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春節期間休假在家,我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不再是刷“朋友圈”,而是打開新聞查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數量變化,看一看湖北的疫情有沒有好轉,看看我家附近有沒有新增病例……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因為“抗疫”的原因,家鄉今年過年沒有了往年的熱鬧歡騰,連放鞭炮也少了好多。我們一家三口在家吃著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才感覺出一點年味兒。


其實,在看到由央視主持人臨時排練的詩朗誦《愛是橋樑》之前,我對這場疫情還沒有清晰完整的認識,直到看到鏡頭下,醫護人員放棄春節假期,在病房裡全副武裝忙碌的背影,這才得知武漢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已十分嚴重。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節目組播放了一段關於武漢疫情的視頻,視頻中,首批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24歲護士朱庭萱說:“心底的恐懼或是擔心都會有,但是穿上白大褂就是醫務人員,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


樸實而又真誠的話語,讓春晚現場掌聲雷動,我也在心底為她、為千千萬萬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鼓掌、祝福。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過關。零點的鐘聲敲響,我回臥室躺下,打開手機看到,在朋友們的零點祝福微信中,不斷被這樣一條消息刷屏:“致敬!除夕夜,他們出征!”解放軍三軍聯動,派出軍隊醫護力量馳援武漢,奔赴疫情一線,與人民共渡難關。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除夕夜,中國軍醫成為最美“逆行者”。看著照片裡“迷彩媽媽”和女兒離別的情景,不捨與牽掛隔著手機屏幕觸動著我的心,我的視線模糊了……原來在這個除夕夜,真正的守夜人是“迷彩媽媽“和無數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後來,接受記者採訪的”迷彩媽媽“吳婭利說:“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出發之前還有機會和家人告別。”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是啊,除夕夜聞令出征,許多醫療隊隊員甚至沒有時間趕回家,顧不得和家人說上一句話、跟家人道個別,就義無反顧奔赴一線……那按著一個個紅手印的請戰書,背後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是兒女,更是一名名英雄的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守護神……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此後幾天,這些新聞一直牽動著我的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浪費防護服,醫療隊隊員工作時間不吃不喝與時間賽跑,最長有十幾個小時,沒有喝過一滴水。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奮戰一線,不分職務高低齊上陣,“用生命拯救生命”。很多女醫護人員主動把飄飄秀髮剪短,她們摘下口罩,臉上露出滿是青紫的印痕,但這些卻展現出鏗鏘玫瑰的別樣美麗。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軍人優先“,這份優先不僅僅體現在醫院排隊時、機場登機時,更在抗震救災時,抗洪搶險時,抗擊疫情時,體現在人民群眾最需要軍人衝鋒陷陣、赴湯蹈火的任何時候!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跟閨蜜們在手機裡聊天,海蘭說:“看到醫護人員主動報名去武漢的場景,太感人了,我覺得我要是醫生,不一定有他們的勇氣。”月月說:“如果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會去,假如我們醫院有這個機會能去一線,我絕對要報名!不信你問問小潘,國家有難需要她,她去不去?”月月是我家縣醫院的一名護士,小潘是我,一名軍校大三學員。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是啊,有一天國家需要我,我去不去?這一刻,我想我心底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不僅僅是因為條令條例對軍人職責的要求,更因為我肩負的使命。雖然我還是一名軍校學員,但我與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時刻承擔著保家衛國的責任,任何時候決不後退,因為軍人的背後站著千千萬萬平時支持我們,現在期盼我們的人民。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疫情來勢洶洶,蔓延迅速,很快,我家小區也對外封閉了。我通過父母聯繫到小區物業,我說:“我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黨員,如果你們需要幫手就聯繫我。在組織允許的情況下,我想盡些微薄之力……”我相信千千萬萬分佈在祖國各地的中國軍人,都在為打贏這場防疫戰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奔赴抗擊疫情一線救治生命,很多人捐款捐物、聯繫捐獻醫療物資,更多人守在家裡“不給國家添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故事,正在中華大地上火熱書寫,未完待續。


天佑中國,我們加油!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文 / 潘晨輝


戰“疫”情:危難時刻,請讓我上!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