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剛起床,就看到朋友們在微信群,發的最新的疫情通報,受感染的人員數量還在上漲,情況不是那麼的樂觀啊。

但我發現,大家的情緒更不容樂觀...

“我們這也有4例了,真是鬧得人心惶惶,現在感覺身上哪裡都不舒服”

“沒事刷抖音、微博、網頁都是這些信息,心塞塞...”

“睡覺睡多了頭疼”

立刻把網上的段子拋到群裡:


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長時間躺著會讓你免疫力下降,而長時間躺著玩手機,會讓你接受太多負面的信息,情緒受感染,陷入恐慌,導致過度的擔心、吃不下飯。

有心理學家說,情緒引起身體上的不舒服,食慾不振,精神萎靡...自己越看越像是肺炎症狀。再加上冬季本來就容易吹風受寒,稍微覺得一點發熱就想跑醫院,殊不知這個時候去醫院的風險更大。

在平時,稍微負面一點的情緒,都能讓我們陰鬱一段時間,何況是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呢。

戰勝病毒要靠科學,而戰勝焦慮,要靠我們自己。

疫情感染人數的上漲,可能是因為春節人員流動的問題,加速了這次新冠病毒的傳播。不必太過於驚慌,我們能做的還是減少出門,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為了大家都能度過這個非常時期,我把在家常做的,能調解情緒的五件事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


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1、減少信息的輸入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正在向你撲面而來,帶來的不僅是沒有經過證實的信息,還有焦慮和恐慌,這個時候我們要仔細選擇信息的來源,不是看越多越好,建議只接受正規的信息來源,像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

網上有很多謠言,我們是很難分辨真假。像是朋友隨手發給你的一個聊天截圖,你看到了,哇的一聲,問他是從哪來的,他也不知道。

像前幾天,同事跟我說,有人建議她早點回去深圳,深圳要封城了。我說這大過年的,你那麼早回去深圳,商鋪沒開門、超市青菜一早被搶空,吃青菜成了一種奢侈,那不是更慘,又不是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回去幹嘛。

她一想,覺得也是,就沒有再說什麼了。

當天晚上,政府就闢謠了,說不會封城。

所以,不必時刻抱著手機看,特別是睡覺前,放下它,它已經是成熟的手機了,該學會自己獨立睡覺了。

你也是成熟的成年人了,該學會自己辨別信息了。另外,不信謠的同時,也不傳謠。

謠言,止於智者。


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2、作息規律,早睡早起

窩在家裡,沒有了上班的約束,反而更容易熬夜、晚起。宅在家,也要有規律的宅。過幾天我們還是要返回工作崗位的,現在開始調整規律,比上班後再調整來的容易。

我們家老爺子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催兒女、兒媳、孫子起床,還說,現在要把孫子睡懶覺的習慣改過來,不然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起不來了,要從娃娃抓起。

給自己定下十一點前上床睡覺,第二天八點前必須起床的鬧鐘。

早睡早起,病毒不找你。


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3、曬太陽,常運動

《消除壓力從大腦開始》一書中說到,血清素有利於治療抑鬱和易怒,對於平復人的心情有大的作用。而血清素是早上製造的。沐浴早上的陽光對激活血清素最有效,特別是早上十點前的太陽,記得,曬太陽時間30分鐘即可,太長反而會有反效果。

血清素會變成褪黑素,有助於你晚上的睡眠。所以,有條件的就到天台上、陽臺上曬曬太陽,沒有條件的,就站在窗口吸收下太陽吧,拉開你的窗簾,讓陽光進來。

這幾天陽光明媚,朋友給我發來視頻時,我正在樓頂曬太陽,她給我看她在家的裝備,一張瑜伽墊,桌子上放著保溫壺,ipad用來看電影,有夥伴上線時就打打遊戲。

我說這生活過得也挺不錯呀,你家有樓頂嗎?我正在樓頂呢,要不你也去你家樓頂看看?我們雖然沒有辦法面對面聊天,但是我們可以共浴一個太陽啊。

說著,又招呼更多的朋友一起上天台曬太陽,大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闊氣。

另一方面,韻律運動也可以有同樣的作用。

但是廣場舞就暫時不要跳了。瑜伽、健身操、太極拳、唸佛經、甚至嚼口香糖都可以,如果家裡有跑步機,也是時候搬出來發揮作用了。

不用勉強,適度運動就行,因為只要運動最少五分鐘,血清素的放出量就會增加。

如果能耐下性子,練習禪坐和呼吸,就更好了,這是最有效的韻律運動。

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先呼出,再吸入。

感受當下的狀態,萬物歸元。


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4、在線玩遊戲、唱歌、看劇,隨你挑

終於到了任性刷劇,玩遊戲不會被說頹廢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好好利用起來嘛。

有時間心情鬱悶,刷一些令人焦躁的信息。不妨把自己置身於喜愛的電視劇中,不管是喜歡燒腦的懸疑劇,還是甜甜的戀愛劇,這個時候刷劇,身心都能照顧到,多好。

關於在線玩遊戲,聚集朋友一起來,那就更有意思了,不僅能兼顧友誼,聯絡感情,還能讓你動動許久被信息“餵養”的大腦。狼人殺、誰是臥底,你畫我猜都是不錯的選擇。

除夕那天晚上,我就是窩在房間和幾個小姐妹在線K歌,同一個K房的還有其他不認識的網友。誤闖麥霸的世界,讓我在線上聽了一場音樂會,在歌聲的帶入下,不知不覺就跨過了十二點,還接到了陌生網友的語音新年祝福。

長期悶在家裡,做點什麼來讓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點


網絡雖是虛擬,但自有真情在。

5、有空看看書

我最近在看的書是《終身成長》,書中主要介紹了人的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性思維模式認為人的才能一成不變,這讓我們會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智力和個性,把身邊發生的事當作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比如:我的期中考試只得到了C+,那我會覺得自己就是個失敗者,我一點兒也不聰明。

這樣長期下來,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再也不會去突破自己,把這個標準固定死了。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為能力可以培養,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來改變。

同樣的考試考了C+的情況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這樣想“C+這個成績告訴我,我必須在課堂上加倍付出努力,我依然有半個學期的時間來提高我的成績。”

我希望,在這次疫情下的我們,都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型,病毒是會被打敗的,焦慮的情緒,也會被開心的情緒給逆轉的。

你,完全有這個能力。

PS.寫文章不賺錢就是交朋友,一塊錢打賞不算啥,就是一種肯定和鼓勵,謝謝!


··················END··················


你好,我是堂主!實用的思考者,行動的做事人。

這裡沒有套路的文章, 只有實在的思考,上過班,在創業,未來要做一名自由職業者。

這裡只記錄分享我對成長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