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山是泰山、聖人是孔子,那一水是黃河還是泉水,理由呢?

谷喬小弟


一山一水一聖人。山、聖就不必說了。水、古指濟水,其水從河南濟源發源流經山東入渤海。後因黃河多次氾濫滾動改道(南曾匯淮河入海、故所入海域稱黃海,北曾流入天津方向、今天其故道仍有遺蹟),其後便固定在與濟水合流的方向,即現今的黃河。所以從文化意義或地理特點象徵上可以具指:濟水。也可泛指:濟水、黃河、匯成小清河的七十二泉水。


崑崙139100429


山東介紹省內的文化資源的時候選出了三大代表,總結成了一句話,那就是:一山一水一聖人。

一山和一聖人沒有問題,山是泰山,聖人是孔老夫子,那一水卻讓人有些困惑,到底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還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呢?


就是按照長久以來流傳的說法,這一水應該指的是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蜿蜒曲折,跨過多個省市,為什麼山東還把黃河作為獨特的文化名片呢?


黃河是中華民族名副其實的母親河,對於山東地區來說,黃河時代來了大量富有營養的泥沙在泰山南北沉積,形成了富饒的土地。

黃河帶來了黃土地,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直到現在山東仍然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

黃淮平原日夜接受著黃河母親的賜予,卻很少發生水患,對於山東地區古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條件。

大汶口、龍山等燦爛的新世界十大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又經過了夏商周三代的厚積薄發,形成了傳承至今的燦爛的齊魯文化。

是黃河的養育為山東地區燦爛的文明在此地生根發芽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支持。


一盤拉條子


“一山一水一聖人”將山東的地理風貌、人文精神和民族姿態,展現得一覽無餘。

這句話出自清朝年間山東進士嶽鎮南之口,在其主持湖南學政時,以 “一山一水一聖人”巧妙對答了江南才子們“千山千水千才子”的對聯。後來便成了山東的地方名片。

“山”毫無疑問指泰山,“聖人”非孔子莫屬。那“水”字何來?其實有兩種說法,分別用於不同的場合。

首先作為山東的旅遊口號,“一山一水一聖人”自然是指觀泰山,賞泉水,拜孔子。而從更宏觀的角度,從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而論,這“一水”泉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那其實山東還有另一個標籤,“泰山從這裡崛起,黃河從這裡入海”,作為孕育中華兒女和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當選這“一水”,實至名歸。

泰山,五嶽之尊,巍峨挺拔,傲立山東。素有“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詩句。泰山日出,更是向來壯觀而動人心魄,日出佛曉,紅光萬丈,假期遊客絡繹不絕。更重要的是泰山深厚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古往今來,更有“國泰民安、重於泰山”之說。登泰山如同讀史書,千百年來,無數皇帝親貴、文人墨客都登臨泰山,題文撰書。它浸透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泰山作為這“一山”,毋庸置疑。泰山被稱為“嶽中之孔子”,孔子也被尊為“人中之泰山”,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不朽的精神財富。泰山與孔子永遠在挺拔和儒雅中交相輝映。

泉水,源於濟南這座泉城,濟南以“泉”的獨特風貌而享譽全國。眾所周知的趵突泉便是濟南七十二泉之冠,並由乾隆皇帝親封“天下第一泉”,並提字匾。這是一處集自然景觀與文化底蘊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風景優美別緻,是泉城濟南的城市名片。泉水如同山東人,溫雅厚重中藏著細膩柔和,彰顯旅遊特色。但與泰山和孔子相較,還是少了一些恢宏、博大的氣質,少了一份凝聚中華民族滄桑的厚重歷史文化。

而黃河,這條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給人類的歷史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很多人質疑:黃河流經九省,卻為何只榮耀于山東?當然黃河不止屬於山東,也正是因為它流經九個省,才孕育了浩瀚廣袤的中華文明。九曲黃河在這裡入海,河海交匯,水乳交融。黃河以每天五個足球場的速度,日復一日在入海處填海造路。有容乃大,山東將它建成了最美麗的溼地生態系統,細心地呵護著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黃河滋養了齊魯兒女,也在齊魯大地綻放出別樣的光芒。

作為一個山東人,誠邀您來“一山一水一聖人”的山東旅遊做客,觀泰山,賞泉水,拜孔子,體驗自然與人文,深邃與壯麗,可謂別有天地。如果你想更多地瞭解山東的歷史文化,感受山東發展壯大中不一樣的調子和步伐,就先從如巍峨泰山、奔流黃河、儒雅孔子一般的齊魯兒女身上,體悟“一山一水一聖人”的靈魂吧!


Jumine樂銘文藝


小生不才,身為山東菏澤人回答下關於山東省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山是泰山、聖人是孔老夫子,這一水到底是黃河還是泉水的問題,如若有不妥的地方還請頭條友們指正出來,咱們一起探討學習。

言歸正傳

一山一水一聖人

其中的山是泰山聖人是孔老夫子

通過下面的敘述應該能說明這個水到底是黃河還是泉水:

“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句話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出自東平籍進士劉公瓘之口。

劉公瓘從小家裡很窮,他發奮苦讀後來成了大學問家。

他年輕時曾經在東平湖畔率眾講學,後來劉公瓘到南方做官,他的不少名聯佳做在那裡有不小的轟動。

據說他剛到南方的時候,當地的許多學者都想考一考難為難為他,給他出對聯對對聯。

當地有些才子和他對對聯,

其中有個才子說道:“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

  • 劉公瓘對到:“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一山一水一聖人”指的是山東的旅遊口號,山是指泰山,聖人指孔夫子,水指黃河。


我愛菏澤


山東省有“一山一水一聖人”之說,山是泰山,聖人是孔子,那一水是黃河還是泉水,理由呢?

“一山一水一聖人”,今天已成為山東的一個旅遊口號。“山”即泰山,聖人是孔子,這兩個相信大家都無疑,“水”指什麼呢?我感覺黃河和泉水都合適。

為什麼說“水”指泉水可以?



山東泉水尤以濟南聞明,而濟南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 泉城”,有名的泉水包括趵突泉、五龍潭、黑虎泉、百脈泉、珍珠泉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從這可看出泉水是山東的一張名片之一,代表山東無可厚非。

為什麼說“水”指黃河也可以?


山東東營是黃河的入海之地,入海口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它有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溼地生態系統,有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人們譽為鳥類的天堂。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個美麗富饒的經濟帶和旅遊聖地。從歷史上來講,黃河流域就是中華文化的生長和發源之地,從而山東境內的黃河文明也是大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貢獻者。所以,黃河和泰山、孔子三者齊名,代表山東,共同作為山東的一塊金字招牌,不為過。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粗淺的看法,你怎麼認為呢?歡迎關注和討論。


亮劍讀書


看了好多評論,對一山一聖人基本一致,唯有一水有不同看法;說黃河的我不怎麼認同,為什麼?黃河不止山東僅有;黃河幾經改道才是今天的位置。其實"一山一水一聖人''以前就探討過,有兩種說法比較可信,一是乾隆下江南時,山東一官員陪同(名字忘了)到達江南某地,江南官員、才子具來迎接,其間有人輕'看山東官員,說:我江南人傑地靈、名山無數。你山東有什麼?山東官員說出一山一水一聖人;山為五嶽獨尊、水為天下第一泉、聖人更不用說了。江南才子啞口無言。另一現代說法:登泰山,拜孔子;揚帆青島!


被彎月掛住的雲


一山一水一聖人中的水既是黃河又是泉水。

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句話是出自嶽鎮南自幼天資聰穎,據說有過目成誦之才,青年時代博覽群書,以文章見長,曾有《制藝詩賦》(應科舉的八股文)、駢體文等著作數百卷流行於世,後逐漸散佚。相傳今天為我們山東人所稱道的“一山一水一聖人”(泰山、黃河、孔子),最早就是嶽鎮南主持湖南學政時,在與那些出生於“千山千水千才子”的江南形勝之地的同僚們逗趣時脫口而出的。因為嶽鎮南去世後與張銓、李佐賢、趙長齡一起被供奉在利津鄉賢祠裡,所以後人稱他們為“利津四大鄉賢”。

黃河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於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

後來因為黃河流經九個省份,又如何說是山東的水呢?為了旅遊宣傳之需,才把水變成了“趵突泉”。


一水:趵突泉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五龍潭。面積158畝,是以泉為主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特色園林,國家首批重點公園。該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徵與標誌,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

小和尚釋廣德


現在普遍觀點,一水指的是黃河。但個人覺得,這一水應該指的是趵突泉。因為黃河非山東獨有,算不上山東的標誌。因此,山就是五嶽之首泰山,水就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聖人就是至聖先師孔子。這就是山東!


大漠飄大雪


關於山東省的“一山一水一聖人”的傳說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山東的旅遊口號,分別為“泰山,趵突泉,孔子”。另一種相傳出自山東名宿嶽鎮南主持湖南學政時與同僚暢談所說,指的是“泰山,黃河,孔子”。至於孰對孰錯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全憑個人喜好了。

泰山

泰山是中國最有名的山嶽之一,五嶽之首,歷代皇帝都到此來祭天地。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泰山,景觀雄偉壯麗主峰傲然拔起,環繞主峰的知名山峰112座崖嶺98座,溪谷102條,構成了群峰拱岱氣勢磅礴的泰山山系。泰山以其雄偉恢宏、渾厚質樸、清秀娟麗的自然形體,成為人們審美實踐的源泉;同時人們又將自身的審美意識物化於泰山的各個自然與人文景觀之中。

趵突泉:泉城濟南的象徵和標誌,被譽為“天下第一泉”。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于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孔子:孔子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史稱“聖人”。孔林、孔府、孔廟合稱“三孔”。格局規模如皇宮、帝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慎獨後半生


中國古代有四條母親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曰“四瀆”。流經山東的不僅是黃河,還有濟水。可惜清中後期黃河奪取了濟水在山東的河道成為一條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