看見後勃然大怒,上前痛斥宜妃手下的太監,這讓宜妃在眾人面前十分難堪。表面看來,宜妃是因為行為傲慢,不把新皇帝放在眼裡,才與雍正產生矛盾的。其實雍正是對她的兒子皇九子而衝突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塞思黑》。宜妃的兒子皇九子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在康熙後期各位皇子爭奪嫡位的過程中,皇九子和皇八子一起支持皇十四子,在這件事讓康熙皇帝十分生氣。康熙去世後他們又聯合反對胤禛登基,這樣一來,他們搬起石頭碰自己的腳,自取滅亡,說穿了:他們就把自己置身於極其危險的境地了。雍正即位第一年就把皇九子派駐到西寧,又派人對他嚴加監視。第二年有人舉報皇九子在外面大肆購買草料,佔據牧地,胡作非為,雍正並沒有對他進行處罰。第三年,又有人說皇九子指使家人在西寧惹是生非,於是雍正派都統楚宗前去對他加以約束。九子根本不把(楚宗)放在眼裡,楚宗聖旨批評他,他就出言頂撞,並宣稱自己要出家。雍正知道此事後極為憤怒……。


茹叔敬


這個愛妃就是宜妃,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那個溫柔賢淑善解人意的宜妃。康熙下基層走訪,每次都喜歡帶著宜妃,對其恩寵有加。

一個是當今聖上雍正,一個是父皇曾經的女人宜妃,按理說雍正還得叫宜妃一聲“小媽”,他與宜妃究竟有何瓜葛,為何當眾羞辱他的“小媽”呢?



這還得從宜妃的兒子說起!宜妃給康熙生了三個兒子,一個是皇五子胤祺,一個是皇九子胤禟,一個是皇十一子胤禌。

就是九阿哥得罪了雍正,他因何得罪了雍正呢?皇位!



康熙身體很棒,日夜辛勤耕作,愛妃們給他生了三十五個兒子,除了夭折的十一個,還有二十四個。因為康熙優良的基因,加上嚴格的教育,這些兒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個個都很優秀。

康熙參照前朝律例,一早就立了胤礽為皇太子,皇子們也都安分守己,各幹各事,彼此相安無事。

後來皇太子胤礽沉不住氣了,他從一週歲開始當太子,眼看都三十了,可康熙身體還是很棒,而且還不斷給他生小弟弟。康熙什麼時候才能駕崩啊!



胤礽坐不住了,牢騷滿腹,經常和索額圖在一起嘀嘀咕咕,似乎要圖謀不軌。康熙察覺後,一氣之下,殺了索額圖,廢了皇太子,還宣佈重新選太子。

這下,眾皇子又有希望了,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所以皇子們積極尋親盼友,漸漸行成了兩大集團。

一個是四阿哥胤禛集團,一個是八阿哥集團。四阿哥的支持者是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支持者是九阿哥、十四阿哥和十阿哥。



當時,不論是皇宮,還是民間,都認為皇帝是八阿哥或者十四阿哥,可最後的結果卻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居然是四阿哥雍正。

九阿哥是八阿哥最堅定的支持者,雍正繼位讓他願望落空,之前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付之東流。他無比絕望、落寞、痛苦。

雍正雖然當了皇帝,但是根基不穩,人心不服,他擔心八阿哥密謀顛覆政權,於是決定分化瓦解八阿哥集團。



作為八阿哥左膀右臂,九阿哥成了雍正打擊的首要目標。

宜妃作為九阿哥的親孃,雍正不免遷怒與她。誰讓她生了九阿哥這麼個“好”兒子,給雍正徒增這麼多煩惱呢。

康熙下葬時,宜妃身體不好,腿腳不便,於是令人抬著軟榻出喪,一不小心走到了皇太后的前面。雍正見了十分生氣,認為“甚屬僭越,於國禮不合”,他當眾大聲斥責宜妃的太監和宮女。



其實這是在指桑罵槐,借罵太監不懂規矩,實則罵宜妃不知好歹。宜妃雖受此奇恥大辱,但她還是選擇默默忍受,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後來,雍正以欲加之罪,將九阿哥幽禁而死。幾年後,宜妃也鬱鬱而終。


一半秋色


清世宗雍正被後世黑過無數次,或許這一次也是被黑的一次,這位四爺一生之中的故事太多了,因此四爺真的很忙!

話說,康熙駕崩暢春園之後,皇四子胤禛繼皇帝位,這便是雍正皇帝。針對雍正上位問題,說法各一,許多人認為他的皇位來歷不正,但這些真實性無從考證,不過也多是出於野史杜撰。

只說康熙駕崩之後,雍正帝將先帝棺槨安放於乾清宮,他要盡孝子之心,為先帝舉辦隆重喪禮。喪禮期間,不論是京官還是外省官員都悉數到場,後宮妃嬪,各皇子、格格、貝勒也依次到先帝棺槨前行大禮。殊不知,就在這期間,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雍正皇帝在靈堂之上,當眾對康熙帝生前寵愛的宜妃進行責難羞辱。

縱觀康熙皇帝一生,有妃嬪50多人,來自上鑲黃旗的宜妃非常受到康熙寵愛,宜妃在五年時間內先後誕下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母憑子貴,更是受寵。史書也稱讚她與康熙的關係“聖祖甚愛之,眷顧最深”。

康熙帝駕崩之時,宜妃在後宮之中的地位很高,完全可以排進前三,除了貴妃佟佳氏、惠妃那拉氏之外,沒人再比她地位更高。不過她在康熙皇帝駕崩前就已經病魔纏體,康熙死後更是痛心,因為不能前行,只好讓四人抬著軟榻前往靈堂。但等抬著宜妃的四人軟榻經過雍正帝生母德妃面前時。雍正帝恰好看到,因此當庭大怒,他聲稱宜妃“甚屬僭越,於國禮不合”,並且當眾大罵宜妃隨行太監、宮女。明眼人都能看出,雍正帝這是“指桑罵槐”,表明罵太監宮女,實則是罵給宜妃聽。

這一罵,讓宜妃十分難堪,雖然自己不是雍正生母,但好歹也算是母妃,雍正這麼一罵,分明是不給自己面子,故意讓自己難堪。

哪知此事沒有就此作罷,雍正帝於十一月二十九日頒佈聖旨,公開指責宜妃之“罪”,罪名有三,其一,宜妃未曾向皇太后行大禮;其二:宜妃乘坐軟榻入靈堂,有意冒犯皇太后;其三,宜妃不知禮數,對新任帝王大不敬。並且在詔書頒佈之上,寫清道明,若宜妃仍舊不改,就要治罪“自傳之後,若仍前不改,定按國法治爾等之罪”。

為何宜妃會受到雍正皇帝這樣的對待,或許跟她的兒子有關,因為皇九子胤禟一直以來是雍正政敵,兩人水火不容。雍正認為宜妃在背後教唆,因此他早就對宜妃有忌恨之心。如今自己當了皇帝,要樹立威嚴,殺雞儆猴,於是宜妃就遭到了上述對待。雍正十一年,宜妃病逝皇五子胤祺府中。


而野史傳聞之中,則說宜妃是被雍正逼得上吊自縊而亡,孰真孰假,沒法判斷。總之生在帝王家,就要遭這份罪,無情最是帝王家說的一點都沒錯。


大獅


被雍正當眾羞辱的康熙寵妃,正是康熙時期非常得寵的宜妃郭絡羅氏。

在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有一位妃子是康熙不管去到那裡,都要將其帶在身邊相隨,這位妃子便是宜妃郭絡羅氏。

宜妃郭絡羅氏,是康熙皇帝非常寵愛的妃子,有史料記載康熙皇帝對其是“眷顧最深”。宜妃位列康熙的“四妃”之一,按照“惠宜德榮”的排列順序,他的地位是要高於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以及三阿哥胤祉的生母榮妃馬佳氏的,足可見其在宮中地位的尊貴以及康熙對其的重視的寵愛。

宜妃郭絡羅氏為康熙生下了三位皇子,包括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除了早殤的十一阿哥,五阿哥和九阿哥在康熙朝的歷史上都非常有名。其中,五阿哥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被康熙封為和碩恆親王,九阿哥則是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表現的非常活躍。


宜妃郭絡羅氏為雍正當眾訓斥還被趕出宮去,還是與其所生的九阿哥胤禟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事件中,九阿哥胤禟堅定的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邊,給予了八阿哥胤禩重要的支持,並且九阿哥依仗其堅實的財富實力,成為了“八爺黨”的財神爺,在為八阿哥以及後來的十四阿哥爭奪皇位的行動提供了重要的經費支持,並且幫助其拉攏、收買官吏。

更為重要的是,九阿哥不僅是八爺黨的財神爺,同時還是八爺黨中的重要智囊,為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奪嫡行動出謀劃策,給雍正的奪嫡造成了重要的麻煩,而雍正對其一方面是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也是非常的忌憚,所以才會在登基之後馬上安排其去西北並藉口拿下,深怕其再惹出什麼樣的事端而自己無法收場。

正是因為九阿哥在“九子奪嫡”中站在了雍正對立面,成為雍正的政敵,並且雍正對其是深惡痛絕,因而也就將憤怒直接發洩在了他的母親宜妃郭絡羅身上,當然也不排除宜妃郭絡羅氏和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本就在後宮之中有著過節的可能。

而康熙去世的時候,宜妃郭絡羅氏因為年老和疾病無法行走著前往出席喪葬儀式,於是命人將其抬乘軟榻奔喪,而這一點引起了雍正的極大不滿與憤怒,於是對宜妃進行了當眾的訓斥。一年之後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讓宜妃遷居自己的兒子,五阿哥胤祺府邸,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宜妃去世,始終待在自己兒子的府上。

除此之外,雍正每次對於康熙妃子們的冊封都將宜妃排除在外,就連宜妃死後,雍正也不安排其下葬,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宜妃郭絡羅氏才在乾隆皇帝的安排下,葬入了康熙皇帝的景陵。


雍親王府


宜妃號稱是康熙最寵愛的妃子,陪伴康熙四十年,直到康熙駕崩。康熙在世的時候,外出的時候經常會帶她,因為寵愛她,居然兩次去她家小住,這樣的事情在在其他妃嬪那裡可都是沒有的。倆人感情很好,所以康熙死後,她自然也是趕緊來看看。

不過宜妃此時正身患重病,每天只能在軟塌上面躺著。丈夫死後,她來看看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她卻讓人用四人抬的軟塌載著她去奔喪。想想當時的畫面,各個妃嬪都是身著素衣,一臉悲慼去送亡夫,但是在這白茫茫一片中,卻有四個人抬著一張大床,上面睡著一位貴婦。這樣的造型,顯得她的地位比在場的任何人都要尊貴。而且別人都是哭著、跪著來祭奠,她卻是躺著,這樣與眾不同的造型,想必很多人都覺得違和。但是人家一來是先帝的寵妃,二來又生著病,似乎也沒什麼道理去指責。

但是雍正卻不想忍,此時的他已經即位,貴為皇帝,前面跪著的一片母妃中,他的生母也在其中,皇帝的母親都要跪著,憑什麼你一個王爺的母親,能被人抬著?這是什麼?這就是逾制,是僭越。而且在上諭中,明確地記在了雍正的看法,在他看來,這個宜妃生病,如果是誠心來奔喪,那可以讓人攙扶著,或者你可以獨自在其他地方自行祭奠,為什麼要在眾人面前弄這麼大動靜呢?另外在上諭中提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康熙沒死之前,宜妃對雍正說話的口氣,好像太后一般。這最後一條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不僅僅是僭越那麼簡單,因為這裡面的信息量很大。


什麼是太后?那是皇帝的母親,宜妃自己表現得像太后,那就是說自己的兒子是皇帝了。宜妃有三個兒子,小子早亡,長子是個老好人,唯獨次子胤禟摻和在八爺黨裡,對皇權很是熱心。按照雍正的意思,應該就是這個老九胤禟,讓她表現出了太后的氣度。那現在明明是自己做了皇帝,當時她的表現,可不就是僭越,甚至有謀逆的味道。那這樣的一定帽子扣下來,而且是雍正說的,那宜妃當然日子不好過了。於是她不但遭到了雍正的當眾羞辱,以後還遭到了監視。後來她搬到了自己的長子那裡居住,一直到老死。


那她的這個次子為何又會讓雍正這麼針對呢?其實在電視裡面,老九是個小人,實際在歷史中,這是一個十分慷慨的人。那他為什麼慷慨呢?一來是他喜歡結交朋友,二來是他錢多。事實上,他的這兩個長處,為老八的謀劃起了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電視裡,他都是老八的支持者,而老八又一直是雍正的對手,自然受到雍正的仇視。所以作為胤禟的母親, 在雍正登基後,她的表現首先就惹來了雍正的發洩,從此開始,雍正逐漸將八爺黨陸續除掉,鞏固了自己的位子。


小鎮月明


原因很簡單,宜妃喜歡作唄。


最開始和四阿哥爭奪皇位的只有比他人氣更高的八阿哥,而且八阿哥他這個人生性比較灑脫,能和康熙皇帝很多的皇子打成一片,自然也有很多人支持他,這其中就有宜妃娘娘的兒子。雖然說到最後雍正皇帝還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面對自己政敵的親信,雍正皇帝恐怕也不怎麼待見宜妃吧。就這樣,宜妃娘娘之所以被處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沒有頭靠雍正皇帝,反而和他對立。

大多數情況下,古代皇帝的女子們一旦有了皇帝的寵愛,就會變得比較囂張和目中無人,康熙皇帝的寵妃宜妃娘娘就是這樣,由於自己受到康熙皇帝萬般的疼愛,所以她在後宮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再加上雍正皇帝登基的時候並不看好雍正皇帝,反而對他冷眼相待,處處不恭不敬的,這讓誰也忍受不了,更何況是已經成為皇帝的人呢。

而最作死的情況是,康熙皇帝去世之後,宮裡的人都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為他舉喪,而且皇室成員他們之間的規矩都非常的多,按理說有天子去世,這樣的大事發生的話,一般人都是不允許乘坐轎攆的,但是宜妃娘娘卻違反了這個規矩,聲稱自己身體不舒服,不能夠下地行走。

那個時候德妃娘娘也就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已然是太后,人家都能夠按照規矩的去吊念康熙皇帝,只有宜妃做出了一個不好的例子,所以說這種種原因加起來讓雍正皇帝實在接受不了。

更為重要的是正是因為當時等級森嚴,所以每一個人該站在什麼位置,走在誰的前面都是有一定的定數,但是身為太妃的宜妃娘娘卻走在了身為太后的德妃娘娘的前面。如此對太后,對皇上不恭敬,恐怕天底下只要是有權利的人都不會容的下他。

可能有人會說雍正皇帝本來就是那樣的心狠手辣,對待自己的親弟弟都毫不留情,更何況是自己父親的妃子呢。但是小編總覺得做皇帝可以說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了,即使這個位置可以擁有無上的榮耀。他所要操心,所要面對的事情有很多,我們也不應該過度苛責於他。


海佑講史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四阿哥胤禛根據遺詔繼位即雍正帝,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可是這個時候卻發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那就是康熙的棺材都還沒有搬走,他的愛妃就被雍正帝幾次羞辱。

這個愛妃就是翊坤宮的宜妃郭絡羅氏,對於這個人大家都不會陌生,在熱播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她經常跟著康熙出巡,伴隨康熙左右,是很得康熙寵愛的一個妃子。

其實在正史上,宜妃郭絡羅氏也是很得寵的,康熙惠宜德榮四大宮妃中,她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延禧宮惠妃納喇氏,第三位是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第四位是鍾粹宮榮妃馬佳氏。

其實從名號中我們就能感覺出來母憑子貴了,雍正皇帝登基做了皇帝,當然要追尊自己的生母,至於康熙帝其他的妃嬪,也要看有沒有對雍正帝有威脅了。而這位曾經得寵的宜妃郭絡羅氏就很不幸了,因為他的皇九子胤禟是雍正帝的政敵,雍正登基後自然不會待見他們母子,胤禟被圈禁而死,宜妃也是數次被雍正羞辱,抑鬱而終。

宜妃是入住翊坤宮時間最長的一位妃子,翊坤宮靠近乾清宮,地位自然是無比尊貴了,皇帝要是在外面,還會常常帶特產給她,給她寫書信報平安。

宜妃郭絡羅氏出身滿洲鑲黃旗,是佐領三官保之女,進宮後就很得康熙的寵愛,還沒有生下皇子的時候就被封為七嬪之一,康熙眷顧最深,出巡的時候,曾經兩次住在她父親的府邸。

康熙十八年(1679年),郭絡羅氏生下皇五子胤祺,兩年之後被晉封為宜妃,在惠宜德榮四大宮妃中居位第二,僅次於惠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宜妃生皇九子胤禟,也就是這個皇子成了雍正的政敵;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宜妃生皇十一子胤禌,不過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清朝的祖訓是生前不立儲,雖然康熙因為喜歡赫舍裡皇后,打破祖訓兩次立下了赫舍裡的兒子胤礽為皇太子,可是這個太子很不爭氣,囂張跋扈並且並結黨營私,康熙為了大清江山著想,還是廢掉了他,兩立兩廢之後,上演了為了爭奪皇位的九子奪嫡。

宜妃的皇九子胤禟參與在奪嫡之中,是八阿哥胤禩的核心人物,四阿哥登基後,他受到報復,宜妃跟著被羞辱。

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一共有9個皇子參與了奪嫡,兩大勢力是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其實這個四爺胤禛起初是支持太子的,第一次太子被廢除後他還幫著太子胤礽說好話了,太子再次被廢掉後才自己爭奪皇位,估計維護太子這點讓康熙很喜歡。

宜妃的皇五子胤祺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對皇位不爭不搶,可是皇九子胤禟卻參與在奪嫡之中了,他主要是支持八阿哥胤禩,是他陣營中的一個核心成員,八阿哥失敗他跟著倒黴是必然。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遺詔是四阿哥胤禛繼位: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四阿哥登基做了皇帝后,開始打擊其他政敵,政敵之母的宜妃三次被雍正羞辱。

九子奪嫡是無比激烈的,四阿哥登上帝位後,自然就要清算這些和他為敵的人,宜妃的皇九子胤禟先是被派往西寧駐紮,後來又被削除宗籍,定下28條大罪,在監獄中被折磨死。

宜妃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三次受辱:

第一次是雍正剛病逝後,病重的宜妃乘著轎子去的,可是卻走在了雍正生母的前面,雍正怒斥小太監們不懂規矩,自己的生母如今是皇太后了,怎麼能走在後面了?其實就是指桑罵槐罵宜妃。

第二次是皇九子胤禟被派往西寧駐紮的時候,去和宜妃告別,可是雍正卻不准他們見面,宜妃忍不住打開門相見了,被雍正下令閉門思過,說他違抗聖旨。

第三次其實還是奔喪的時候,這次倒是走在了雍正生母的後面,可是病重的宜妃行走艱難,就讓人抬著她乘軟榻奔喪,康熙罵她“甚屬僭越,於國禮不合”,要是再不改,就要治罪。

雍正元年(1723年),宜妃搬去皇五子胤祺府邸居住,雍正十一年(1733年)抑鬱而終。

雍正皇帝其實是心狠手辣的,對待自己的宿敵從來都不心軟,宜妃的兒子站錯了隊,跟著的八阿哥胤禩在奪嫡中失敗了,宜妃的下場就是顯而易見的。


湘西小木魚


宜妃是在康熙帝最寵愛的四妃中名列第二,僅次於惠妃,出身於滿洲鑲黃旗的郭絡羅氏,父親只是一個小佐領,她還有一個妹妹也嫁給康熙為妃,郭絡羅氏於康熙十六年被冊封為宜嬪,深受康熙的寵愛,連續三口氣為康熙生下了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礠,於康熙二十年晉封為宜妃,成為後宮中最得勢的四妃之一。


康熙帝對宜妃寵愛有加,每次外出征戰,都會命人給宜妃帶去書信報平安,而且回來的時候還會帶上當地的特產給她。

康熙帝不僅對宜妃如此,對宜妃的家人也很關照,他在出巡盛京的時候,還曾兩次住在宜妃父親的府中,能獲得如此的殊榮,在康熙的后妃中也只有宜妃一人。


康熙帝去世後,宜妃這美好的一切都改變了,康熙去世的時候,宜妃也身患重病,無法行走,便讓人用軟塌抬著她去為康熙奔喪,走著走著竟然走在了雍正生母德妃的前面,這一幕正好被雍正帝看到了,因為他已經做了皇帝,生母雖然還沒有正式冊封,但她已經是皇太后了,所以宜妃的行為屬於僭越。

雍正帝當著眾人的面斥責宜妃不懂規矩,但她畢竟是母妃,不好責罰,於是就對宜妃的太監和宮女進行了處罰。


打狗欺主,作為雍正帝父親的老婆,如今人走茶涼,自己受到這樣的羞辱,宜妃感到十分的丟臉。

但雍正帝卻覺得這樣還不解氣,於是又在十一月二十九日頒佈一道聖旨,列出了宜妃的三項罪名,其一是宜妃沒有向皇太后行禮;其二是宜妃坐著軟塌走在了皇太后的前面;其三是宜妃不尊重自己這個新皇帝。


宜妃僅僅只是走在了皇太后的前面,由皇太后處罰也就完了,雍正帝不至於如此的龍顏大怒,小題大做、上綱上線,他與宜妃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這究竟是為何呢?
雍正帝這麼痛恨宜妃其實和這件事並沒有什麼關係,真正的原因來自於宜妃的兒子胤禟,胤禟在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時候,是雍正的政敵,是八爺黨的主要成員,雍正繼位後,革除了胤禟的宗籍,將他改名為塞斯黑,幽禁而死。

本來宜妃作為康熙帝生前最受寵的四妃之一,是應該封為太妃的,可是雍正帝卻將她排除在外,而且還將她趕出宮,出宮後的宜妃住到了皇五子胤祺的府中,幾年後鬱鬱而終。

宜妃去世後,雍正帝也不允許她入皇陵陪葬康熙,直到乾隆繼位,宜妃才得以葬入清東陵康熙的景陵妃園寢。


雍正的剛登基,地位不穩,他通過斥責宜妃來樹立自己荒誕的權威,宜妃本無大錯,錯就錯在她的兒子胤禟站錯了邊,成為了雍正的死對頭,宜妃也就因此而遭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