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馬超猛將?

MiDream-末世


夷陵之戰在戰前也並非定位為關乎國運的戰役,在劉備失去荊州既得利益之後,夷陵之戰的動機很單純,就是收回故地。從巫縣到猇亭的這一路太過順利,包括秭歸這樣的重鎮都沒有太費功夫的拿下,但這也不應該會改變劉備的既定戰略,在夷陵以東的江陵如果拿下,就算是完成了東征任務,所謂“踏平吳郡”也僅僅是為戰爭造勢,作為一個軍事家,劉備深知想以五萬人的軍隊吞併東吳幾乎是痴人說夢,這裡的口號如同諸葛亮北伐時所提出的收腹中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才斷層

往往會有人提出趙雲、諸葛亮等人是反對劉備伐吳的,因此劉備不願意帶二人出征。在此種觀點下顯得國家大事有如兒戲一般,臣下向君主提出反對意見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東征是劉備稱帝后的第一道國令,那麼全國上下都應該圍繞著一號令進行籌備,不應該因為政見的不同而躲避。



劉備作為君主,既定戰略已然成形,那麼就會挑選文武官員隨徵東吳,劉備選擇御駕親征,那麼人員配置上別說是趙雲、諸葛亮,就算是讓阿斗隨徵,阿斗也不敢不聽。而一國之君若是因為反對之聲就棄用人才,這未免也太沒有度量,所以趙雲等人的反對並不是劉備東征之始未點將的原因。

從馬超、黃忠的病逝時間來看,馬超是章武元年病逝,也就是劉備稱帝的第一年,說明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馬超的身體狀況就已經不行了,而黃忠更是劉備稱漢中王的第二年就病故了。此處想起了《三國演義》裡劉備那句“五虎上將今已去四”,這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蜀國人才斷層比較嚴重。結合開文所講的既定戰略,劉備的夷陵之戰是一個培養中生代將才的良好實戰機會,因此在人員配置上,劉備更側重於人才的培養,在戰前也只對張飛這名老將做了會師隨徵的部署。

人員配置

“漢主遣將軍吳班、馮習攻破權將李異、劉阿等於巫,進軍秭歸,兵四萬餘人。”——《資治通鑑卷六十九》

劉備任命馮習為大都督,領前軍兵團,馮習是劉備入川時的後起之秀,在入川和漢中戰場表現都不錯,此時作為前軍大都督重點培養是不錯的選擇,總領4萬多兵力。在馮習前軍軍團中,吳班、張南、劉寧、杜路四人,前二位也算是中生代將領,後二者屬於年輕將領,蠻王沙摩柯是馬良遊說參戰。



劉備中軍的兵力並不多,前軍四萬裡有沙摩柯的一萬人左右,中軍最多也就兩萬,但應該為劉備的精銳部隊,由黃權分兵五千北上防禦曹魏,陳式領水軍與前軍形成接應,留趙融、傅彤、輔臣、廖化、程畿於中軍,馬良遊說蠻夷後亦回中軍。與此同時,劉備在江州一帶部署後軍接應,這個後軍的領軍將領就是趙雲,這算是整個夷陵之戰的戰略部署,因此趙雲也算是參與戰爭的。

無人可用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蜀國的形勢並不是很樂觀。自劉備入主益州後,軍隊數量大致在11萬左右。此後劉備與孫權就荊州問題達成和談,劉備便空出手來,於215年冬天,領張飛和黃權擊敗張郃軍徹底平定巴郡。217年秋天劉備集團又開始了漢中之戰,此戰一直持續到219年的夏天。劉備雖然勝了曹操,佔領了整個漢中,但損失很大,大將吳蘭、雷銅、任夔相繼陣亡,戰死的兵力也在一萬以上。因此,劉備全國兵力在十萬左右是有一些依據的。



劉備任用魏延鎮守漢中也是看中了魏延的能力,在漢中太守的人選上,劉備是捨棄了群臣一致看好的張飛。魏延的任務也是防範北面曹魏的威脅和羌胡的叛亂,另一方面也與上庸劉封孟達連成一片。如果關羽奪取襄陽,漢中至荊州一線全部打通,這個對於曹魏的威脅相當大,但這裡一切的根基在於漢中之地穩穩的抓在手中。因此,魏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東征吳國就不可能調魏延去前線。後來孟達反叛,劉封被處死,上庸三郡得而復失,漢中再不穩定,之前所做的工作幾乎白費了。


隨後關羽的襄樊之戰失利,荊州三萬精銳部隊損失殆盡,荊州不保,關羽戰死,蜀漢的形式急轉直下。夷陵之戰前,劉備欲以張飛為老生代的代表東征吳國,卻沒料到張飛於戰前被部下殺害,這也是為什麼調趙雲入江州的原因。蜀漢此時還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南中少數民族問題,劉備入主益州的時候是無暇顧及南中地區的,南中地區是諸葛亮建興三年才加以平定,所以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成都南邊的威脅也是很大的,少數民族多為地方叛亂確實不錯,但不敢保證是否會進兵成都平原搶掠一番,諸葛亮坐鎮成都不僅能為夷陵前線提供後勤支援,同時也是對南中地區的震懾,因此諸葛亮不能動。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並非是不用名將,而是如馬超這種名將即將謝幕,體弱多病;諸葛亮、魏延又重任在身,抽調不得;張飛被害後只得調趙雲頂任。而前線戰場上的陳式、馮習、吳班、黃權也非等閒之輩,多加磨練也是蜀漢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求。成都武侯祠裡陳列的蜀漢政權文武功臣塑像中,廖化、張南、馮習赫然在列,說明劉備夷陵之戰所出征的將領水平還是不錯的,並不是只有“五虎上將”這樣的將領才能打仗。


棍哥觀史


夷陵之戰,讓我們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劉備猛將都沒帶,而是帶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將領,比如張南,傅肜,馮習,沙摩柯,但不要忘了一點,這些人之所以不知名,是因為他們死於夷陵之戰,如果不是,那麼蜀書也必然會有他們的傳記。

另外,夷陵之戰,也有兩個重要人物也參戰了,一個是馬良,一個是黃權,馬良大家都比較熟悉,是馬謖的哥哥,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的就是馬良,而且馬良與諸葛亮的關係很好,情同兄弟。

黃權夷陵之敗的時候,退路被東吳所斷絕,又不能向東吳投降,最後只能選擇向曹魏投降,曹丕對黃權十分的常識,封他為鎮南將軍,育陽侯,後來還升遷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可見黃權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夷陵之戰十分重要,因為這個關係到,能不能拿回荊州的問題,劉備很清楚,一旦荊州拿不回來,蜀漢只有益州這塊地方,那麼割據幾十年不成問題,但是要實現隆中對,平定天下,那就像蜀道那樣,難於上青天了。

所以劉備必定派出的是精兵強將,那為什麼沒帶上這四個人呢?那我們一一來分析。

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是受到群臣的反對的,雖然明確記載反對內容的只有趙雲,而諸葛亮則是說,如果法正在的話,能勸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而如果真打了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可以看出諸葛亮肯定也是反對劉備打這場戰爭的。

劉備不讓趙雲和諸葛亮上,並非是因為他們反對,而是諸葛亮必然要坐鎮後方,正如劉備打益州,諸葛亮要在荊州,劉備要打漢中,諸葛亮要在成都後方,因為打仗,後勤保障還有後方的穩定,是十分的重要的。

而趙雲之所以沒有參與,是因為趙雲不是一個將才,所以才沒上趙雲上,另外,趙雲留在江州,也可以在劉備戰敗的時候,接應一下。

馬超之所以沒參加,原因是馬超此時已病重,不能參加,並於這一年的十二月病逝,而魏延沒參加,是因為魏延此時在鎮守漢中,漢中也同樣重要,自然不能讓魏延來參加了。

另外,像法正和黃忠沒參加,是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都已去世,而張飛本來是要一起參加的,只是被範強、張達所殺。可以說,夷陵之戰,劉備將能用的將和兵,都帶上了。


歷史簡單說


公元221年,劉備正式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年號“章武”。同年四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

當時,陪同劉備一同東征的人,文有黃權和馬良,武有吳班、傅肜,馮習,沙摩柯等人,本來張飛是此番東征的先鋒,結果在出發前,被部下所殺。

也正因為此,在很多人看來,此番跟隨劉備東征的文武大臣,都是些不太知名的小角色,像諸葛亮、趙雲、馬超和魏延等牛逼人物,為什麼都沒有跟隨劉備一起呢?

其實呢,前面說的這些人,之所以不太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大都在夷陵之戰中陣亡或投降。

比如馬良,如果不是因為在夷陵之戰中陣亡,他絕對是將來接替諸葛亮位置的最熱門人物,其地位遠遠要超過後來的馬謖、蔣琬和姜維。

至於黃權,他在蜀漢的位置一直可以和諸葛亮相提並論,如果不是在夷陵之戰中被迫投降魏國,將會是他和諸葛亮一同被託孤。

當然,這是後話,我們還是來說下諸葛亮、趙雲、馬超和魏延。對於魏延不跟隨劉備一同東征孫權,這個很好理解,因為當時魏延奉命鎮守在漢中以防禦曹魏,對於劉備來說,他前去討伐孫權,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魏國趁機南下攻取漢中,所以他自然不會動魏延這張王牌。



至於馬超,從某種意義上說,劉備一直對馬超都有所防備。

其實,這個也能理解,馬超在歸降劉備之前,其江湖地位還要高於劉備,後來在歸降劉備後,也是多次想和劉備分庭抗禮,換句話說,在馬超看來,他歸降劉備,並不是想給劉備當小弟,而是當劉備的合夥人。

後來,馬超在關羽的壓制下,雖然有所收斂,但因為他過往的履歷實在太不讓人放心,劉備對他一直都有所防備。

因此,雖然馬超在劉備集團中名義上的地位還要高於張飛,但他卻始終沒有掌握實權。加上當時馬超也病重,劉備自然就沒有必要特意把馬超放出去獨當一面。

至於諸葛亮和趙雲,很多人覺得劉備不帶他們倆,是因為他們積極反對劉備東征孫權。據史書上記載,因為他倆積極反對東征,還被劉備給甩了臉色,所以劉備自然不會願意帶他們倆出征。

表面上看,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其實呢,這只是表象而已,這背後還隱藏著劉備精心佈置的權力局。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知道,當時在蜀漢內部,反對劉備東征的人非常多,尤其是益州本地的官員和豪強大戶們。

因為,打仗不是請客吃飯,它是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銀和很多人流血犧牲,劉備舉全國之兵東征孫權,首先需要大規模徵兵,而士兵要吃飯,自然又需要源源不斷地錢糧,當時劉備的地盤,主要就是益州,所以這些最終自然就只能由益州的百姓們來承擔。

換句話說,劉備東征孫權,就意味著要將益州當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源源不斷的送往前線,在這種背景下,益州的百姓們,不管是底層百姓,還是豪強大戶,都需要將家裡的餘糧、還有家中的壯丁都送往前線,換做是你,你願意嗎?



並且,即便劉備成功從孫權手裡奪回荊州,對於廣大益州人士來說,他們也很難從中獲取多少好處,最後只是讓荊州系的官員們實力變大而已。再加上,當時劉備征服益州,也不過才短短六年而已,益州有很多人還是口服心不服。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舉全國之兵東征孫權時,自然需要在後方留守一個威望和能力足夠、又非益州系的親信坐鎮,這樣劉備才不用擔心後方出問題。否則,益州系的官員,在籌集糧草和補充兵源時,因為牽涉到自身利益,搞不好會找各種理由磨洋工,那劉備就會非常危險。

甚至而言,如果成都沒有劉備信任的嫡系坐鎮,當劉備在前線失利後,一些早已經蠢蠢欲動的反對派勢力,搞不好會趁機在後方興風作浪,到時劉備恐怕就會成為第二個關羽。事實上,在劉備兵敗夷陵的消息傳出來後,朱褒、雍闓、高定等益州官員,立馬就和南中豪強孟獲發動了南中叛亂。

也正因為此,劉備在東征孫權之時,才特意把諸葛亮和趙雲留在成都。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劉備的嫡系親信,又是非益州系官員,所以他們即便反對東征,但絕不會給劉備使絆子。

更重要的是,有諸葛亮做鎮成都,憑諸葛亮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益州的大小諸事自然由他說了算,這樣劉備就不用擔心後勤會出問題,因為諸葛亮會替他解決。同時,有趙雲坐鎮成都,就意味著成都的禁軍依然被劉備的嫡系所控制,自然就不敢有人用武力在成都搗亂。


我是趙帥鍋


這個事情需要展開來分析,細細的說起來可能涉及三國時期蜀國的整體構架問題,寫起來應該很複雜,假如我要是寫爛尾了,沒裝好叉,大家一定要給我點面子輕點噴!

三國時期一共三大戰役,前兩次戰役都特別有名,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是特別有名的戰例,唯有夷陵之戰相對遜色,儘管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號稱率領七十五萬大軍,真實歷史上大概雙方都只有四五萬人。

無論是戰役規模,還是影響,夷陵之戰都無法與其他兩次戰役相提並論,從戰爭動機上來說,夷陵之戰的發生是有些違背戰爭規律的,發生的原因是公元219年東吳擊敗關羽,奪取荊州,公元221年的時候,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而對東吳發動的攻擊。

無論是荊州還是關羽,對劉備的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東西,如果不能報仇,估計劉備晚上都睡不著覺。

很多人因此認為,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有些任性的,感性任事,這麼說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劉備在發動這次戰役中,有一些倉促的,因此帶的人不全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這麼簡單就說完了,明顯不是我風格,必然要展開講一下。

劉備為什麼不帶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幾乎被羅貫中刻畫成了一個能夠呼風喚雨的神人,然而在實際歷史當中,諸葛亮並不是特別擅長打仗,諸葛亮以《隆中對》中給劉備策劃三國宏觀戰略分析而獲得劉備賞識,《隆中對》不是軍事著作,而是宏觀戰略分析。

在諸葛亮出山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促成聯吳抗曹的使命,諸葛亮隨即以劉備外交大使的身份到東吳勸說孫權一塊抗曹。

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了荊州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

後來劉備幫助劉璋攻打張魯的時候,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後來劉備與劉璋決裂,奪取成都後,諸葛亮基本就一直負責鎮守成都,做後勤工作。

也就是說在劉備出征作戰的時候,基本就沒有帶過諸葛亮。

我在一篇文章中,說諸葛亮其實並不擅長打仗,很多人就拿武廟十哲中諸葛亮與白起、韓信並列來說事,以名譽和頭銜來說事一直是一種毛病,評價歷史人物還是要看史實的,諸葛亮基本就沒單獨指揮過什麼勝仗。

所以,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不帶諸葛亮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實際上,劉備比較信任的作戰軍事是法正,法正原來是劉璋的部下,後來投靠劉備,在劉備進取漢中的時候,獻計使得劉備斬下了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輔助劉備奪取了益州和漢中。

諸葛亮在劉備夷陵之敗後感嘆,“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

意思就是說,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要是有法正在,即使打敗仗也不能輸這麼慘,然而法正在219年去世了,夷陵之戰發生在兩年後的221年。

劉備為什麼不帶趙雲、馬超、魏延等猛將?

先來說趙雲,在劉備的戰將體系當中,關羽和張飛是劉備嫡系中的嫡系,應該算是生死兄弟系列了,然而除了關張之外,就是趙雲了,趙雲本是公孫瓚的部將,但是公孫瓚始終沒有重用趙雲,後來趙雲與劉備相遇,開始追隨劉備,一直到劉備死,將近三十年。

劉備作戰時候領的最多的就是趙雲,在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等戰役都是追隨劉備左右,後來能夠獨立指揮作戰,也就不跟劉備一起了。

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總計率領四萬多人,自己就能指揮過來(劉備是真正的戰將,不管歲數多大都是親自帶隊),而趙雲當時的年齡應該不小了,至少也得六十多歲,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劉備準備伐吳的時候,趙雲是極力反對了,所以劉備不帶趙雲也正常。

再來說魏延,在《三國演義》中魏延被明顯的寫殘了,歷史上真正的魏延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魏延並不是斬首上級投靠劉備的,而是一支擁有私人武裝的小軍閥,在劉備入川后投奔劉備的,雖然身份地位沒有所謂的五虎上將高,但卻深受劉備的信任。

劉備在打下漢中的時候,就“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魏延的任務就是防止曹魏政權在漢中方向的軍事進攻:“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劉備若去攻打東吳,肯定是不會帶著魏延的。

最後來說馬超,馬超在蜀漢政權中的位置是很尷尬的,馬超是割據涼州的地方軍閥,在西北地區頗有影響力,巔峰時期敢於挑戰曹操,可見在群雄割據時期,馬超也是一條漢子。然而馬超並不靠譜,一點點玩脫了,把自己搞成了光桿司令,最後投靠劉備。

對於馬超,大概只有最開始入蜀的時候,劉備用過一次,然後就給馬超較高的官銜養老了,而沒有給馬超實權,估計劉備也怕馬超不靠譜,再反水什麼的,馬超在投靠劉備之後,基本就已經告別自己的軍政生涯了。所以,劉備自然也不可能帶馬超。

綜合來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準備不算充分,缺少類似法正這樣的作戰智囊,而蜀漢將領比較匱乏,基本上是處於不夠用的地步,所以不帶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也是正確的,另一方面,劉備始終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作戰的將領,經常性單獨帶兵出征,在當時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畢竟劉備跑得快,打了那麼多次敗仗,也沒有身首異處,哪成想這次敗的這麼慘。


史論縱橫


事實上,夷陵之戰劉備帶上了蜀漢政權所有他能夠帶上的將領,並且還請了外援--五溪蠻首領沙摩軻及他的一萬蠻軍。

夷陵之戰前的兩個月,劉備剛剛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要知道自從東漢開始,就已經廢除了丞相的職位,東漢末年第一個稱丞相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劉備這麼做,足可見對諸葛亮的信任。

劉備時代,自從諸葛亮加入後,就一直負責後方的政務,提供賦稅,提供兵員,運輸糧草,負責鎮守劉備的後方,起初是荊州,後來是成都,劉備攻打劉璋時,諸葛亮在荊州後方,劉備攻打漢中時,諸葛亮在成都後方,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諸葛亮當然在成都後方鎮守了。

因為自老一輩的將領去世後,諸葛亮成為劉備手下當之無愧既信任、又有能力,同時還非常忠的社稷之臣,諸葛亮鎮守後方的這個位置,是無人能夠替代的,所以諸葛亮不能離開成都,必須在成都鎮守,並且成都還有劉備將來的希望--皇太子劉禪。

劉備希望自己在前方征戰的時候,後方能保持穩定的物資供應,同時能保持穩定的政治局面,唯有諸葛亮有這個能力,所以劉備不會帶諸葛亮出戰,至少在劉備眼中,諸葛亮就是自已的蕭何。

夷陵之戰發生的一年前,關羽因為大意,被東吳偷襲了荊州,關羽也被東吳軍隊俘虜殺害,消息傳來,蜀漢朝廷一片義憤填膺,尤其是劉備,劉備是一定要為關羽報仇的,同時也是一定要奪回荊州的,因為荊州是劉備的龍興之地和發家之地,劉備想要統一天下,荊州不能丟。

當劉備在朝廷宣佈將要發動夷陵之戰攻打東吳時,蜀漢群臣要不就是默不作聲,要不就是隨聲附和,包括諸葛亮在內也是 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站出來勸諫劉備,這個人就是趙雲,趙雲對劉備說:國賊是曹丕,應該要先攻打曹丕,如果對東吳用兵,那麼戰爭就難以停下了。

劉備平生第一次沒有聽從趙雲的勸諫,對於趙雲的勸諫,劉備非常生氣,原本劉備很想帶趙雲去參戰,但由於趙雲的勸諫,劉備放棄了這個想法,一個與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將領,是無法全身心投入的,所以劉備沒有帶趙雲參加夷陵之戰。

劉備雖然沒有帶趙雲參戰,劉備非常對趙雲的勸諫感到生氣,但劉備並沒有失去對趙雲的信任,在劉備的心中,趙雲仍然是他最信任的人,於是劉備讓趙雲都督江州,江州就是今天的重慶,也就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益州靠近荊州戰場最近的地方。

換句話說,劉備沒有帶趙雲,是因為讓趙雲鎮守江州這個二線基地,也正是因為劉備的這一人事安排,讓夷陵之戰中大敗的劉備逃到白帝城時,是趙雲第一個率軍前來護駕,也正是趙雲率軍前來,才擋住了東吳軍隊繼續前進的道路,解了劉備的危險。

這也是劉備沒有帶趙雲參加夷陵之戰的原因。

魏延早在劉備稱漢中王時,被劉備封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作為鎮守益州北邊邊境漢中的將領,魏延的任務就是鎮守漢中,防禦曹魏。

漢中在蜀漢政權的地位相當於前線,魏延也就是這個北方前線的指揮官,從219年開始,直到夷陵之戰爆發的公元221年,魏延一直盡心盡力的鎮守漢中,不曾離開一步,作為軍事將領,魏延的作用就是鎮守漢中,即使是劉備發動再大的戰爭,也不會貿然讓一個邊境地區的指揮官離開邊境,這樣會讓邊境置於危險之中,劉備才不會幹這樣的傻事,所以劉備也沒有魏延參戰。

馬超作為曾經的一方雄主,之前是與劉備地位一樣的諸侯,在馬超被曹操擊敗之後,投靠了劉備,馬超在蜀漢的位置非常尷尬,屬於典型的位高權輕無實權,只是被劉備當成吉祥物一樣供奉起來,馬超在蜀漢的地位非常高,但實際權力非常低,甚至沒有。

馬超在劉備稱帝時,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在武將中屬於最高職位,但馬超沒有實際的權力,既不鎮守四方,也不具備兵權,對於這樣一個人,劉備是不太可能帶馬超出戰的,況且公元221年的馬超,已經生病了。

馬超比劉備去世的還早,當劉備率領大軍參加夷陵之戰時,馬超已經生病了,當劉備在夷陵戰敗後,馬超還是重病,在夷陵之戰劉備戰敗的消息傳到成都後不久,馬超也因為重病去世了,比劉備去世還早幾個月,所以劉備也不可能帶馬超參戰。

諸葛亮、魏延長、趙雲、馬超都沒有參加夷陵之戰,那麼劉備參加夷陵之戰帶了哪些人?

劉備參加夷陵之戰總共的軍隊是4萬人,再加上五溪蠻軍一萬人,合計共5萬人的軍隊,與東吳參戰軍隊數量相當。

劉備軍的前鋒將領是馮習和張南,馮習和張南都是跟隨劉備進入益州的荊州籍貫將領,隨劉備參與奪取益州的戰爭,漢中之戰,以及現在的夷陵之戰,最後戰死在夷陵之戰中。

劉備的水軍將領是吳班和陳式,這兩人也是身經百戰,跟隨劉備參與了漢中之戰,在夷陵之戰中擔任水軍都督,並且在夷陵之戰中成功逃生。吳班是吳懿的堂弟,最早是跟隨劉璋的,後來投靠了劉備,陳式也是後來跟隨諸葛亮北伐,收復武都、陰平二郡的將領。

劉備的側翼是鎮北將軍黃權,劉備為了安心與東吳交戰,派出黃權率領一萬蜀軍在長江北岸防禦曹魏軍隊可能發生的突襲,在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黃權後路被斷,最後投降曹魏。

劉備的後衛將軍是傅肜,為保護劉備逃生英勇戰死,此外還有將軍杜路、劉寧投降東吳,蠻軍首領沙摩軻戰死。

劉備的謀士是侍中馬良,馬氏五常的老大,也是馬家五兄弟的老大,他有個弟弟叫馬謖,就是後來失街亭的那個,馬良的才能遠超馬謖,能被劉備看中並任命為劉備自己的近臣侍中,就說明馬良的才能不一般。

這樣看起來,劉備幾乎帶上了所有能夠帶上的將領和謀士參戰,實在帶不了,即使再猛也沒有辦法,至少諸葛亮、魏延、趙雲、馬超等四人是帶不了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夷陵之戰的確如題主所說,關乎蜀漢命運,劉備自然希望把能帶的人全部帶上,一戰打痛孫吳,奪回荊州,甚至把孫吳徹底消滅。

劉備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把能帶的都帶上了,但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等人都不能帶哦。

01

馬超病重,顧不了劉備

章武二年(222年),也就是劉備稱帝的第二年,馬超已經病重。馬超上疏給劉備說:

"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

馬超病得都不行啦,自己的事都顧不過來,還要劉備替他搭理、關照,他也就顧不了劉備的事。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四十七歲。

02

魏延駐守漢中,難以跟隨劉備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越級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把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

魏延以部曲的身份跟隨劉備首先入蜀,為劉備取得益州,立下大功。同時,劉備也發現了魏延傑出的軍事才能,委以重任。

魏延跟隨劉備東征孫吳,自然是最得力的大將。但漢中之戰結束後,雖然曹操已經病逝,曹丕繼位,其內部矛盾也很複雜、尖銳,但漢中作為抵禦曹魏最關鍵的前沿陣地,卻絲毫不能鬆懈、麻痺大意。

如果曹丕趁劉備東征之際,再來搶奪漢中,那麼,劉備付出慘重代價得來的漢中就可能丟失,蜀漢也就危在旦夕。湘水劃界,白白地把長沙、桂陽二郡讓給孫權,就是為了漢中,為了保護成都。

劉備儘管已經失去理性,但這一點還是清醒的。

劉備稱帝,進封魏延為鎮北將軍。劉備伐吳,留下魏延守漢中,是最明智的決策。魏延不能離開漢中。

03

趙雲不主張伐吳,自然不能帶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準備伐吳。劉備本來安排張飛帶領本部人馬隨徵,但由於張飛平時總是喝酒,大罵部屬。就在臨出發前,被其部將張達、範疆謀殺。

張飛被殺,魏延不能調用,這時候最合適跟隨劉備出征的就只剩下趙雲這位老將。趙雲有勇有謀,跟隨劉備多年,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但對於東伐孫吳這件事,趙雲卻上諫說:

“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其子曹丕篡盜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

由此可知,劉備稱帝之後,在軍事戰略上,趙雲與劉備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趙雲一向是謙謙君子,做事謹慎,但在原則問題上卻絕不含糊。匡扶漢室,剪除漢賊是趙雲一生毫不動搖的信念。

劉備自立為王、繼而稱帝,雖然沒有史料記載趙雲是反對的,但也有些說法是,趙雲曾經勸阻。

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出征,需要的是同仇敵愾的士氣。趙雲的戰略思想,會令征伐孫吳的將士產生消極的情緒,不利於提升將士們的鬥志。

在這種情況下,趙雲已經不適合作為先鋒部隊,跟隨劉備出征。

劉備也自信,沒有你趙雲一樣能打敗孫吳,那你就呆在江州都督軍事吧。

不過,劉備也做了萬一進攻孫吳不利的打算,安排趙雲作為後續部隊,隨後跟進。

劉備夷陵戰敗,退守白帝城,趙雲率領一萬左右兵力,到達白帝城援助劉備。

04

諸葛亮沒有跟隨出征的原因

這個說起來就複雜多了,劉備在世時,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角色。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為劉備制定了將來的戰略規劃,表現了諸葛亮傑出的軍事謀略和戰略眼光,劉備也是非常的佩服。

但是,劉備幾乎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都不帶著諸葛亮,也就有些微妙。

夷陵之戰,劉備又是沒有帶領諸葛亮,而把他留在了成都。

究其原因,或許劉備有幾方面的考慮:

第一,漢中之戰,諸葛亮坐鎮成都,保障糧草和兵員的輸送,顯示出諸葛亮卓越的組織、協調能力。夷陵之戰,劉備如法炮製,讓諸葛亮作為後勤保障。

第二,漢中之戰,成都已經到了”男兵女運“的程度,民怨載道,矛盾已經很尖銳。繼續東伐,後方不穩定,也是個大麻煩。諸葛亮坐鎮成都,責任重大。不僅要保障後勤,還需要諸葛亮控制成都的局勢。這個非諸葛亮莫屬。

第三,劉備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

第四,諸葛亮是堅定地孫劉聯盟的維護者,討伐孫吳不是諸葛亮的意願。儘管諸葛亮沒有像趙雲那樣力諫,但地球人都清楚諸葛亮的心思,劉備不會帶一個並不積極東征的軍師出征。沒有堅定地意志想消滅敵人的軍師在身邊,恐怕會拖後腿。

劉備夷陵戰敗後,諸葛亮感慨地說:“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他能勸阻陛下東征的行動。”

看來諸葛亮也想勸阻,但認為劉備心意已決,勸阻無益,也就保持了沉默。

這就是政治家過招,拼的是內力,不像趙雲,有啥說啥。

由此看來,劉備東征是勉為其難的事,並沒有得到核心階層的全力支持,也不具備向孫吳挑戰的實力。

劉備一意孤行,最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豹眼看歷史


通常大家會想到同樣的問題,劉備傾國之兵(史上約為十一萬人,演義稱七十五萬不實)伐吳報仇,卻為何不傾國之謀勇隨行出征,實力不是更強大嗎?

太公兵法雲:兵不用怠(怠慢,不積極,不支持),將必用忠(為將為帥必須是忠誠的,忠誠支持這個任務職事的)。否則,必會消極對待職事,影響積極進取。而以啟用新人及老將黃忠廖化等次臣為先鋒重將同伐吳國。卻將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姜維等主力謀勇晾於一邊。這正是因為“將必用忠”之謂的核心內涵,必須積極忠誠本次職事的原故。

《三國志》載,諸葛亮反對此次軍事行動。嘗言:若法正在,必能勸阻先主伐吳。

趙雲也是反對此次征伐。

馬超則是萬不能用。是安撫對象,不可以信之而授之以兵權。

魏延則是劉備部曲出身,必要留置大後方以牽制其他。

姜維者,諸葛亮的學生,必與其師諸葛亮一樣的態度,不支持伐吳。

這就是“兵不用怠,將必用忠”在劉備伐吳行動中的用人具體指導思想體現。

的確,不支持甚至反對去做某一件事的人,你捆上他一起去幹,他也會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積極進取之心。無益於事,不如不要其參予其中。因為,一個人的謀或勇,皆出於本心和態度,單靠軍法亦無補。

但劉備基於此,卻犯了輕敵之嫌,兼之不聽客觀規勸,逆勢而為,終有夷陵之敗。

此天意乎?人禍乎?劉備之失也!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夷陵之戰的成敗,關乎國運。那麼劉備興兵伐吳,為何放置趙雲馬超以及諸葛亮而不用呢?

因為當時天下,是三足鼎立的形式。因此兩個國家之間征伐交戰,想舉全國之力傾巢而出是不現實的。必須得留守大將,駐紮在各個重地,防止第三家趁機來襲。



當年劉備與曹操決戰漢中時,尚留關羽駐守荊州,以防孫吳來犯。道理相同,那在劉備伐吳時,諸葛亮等一眾猛將都在做什麼呢?



各司其職,干係重大

魏延馬超正駐守漢中,而諸葛亮坐鎮成都。漢中成都對於蜀國來說,都是重鎮要地,不容有失的,務必要有大將把守的。

所以劉備沒法帶他們出征。但他們雖未隨軍出征,肩上同樣挑著守護蜀國的重任。

而趙雲實際上是參與了夷陵之戰的,只是一直未上前線,在後方督糧。

不聽勸告 一意孤行

要說魏延馬超不能擅離,情有可原。他為何不讓諸葛亮出征,自己留守。更是在出徵之後,讓大將趙雲運糧,而不使其上前線。

眾所周知,劉備伐吳時被諸葛亮,趙雲等一眾大臣勸阻。

而劉備當時是在盛怒之下,越是勸他越是造成了他逆反的心理,和一意孤行的任性。

所以他偏偏不帶諸葛,又使趙雲運糧,其實心裡是在跟他們較勁。你們不是要攔我嗎,我偏偏要打,還不用你們。

我堂堂一國之君,難道能被你們左右了。我南征北戰這麼多年,離了你們難道我就不會打仗了。

可以說,正是劉備的這種不理智的心理害了他自己,導致了慘敗夷陵,白帝託孤的下場,更賠上了好不容易攢下的國力。



結語

劉備縱橫一生,卻在最後關頭意氣用事,失了理智,折了一世英名,未免可惜。

談三國故事,看三國英雄。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



首先你要清楚一點,劉備集團的內部分支。分有三大派系


劉備本部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糜氏兄弟,簡雍等

荊州派系諸葛亮,馬良,馬謖,尹籍,黃忠等等


蜀中集團:黃權,劉巴,李嚴,法正等等。


三大派系中,蜀中派系是劉備最信任的派系。而荊州派是劉備一直都排斥的一個派系。早期負責劉備軍事的是龐統,龐統在進攻雒城死後,接人的是法正。法正死後是劉巴,劉巴死後是黃權。劉備以荊州為根據地東征西戰的時候,諸葛亮一直都是負責後方事務。


夷陵戰役:蜀國人馬。劉備(兵退白帝城,病逝)

張飛(出征前被部下張達、範彊所殺)

吳班

馮習、張南(戰死)

傅肜(戰死)

輔匡

趙融

廖化

向寵

陳到

陳式

李朝

程畿(戰死)

馬良(戰死)

沙摩柯(戰死)

王甫(戰死)

黃權、龐林(降魏)

杜路、劉寧(投降)

趙雲(駐江洲,後進援永安)

馬忠(援永安)




趙雲有上,只是負責後方,而不是上前線。前線是以蜀中集團和本部集團為主力的隊伍。


至於為啥不上諸葛亮?原因有兩點。


其一:諸葛亮並不贊同劉備起兵攻吳國。

其二: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一直都沒有被重用過。很多人好奇,為啥諸葛亮不被重用,還要三顧茅廬?我也不知道,反正他是沒被重用過。赤壁時候諸葛亮在零陵處理後勤。劉備進川,諸葛亮又是在荊州做後勤。到劉備臨死的時候,託孤了。諸葛亮和李嚴同為託孤大臣,但是李嚴是以“中都護”的身份兼任“尚書令”,按官職而言是當時蜀國軍政上的一把手,而諸葛亮以丞相身份“錄尚書令”,只是政務上的一把手,軍權上諸葛亮是一點權力都沒,當然後來如何獲得軍權也是後話了。


就連劉備死,都不曾給諸葛亮一點軍權、



至於馬超?劉備願意收留他已經是天大的慈悲了。


下面為你們講下,卑鄙小人馬孟起:


211年,曹操不聽諫議,堅持派遣司隸校尉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的張魯。馬超等人都懷疑這是針對自己用兵,於是馬超對韓遂說:“之前鍾司隸曾命我謀害將軍,關東之人已經不可以相信了。現在我放棄我的父親,如父親一樣對待將軍,將軍也應該放棄你的兒子,如兒子一樣對待我。” 韓遂部下閻行進諫韓遂,不希望他與馬超聯合起兵反叛朝廷,韓遂回答:“現在諸將不謀而同時舉兵,似乎是天意啊。”最終韓遂還是決意與馬超等多位涼州軍閥起兵反曹,率領十萬人馬(包括漢兵、羌兵、胡兵)進逼至潼關。曹操採用賈詡的計策,對馬、韓二人使用離間計,令馬、韓內訌,加上曹操戰術成功,馬超大敗逃亡。曹操想乘勝追擊,不過因田銀、蘇伯於河間造反,所以退兵。但留在鄴城的馬超父親馬騰及家人卻因馬超起兵,在馬超起兵後的第二年,為曹操所殺。

背景就是:馬騰在曹操手上做人質,馬超只顧自己安危,不管老父的生死和家人的安危,執意起兵反曹操。反了曹操又反韓遂,再投張魯,然後又反張魯。


馬超所作所為和呂布比起,有過之而無不及。本來馬超就是個鼠首兩端的小人,劉備能收留他已經是天大的慈悲。還給他軍權?讓他來反自己嗎?



至於魏延,漢中是魏國進犯的大門,魏延身居要位,是不能調動的


飛天琴羅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關乎蜀漢的國運,從夷陵之戰的結果來看,劉備一敗塗地,軍隊損失殆盡,武將死的死,降得降,最後劉備還在悲憤中氣死了。那麼在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魏延、趙雲和馬超呢?不是不想帶,而是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真的是沒辦法帶他們。

劉備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伐吳 既為關羽報仇 也為奪回荊州

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從戰略上講其實並沒有錯,在關羽丟掉荊州後,伐魏的難度大,成功率低,但是伐吳可能幾率更高些,劉備已經六十多了,他無法再等待下去了,如果滅了東吳,佔領了荊州和江東各郡,那就有了更多的實力和地盤,打敗曹魏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對於劉備伐吳是對是錯,各有道理,讀者們自行理解。




劉備為啥不帶荊州派系的諸葛亮、魏延、趙雲和後來投降的馬超呢

但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基本上滿朝文武都不贊成,剛經過漢中之戰,需要休養生息,趙雲、諸葛亮等更是多次勸誡劉備不要伐吳,趙雲更提出了公私分明,應該是先伐魏再伐吳,面對趙雲的反對,劉備沒有予以理睬,但唯以鎮守江州的重任,趙雲無法與劉備同行,劉備也不想帶著一個反對自己伐吳的人去征戰,感覺上很彆扭。



諸葛亮當時是蜀漢的丞相,國家大事需要處理,雖然劉備稱帝了,但蜀漢的勢力分佈很複雜,荊州派占主導地位,但還有益州本地派勢力、東洲派、原劉璋投降的等等,這些勢力需要平衡,更需要制約,劉備離開大本營之後,只有諸葛亮能處理好這些事情,除了諸葛亮,其他人劉備不會放心的,加上劉備在外征戰,後方還需要大量的糧草、器械,靠李嚴一個人是不行的,在後來諸葛亮北伐,李嚴耽誤過糧草的運輸,就可以得知,李嚴無法勝任。諸葛亮必須要留守益州,要不然劉備最後的大本營可能都沒了,張飛丟失徐州,是前車之鑑。



魏延在幹嗎呢?在劉備拿下漢中後,魏延被劉備破格提拔重用,把益州的北大門漢中交給了魏延。劉備伐吳去了,但難保曹丕不會出兵伐蜀,漢中絕對不能有失,劉備看出魏延的軍事方面的才能,把魏延從一個牙門將任命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是對魏延的信任。漢中這樣重要的位置,只有魏延可以勝任,所以雖然劉備喜歡魏延,但也不能帶魏延去伐吳。


最後說下錦馬超,馬超從降了劉備之後,劉備對其一直加官進爵,馬超效忠了劉備七年,但在公元222年病逝了,劉備在公元221年年發動了伐吳之戰,那時馬超肯定在病重,不能隨行,馬超在羌人眼中是“神威將軍”,馬超還有負責威懾羌人的作用,馬超也走不開。

雖然沒帶諸葛亮、趙雲等人 劉備伐吳之時,帶了關興、張苞、黃權、馬良、吳班、陳式和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在前期也是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攻破秭歸,到虢亭附近,要不是陸遜的火攻之計,加上天氣炎熱,劉備放棄了水路,夷陵之戰勝負真的不好說。

結語:不是劉備不想帶,而是真的帶不了,而且劉備這麼做也是為自己留了後手,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萬一伐吳失敗了,只要這些人還在,就還有希望東山再起。事實上也是這樣,劉備兵敗後,趙雲進軍永安,接應劉備,嚇退了東吳的追兵。諸葛亮、魏延、馬超各司其職,穩定了蜀漢,給了劉備後盾,這未嘗不是劉備在伐吳之戰前做得最好的安排。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紫氣東來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評論 如果關注我的話想必是極好的,期待您的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