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的五大问题,你如何回答?

众所周知,主耶稣在世传福音时,并不是孤单前行,乃是拣选了十二个门徒同工。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主耶稣与门徒的关系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然是师生关系,那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就是少不了的事情。事实上,主耶稣也经常会对门徒进行测试,以看看他们的生命光景如何。

主耶稣对门徒测验的方式,并不是出一张试卷,给他们去做;乃是在实际生活中,借着某一件事物,来问门徒一些问题。在四福音书中,主耶稣问了门徒很多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现在我们找出五个在不同时间段,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与大家分享、共勉,希望可以从中得着一些教训。

“五饼二鱼”事件。


主耶稣的五大问题,你如何回答?


在主耶稣开始传福音的前期,由于行了一些神迹奇事,名声很响亮,导致很多的人跟随祂。有一天,主耶稣在山上讲道时,竟然吸引了数万人。这么多的人聚在一处,吃饭肯定是个问题,就在主耶稣为他们预备食物之前,祂先问腓力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约6:5)

主耶稣的用意很明显,并不是要腓力解决这个问题,乃是要试验他。腓力的应对方式,并没有出乎人的意料,他认为即便是花很多的钱,也是不能够及时解决好数万人吃饭的问题。可是,最终的结局却超乎了他的想像,主耶稣竟然用五个饼两条鱼喂饱了数万人。这个事件,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跟随主耶稣的人,当学会把注意的焦点转向神,相信在祂没有难成的事。

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内发生的事件。


主耶稣的五大问题,你如何回答?


在主耶稣三年工作的中后期,祂专门对门徒进行了一次测试,这个测试的地点在加利利省以北的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祂当时问门徒两个问题,一个是问他们别人对主耶稣有怎样的认识;门徒们回答的七嘴八舌,总之在别人看来,主耶稣只是先知里的一位。对此,主耶稣很不满意,转而问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太16:15)

大家都知道,彼得代表门徒们交上了一份令主耶稣非常满意的答卷,他们认为主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参太16:16)这个回答,看似简单,但言简意赅,可能是令主耶稣最为满意的一次答复。对于门徒来说,他们上交了一份令主满意的答卷,说明他们的生命更为成熟了,也可以承受更大的启示和托付。这也给后来的人看清楚,只有自身生命承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从主那里领受更深的启示和托付。

争论为首还是为仆的事件。


主耶稣的五大问题,你如何回答?


在主耶稣三年工作的后期,快要走十字架之路前的一段时间里,在门徒中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争论,甚至是争吵。这个争论的主题就是,一旦主耶稣的伟业大功告成了,那么他们中由谁来坐在主耶稣的左边或右边呢?当主耶稣知道后,接连问了门徒两个问题:“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 (可10:38)

我们从不同的经文中就可以知道,这次争论的参与者,绝非是约翰和雅各两个人,乃是所有的门徒都在参与,而且对他们彼此之间的伤害很大。(参太20:20-28)对于主耶稣来说,他们这次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百害而无一利,因为神的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因在神的国中谁要为大的,就必作用人;谁要为首的就要作众人的仆人。相信这样的教导,必定是颠覆了他们权利的观念,为以后同心且有力的服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们而言,也是如此。

彼得的自大事件。


主耶稣的五大问题,你如何回答?


在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前一夜,祂对门徒说了很多的话,讲了很多的真理,可惜当时并没有门徒能够比较准确的理解主的心,彼得也是如此。当主耶稣明确的告诉门徒,今夜他们都要因为主的缘故跌倒了的时候。彼得极为不服气,他自认为绝对不会跌倒。因此,主耶稣在此情况下,反问他:“你愿意为我舍命吗?(约13:38)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他确实跌倒了,而且跌得比其他门徒更为严重。由此可见,彼得当时的表态完全是出于血气,他想在主的面前表现的与众不同,要显示出比其他门徒更为属灵、爱主,却没有仔细掂量自己的光景如何。这次的跌倒,给他上了一个很大的功课,就是使他知道单凭一腔热血根本走不下去这条属灵的道路,只有靠着主,才能走下去,我们也是如此。

下海打鱼的事件。


主耶稣的五大问题,你如何回答?


这事发生在主耶稣复活期间,当时门徒处于真空的状态,对于未来充满着未知;虽然他们知道主耶稣复活了,也见过了复活之主,但仍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所以他们便决定下海打鱼,维持生计。但天不遂人愿,他们整夜无所收货,若不是主耶稣帮助他们,注定会饿肚子。就在主耶稣同他们吃完早餐后,主开始问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约21:15)

就这样,同一个问题,主耶稣接连问了他三次,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更有针对性。彼得也照着回答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用心,一次比一次感到更为沉重和亏欠。他感到亏欠,是因为他联想到曾经三次不认主;他感到沉重,是因为他知道主没有丢弃他,即便是三次不认主、下海打鱼,主仍然爱他,重用他,帮助他重拾使命。这次的经历对彼得及其他门徒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的经历,使他们重新定准了方向,奋勇向前。

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我们与主耶稣的关系也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耶稣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耶稣的学生。既然如此,我们也必定会像当时的门徒一样要接受主耶稣的考核。我们要注意的是,当主耶稣拿出那些问题考核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向主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

相信在这些问题的考核下,每个人的生命都将会显露出来,或仍处于吃奶婴孩的阶段,或已经长大成人进入到了吃干粮的阶段。不管怎样,这对爱主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虽然可能会很难为情,但在考试中可以使我们知道长短,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促进生命的成长,使我们更有力量,更像基督。

内容来自 福音时报 图片来自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