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民說種地(除去工錢)賠錢,您認可這種說法嗎?

用戶70251495691


農民種地按照原始的老方法種地那肯定是賠錢的,一年下來收入也沒有多少。

如果有計劃,規模式的種植一些有經濟收入的農作物。比如藥材,蔬菜,建立冬天大棚蔬菜地,花卉林木等。一年也能掙不少的錢。


被遺忘角落


我是廣西桂花臨掛會仙的,今年頭稻種了六畝水稻,因小災每畝平均是六佰斤左右,收割機幫收每畝兩佰元,送到糧所,糧所說不合格,只能賣給做糧食生意的,開始是一佰一十伍現在是九十到一佰,因為做生意的到糧所才合格,糧所收購價格事先通知做生意的,真正的種田農民根本不知道,糧所是幫國家收購的,糧所和做生意的有不有那種關係,只有他們知道,我村有人從糧所拉穀子回來,做生意的人就知道了,三四拾塊錢一擔的差價,現在有貓不吃腥的嗎?國家是給這個價,但遇到有天災的年份和這樣一搞農民種田還能得錢嗎?


被遺忘的60後


這個情況是有的但是也不能說全部都是,另外也不是每年都一樣。你比如說我們這裡2017年,上半年農民種的麥子澆了兩次水還是不好,一畝地就收七八百斤賣九毛多一斤,有些差的才八毛多,一畝地就收六七百塊錢,下半年種花生,結果九月份一直下雨,把花生都下壞了,在地裡收不回來,收回來的也發芽了,好一點的賣兩塊多,壞的賣一塊多一點,一畝地就收五六百。全年兩季總共一畝地才收一千多塊,除去化肥三百多,農藥一百多,翻地一百多,種地和收割一百多,澆水幾十塊。種子還是自己的,還不算人工,基本就是不掙錢。像今年麥子沒澆水,長勢還好,一畝地收一千多斤,賣一塊多,花生澆一次水,也可以收六百多斤,賣三塊一斤,能收差不多兩千。全面一畝地共收入差不多三千。扣除化肥,農藥,種地和收地的錢還有剩餘,就相當於掙錢了。綜上所述,農民種地,還是看天公做不做美,風調雨順農民就能掙錢,出現乾旱和洪澇就不掙錢甚至虧錢。


農新人VLOG


作為土生土長在農村的俺,雖然我年領不大,但從小有幫助過父母種田種地,幹農活非常限苦,早出晚歸,冬天冷,夏天熱,即非常累又髒,而且看天氣收入,如果沒犯天氣變化受災,有豐收的話,除去成本,所剩下的成果,再除去每天的工錢有農忙豐收得請別人每天一二百塊還得用好菸酒好好招,這些除開基本是賠錢。之所以現在農村的田地基本上是不種,荒廢了


手機用戶78784706461


有些農民說種地除去人工賠錢,看什麼地區,我贊同這樣的說法是我們丘陵地區有一部份,其它地區我不知道。我說下我的地區撂荒田地太多的原因,一,機械化來不了,又沒牛,田裡種穀子一畝田,耕田150元還要管煙飯,收割穀子500元一畝,全是人工挑到曬場,農藥和肥200元,種子80元。一畝田七八百元存本,自已做秧苗栽秧管理不算,這只是我們丘陵地區。二,我不是不原投資,因為到戶的田地不集中,一家人田一畝多地兩畝多,一畝多田七個地方,收割更增加困難和存本,自己養條牛也不現實,天天要個人去放牛,你說去買鐵牛,也一樣,沒有力氣又使用不動,耕了那點田地就撂在不用了,田地本來不大,又化分幾塊又更小了,又增加耕田地,收割的困難,所以收穫不入存本,就撂荒了。


森林之王3252


我也是農民,我也有地,雖然沒有算過,但感覺真的是種地收入太少,遠不如打工掙錢多。甚至不如在城裡拾荒收入高。現在我們這兒種地都是年齡在六十五以上的老人,這些人不種地就閒待著,種著自家那點地可以多少有點收入。


手機用戶老草


其實種地也分很多,有的人種地一種幾十上百畝地(承包的),甚至有的都四五千畝地(內蒙那邊),人家一年能掙十幾萬,甚至六十多萬的也有,看你種什麼了,在哪種。我家是山東的,一人一畝二分地。一年人差不多五畝地左右,每年差不多收入三千多,種兩岔,玉米和小麥。農閒時在工地幹零活,一天一百二到一百四左右。而種地大約要忙倆月。(包括種,澆水,除草,打藥,上肥料,收割)。


柒灬銫


那就要,第一要看天,風調雨順就能剩個幾百吧!在看選的種子好賴,也是關鍵,這還得是好點地,山地就是出力,不掙錢,我是農民,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太明白了,種趕上好年頭,還得有地種,才能剩錢,我家這邊一個人不到1畝地,能剩多少錢呢,不夠打二月的I錢,這就是農村人都不說容易啊!


用戶265277513


這個我本人贊同,主要體現在山區地方,土地零碎,部分還是石旮旯,大型機械用不上,雖然有小型旋耕機,很多地塊沒有機耕道,微耕機也只耕種離公路較近,且平整無石頭的部分,大部分耕地靠牛耕,農村有句老話叫:養兒不算飯食錢,現今,年輕勞動力都外出務工,農村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就算年青兒女們給他們算了種地的成本帳,勸老人息息不要種,但老人們總這樣說,種一升(約7斤)收一皮鞋(一隻皮鞋能裝下的意思),不做哪裡來,我已是種地人,要想讓種土地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還要靠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繼續努力,研究出適宜山區發展的一些機械,早日實現山區農業機械化!


用戶98892609440


有些農民說種地(除去工錢)賠錢,您認可這種說法嗎?

非常認可這種說法。不要說有些農民說種地扣除本人工夫錢賠錢,凡是種地的農民都會算這個帳。但往往拿小麥苗當韭菜、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說農民種地扣去工錢還掙錢的人,他們並不是農民。

那麼,有些農民說種地(除去工錢)賠錢,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都會說,辛辛苦苦打一斤糧食,還不值一瓶礦泉水錢,地確是這樣。農村種地遇到好年景,一般好地、肥地,玉米、水稻畝產就是一千多斤左右。現在玉米價格一斤在八毛八左右,水稻在一元三左右。如果扣除種地費用,一畝地純收入四五百是有可能的,這純收入四五百元包抱工錢。


但種地從種到收到家,每個環節特別多,得耗時大量的工時。如果細算的話,一畝地從種到收至少得十天八天的時間,如果一天工錢按一百二十元錢的話,十天八天也得一千元多元錢工資,這還是少說。

因此,農民自家種地用工常常就白搭了。所以,農民種那點一畝三分地根本就夠不上,也是農民選擇放棄種地,外出打工的真正原因,也是農民無耐之舉。

總的來說,農民種自家分得那點土地,根本維持不了目前高消費的生活。再是,農村現在土地特別碎片化,而且還不集中連片,難以適應機械化,有很多坡地還要人工去耕種,種一畝地從種到收耗費大量工時。因此,農民種地如果扣除自己的用工,真的賠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