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為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你怎麼看?

Liona·Lh


朱元璋所謂不耗費,一點錢糧,就養兵百萬。事實上在任何王朝都是無法維持的。

只能導致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因為,安裝朱元璋的計劃,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種地。打出來的莊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給一個士兵一年12石糧食。這樣明軍就實現了完全的自給自足。

但是,一個士兵,一年才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工資更是沒有。就靠這麼一點糧食,怎麼養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魚肉等等全家,各種生活當中的吃穿住行,都要靠這一年的12石糧食,還經常拖欠幾個月,甚至幾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發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邊關換班,都要自籌糧食和服裝。甚至為了湊行裝銀子,賣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開始發軍餉,畢竟,命令軍卒“冒鋒鏑,蹈白刃”,衝鋒陷陣,沒有“厚糈豐犒”,怎麼能讓軍卒奮力而戰呢?到了後期,衛所士兵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田地都被豪強軍官侵佔。

屯田士兵們交不出糧食,守城士兵長期就連那一點糧食都領不到。逃亡的逃亡,淪為農奴的淪為農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僱傭兵了,那個錢糧的消耗,也就急劇增長了。所謂:“大約行間用一步軍,歲費十金,用一馬軍,歲費二十金,此尋常防禦之概也”。

如果打仗,還要加錢,而且還要給口糧,安家費等等。到了萬曆以後,明朝將領開始招募家丁,也就是親軍部隊。給予他們十倍的工資,只盼著他們可以奮勇作戰,其負擔可想而知。


深度軍事


朱元璋時期軍隊數量最高達191萬(洪武二十六年),百萬大兵一直屬於底線。同時,因為政權周邊威脅較多、統一等問題,洪武時期,發生了九次(八次北征一次收雲南)大規模會戰,其中八勝一負。戰爭較為貧乏。到了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其全國人口1065萬、5990萬人。

(1)朱元璋時期養兵主要靠軍屯和大規模超量印發紙幣

每60人就供應1名士兵,其負擔是比較重的。但朱元璋卻說出過:不費民間一粒粟的話。雖然有些誇張,但確實有一定道理。

其一:軍屯非常發達。軍屯最高產量就是永樂元年的2300萬石,雖然是永樂元年,但實際上其主要貢獻是洪武時期的成果。

其二:大規模超發紙幣。因為沒有金銀作為依託,紙幣純粹靠政府信用。如果不是當時朱元璋屠戮功臣嚴厲抑制土地兼併、清明吏治、全國上下推行儒家思想治國、敢打敢殺的嚴刑峻法等,使得政府信用(更多的是威懾力)相當高,大規模超發紙幣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後來政府信用越來越低,大規模的紙幣到了孝宗時期基本就是廁紙了。乘車的紙幣任其腐爛。

(2)崇禎時紙幣是廁紙,白銀有權有錢人不交、其他人交不起

朱元璋是建國初,崇禎是滅亡時期,兩位皇帝所面臨的問題非常類似:軍人多且戰亂較多,但國內情形已經完全不同。關鍵原因就是明廷政府信用太低。

其一:崇禎時期政府信用非常低。皇帝沒有威信只有權力,內部不統一,各色人等已經沒有過去對皇權、秩序等級的尊重,人們的思想比較亂且組成不同的利益集團。

其二:信用低到收不上稅。

收不上稅的原因不是所謂的“東林黨”阻止,而是皇帝、閹人、外戚、大官僚、官商、海盜商等眾多有權有錢的人,明政府不敢收且收不上來。

只能向中小商人、老百姓收稅。從萬曆時期就有“萬稅”,連續幾十年的收稅,中小商人沒錢交了。

這類問題已經說過多次,詳見我回答的這兩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亡國之君”崇禎,為何比其他亡國君罵名少等。

其三:紙幣已經失去任何價值。崇禎也曾想學朱元璋憑政府信用超發,但結果根本沒人同意、認同,政府信用太低。


坐古談今


朱元璋時代和崇禎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時代。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之後,整個全國範圍內的土地都進行了重新的劃分。為了能夠快速的恢復戰後經濟,朱元璋將土地分給了那些沒有田地可耕種的貧苦農民,“耕者有其田”的景象幾乎遍佈整個華夏大地。


朱元璋如此之做,無疑將全國的生產積極性調動起來,對於戰後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是,既然土地作為一個利益鏈被重新分配,那麼自然要有新的地主階級重新掌握有大量的土地。


這些新興的地主階級大多官僚出身,權勢越大,對於土地的侵佔就越嚴重。


以至於到了明朝中後期,其實真正的土地已經不再明王朝的掌控之中,相反,土地已經變成了官僚地主階級的私人物品。百姓的土地漸漸減少,甚至直接被搶奪,只能依賴於這些地主階級的土地來維持日常的生活。


他們也相應的變為了地方上大地主的勞工,而非王朝的子民。這樣一來,生產積極性不僅僅沒有了,民眾的生活水平卻慢慢的降低了,隨著這些地主階級的不斷壓迫,朝廷的徵收稅賦,這些民眾迫於壓力,只能放棄土地外出求生。


官僚地主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著他們所掌握的資源就越多,收穫的錢財也就越多。但是,朝廷所徵收的稅賦卻相應的越少,甚至需要開始苦苦巴結地方上的這些官僚地主,這些地方上的大財團來維持朝堂正常的生活開銷。


朱元璋養兵採用的是軍屯的方式,這些人可以用來打仗,也可以用來種田,幾乎是一種自給自足的養兵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僅僅是限於王朝初年,一旦王朝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這種養兵方式的弊端就會越來越明顯。


因為,你會發現仍舊是土地的問題。


利用軍人屯田,一旦時間較長,這些士兵就會成為將領的私人屯田士兵,土地也會漸漸成為專屬於某一個將領的土地,而非專屬於某一個士兵的土地。


士兵沒有土地可以耕種,又沒有仗可打,他們能夠選擇的只能是逃跑。這樣一來,幾乎就形成了一個鼻塞的死循環,朝廷無地、百姓無地、士兵無地,更多的土地集中在了當地的官僚地主、將領們的手中,無形之中這些人就掌握了王朝的經濟命脈。


到了崇禎王朝後期,這種弊端就愈加的明顯。


土地的流失,致使王朝無法得到應有的賦稅,相反整個王朝的財政都被地方上的官僚和軍戶所掌控,所以在崇禎年代,我們能夠經常看到崇禎皇帝解決軍餉的方式經常是問朝堂大臣索要,可是這些朝堂大臣自然知道自己掌控著王朝的經濟命脈,他們自然明白崇禎皇帝不能拿他們怎麼辦。


所以,他們也不願意出錢。


地方上的百姓因為無地可耕而拼命反抗,遼東地區又常年交戰,需要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能夠維持王朝運轉的稅收卻越來越多。古代王朝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一旦失去了土地的掌控權,也同時意味著失去了對於財政的掌控權,亡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歷史總探長


朱元璋在開國後不久,曾驕傲的說過這樣一句話:朕養兵百萬,不耗國家一粒米。朱元璋憑什麼敢這麼說呢?因為,在朱元璋多年的推動下,明帝國政府專門開墾出0.89億畝耕地,用來保障軍隊支出。這0.89億畝耕地是個什麼概念呢?意味著100萬的士兵,相當於每個士兵可以分得近80畝的耕地。

在明朝初年,一個人只要當兵,政府就給他耕地80畝。而且一人參軍,全家光榮,所以士兵家裡,還有兩三個人,可以以餘丁的身份,免除政府的其它差役,因為他們需要幫助士兵耕種這80畝耕地。這也就相當於政府用80畝耕地的使用權,換一個穩定的兵役。

換句話說,誰家願意給政府提供一個壯丁服兵役,並承擔這個士兵的所有開銷和費用,那誰家就可以享受這80畝耕地的使用權,可以收取這80畝地的地租,並且可以因此減免家中至少兩個人差役的權利,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在明朝初年當兵,並不算特別吃虧。



其後,等到政府將這0.89億畝土地都分配給士兵的家屬後,為方便管理,明帝國就有了軍戶這種特殊的利益群體。在這種背景下,明朝初期士兵的日常開銷,其實就相當於是由士兵自己的家人耕種這80畝地或者收取這80畝地的地租來供養,也正因為此,朱元璋才敢公開宣稱,自己養兵百萬,不耗費國家一粒米。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軍屯這筆國有資產,慢慢開始流失。因為,在和平年代,軍隊也就是一個數字。換而言之,差不多就行,沒有人會真正篩查士兵是否合格。當然,你貪汙軍費、吃空餉,軍隊也依然可以照常運轉,至少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會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對於軍事系統的資源,自然是你一塊磚,我一塊瓦的搬。最常見的行為就是,軍官們與地方官員相互勾結,隨便掛個空餉、或者找些老弱殘兵來頂替,然後將這些土地逐步變成自己私人的。



這樣發展下去,等到了崇禎時期,這0.89億畝耕地早都已經全部成為官員們的私人財產,所以等到再次要打仗時,各個軍區都是嚷著沒錢發軍餉,皇帝想追查相關問題,也是無從查起。因為,這種事情的源頭,那要推到一百多年前,現在又還如何能分的清楚?而且參與相關的事情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又如何來追究?

所以,最後軍隊的所有日常開銷,只能由國家財政收入來承擔。但問題是,按照名冊上的士兵人數,相關軍費絕對是筆天文數字,而當時明帝國的財政收入,早已經被官僚集團沉沉盤剝後入不敷出。

更可怕的問題還在於,一枝在冊十萬人的軍隊,到底真正有多少士兵,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而最後相關軍費究竟有多少落實到士兵手中,恐怕同樣也只有上帝知道。在這種背景下,明帝國中央政府永遠都在缺錢,廣大士兵們永遠被是各種欠餉,而各級官員和軍官們永遠在要錢。


我是趙帥鍋


首先一點,朱元璋說養百萬大軍不用老百姓一粒米,是有點吹牛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在養兵方面為了減少老百姓的負擔。

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擁有百萬軍隊。雖然已經過了戰爭時期,但是要完全過渡到和平時期,仍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這百萬軍隊還得保持著,不能減員。然而要養活這數量龐大的軍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朱元璋自己也深知天下初定,此時的老百姓最需要休養生息,萬不可再強加賦稅因此養那百萬大軍的口糧肯定不能完全從老百姓頭上取,得另外想辦法。

這時一個叫宋訥的官員建議朱元璋可以搞軍隊屯田。說:“邊防上面積很大,動輒幾百餘里。駐紮軍隊甚多,要想給這麼多軍隊提供口糧,且不說糧食從哪來,光把糧食運過去就得花很大的力氣。”

於是,朱元璋同意了宋訥的主張,而且提出來要大力地鼓勵軍隊自給自足。因此各地方的軍隊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都開始拿起鋤頭種莊稼。邊防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朱元璋還規定了每個軍士每年必須生產十八石糧食,其中十二石作為口糧,剩下的入庫。這樣一來,軍隊屯田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最終就有了:“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之豪語

其實關於為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這個問題,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

第一,原本屬於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紳和太監所佔。明代的屯田制度,軍官在衛所裡佔據主導地位,慢慢地他們會逐漸侵佔軍戶的屯田,而依附於軍官的豪紳和太監也會相應地佔據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終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並沒有成為衛所的公共財產,導致衛所沒有能力發放軍餉。

第二,還有很多土地被少數民族佔領,衛所多處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北方邊境,在整個明朝時期,明朝都在與少數民族作戰,而隨著明軍戰鬥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屬於衛所的土地被少數民族侵佔,導致衛所耕地減少。

第三,明朝後期,明朝的戰事更加頻繁,如萬曆三大徵、天啟時期的對清(後金)作戰、崇禎時期同時對清和農民軍作戰,戰事頻繁導致軍戶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自然糧食產量會降低,也就無力供應軍餉,這也導致了衛所制度的瓦解。

但是崇禎真的發不出軍餉了了麼?其實不然。根據明末清初史學家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的記載:“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按照《明季北略》的說法,3700萬錠,每錠500兩,那換算一下就是185億兩。這麼多的錢難道不可以發軍餉麼?


說歷史講考古


朱元璋建立了地域遼闊的明朝,但是明朝也面臨著周邊其他勢力的不斷侵擾,所以需要在邊界,尤其是北方駐紮大批的軍隊,而要供養這麼大批的軍隊,對於農耕時代的國家是一個極大的負擔。朱元璋採用了一個他自認為非常高明的政策——衛所制。

朱元璋

衛所制,在元朝時期由戶部尚書張昶首先提出,朱元璋實行軍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編為軍戶,而一旦成為軍戶,將世世代代當兵。政府將這些軍戶分配到全國各地的衛所,並從事屯田工作。屯田這個詞語大家並不陌生,類似於建設兵團,戰時作戰,平時則從事農業生產。在明朝初年,每名軍士分配給五十畝農田和耕牛工具等。收穫以後,軍士留十二石糧食供自己家庭使用,其餘的則上交衛所,作為軍官俸祿,並儲存起來供戰時作戰使用。

在衛所制度的初期,明朝的百萬大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為此,朱元璋十分得意,高興地說:“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粟。”但是,任何好的政策,只要監督不力,也都會荒廢,最終失去它的效用。經過兩百多年的時間,原本可以自給自足的衛所,到了明朝末年已經無法給士兵發軍餉了,軍餉都需要靠朝廷進行支援,即便如此,也出現了很多拖欠軍餉、士兵譁變的現象。

衛所城

崇禎年間,宣大總督盧象升視察軍隊後,給崇禎皇帝上了一封奏疏,描述了山西邊防軍隊的一些情況,“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逋,拖欠),士兵則“有無袴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所轄之軍,其餉銀自去年十一二月至今,分毫未領也。”而軍餉不能及時發放,這些士兵就有隨時譁變的風險,從萬曆年間就有這種現象的發生,到了天啟年間,福寧、杭州等地先後發生兵變,到了崇禎年間,譁變幾乎成了日常之事,“飢軍譁逃,報無虛日”。而且這些士兵有一部分加入了農民軍,這就形成了雙重的打擊,一方面起義的農民軍人數變多了,另一方面,鎮壓農民軍的軍隊變少了。

明朝軍隊

那為何短短兩百年間,衛所制度就從能“養兵百萬”到連軍餉都發不起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原本屬於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紳和太監所佔。屯田制度,軍官在衛所裡佔據主導地位,慢慢地他們會逐漸侵佔軍戶的屯田,而依附於軍官的豪紳和太監也會相應地佔據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終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並沒有成為衛所的公共財產,導致衛所沒有能力發放軍餉。

耕地

第二,還有很多土地被少數民族佔領,衛所多處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北方邊境,在整個明朝時期,明朝都在與少數民族作戰,而隨著明軍戰鬥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屬於衛所的土地被少數民族侵佔,導致衛所耕地減少,在加上第一點中被軍官和太監所佔領的土地,衛所的土地越來越少。

第三,明朝後期,明朝的戰事更加頻繁,如萬曆三大徵、天啟時期的對清(後金)作戰、崇禎時期同時對清和農民軍作戰,戰事頻繁導致軍戶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自然糧食產量會降低,也就無力供應軍餉,這也導致了衛所制度的瓦解。

所以,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以後,朱元璋引以為豪的這套制度也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而明朝也再也無力承受同時進行兩場戰爭,最終走到了末路。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天涯看點歷史號


一是軍屯制度,這沒什麼特別的,曹操時期就有了,區別在於執行力度。洪武時期執法力度大到什麼程度,馬皇后親閨女長公主的駙馬走私,邊關小卒敢阻攔,被毆打之後還敢上告,而各級官員不敢隱瞞,直接捅到朱元璋那裡,這執法水平,我敢說今時今日世界範圍也難有幾個國家能做到。而朱元璋知道後二話不說,駙馬和打人的惡奴全部砍頭。

二是鹽制改革,軍屯雖好,也要考慮因地制宜,有些軍隊駐地並不適合軍屯,大部分邊疆都是土地和水資源貧瘠的地方,氣候也不好。你看地圖就知道了,東亞適合耕種的地方基本就是漢人傳統核心區域,換句話說,不是漢人不喜歡擴張,是東亞好地方基本都被漢人佔完了。也就是說,內陸軍屯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但邊關,還是需要輸入資源。傳統方式就是從中央運輸物資到邊關,但是損耗太重,比如100擔糧食陸運到惡劣的邊境,可能只剩10擔。一是運輸本身的成本和損耗。二就是公有制導致的浪費,反正是國家的物資,中途浪費和上下其手是難免的。朱元璋改革鹽制,不以鹽業壟斷直接斂財,要求鹽商必須以輸入邊疆的物資來換取食鹽買賣份額,中央少了鹽稅收入,但卻大幅減少了養兵的成本。


法眼大師


明代國防體系的崩壞,不僅因為明初朱元璋的軍屯制衰落,還有其他各種原因,比如各種臨時性軍事行動的激增,比如倭患,後金的崛起,以及萬曆三大徵等等。所有一切,都增加了軍事方面的開支預算和管理成本。

新增軍事開支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項:

1.新的邊患導致必須設立新的邊防軍鎮:1507年,火篩入侵,導致明廷決定成立固原鎮。1541年,由於吉囊入侵,明廷決定成立陝西鎮,原來的7個邊防軍鎮在世紀增加到了9個,簡稱九邊。

2.16世紀,明廷重修宣府,大同,以及薊鎮長城,由於明代死板的財政體制和工程管理體制,大部分勞役屬於無償徵發,但即便如此,每英里長城的修築費用依舊超過6000兩白銀,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3.戰爭技術的革新和演進,進而導致軍隊預算膨脹:從15到16世紀,火器的使用逐漸廣泛,大型鑄造火器需要更加複雜的工藝,更多的原料,鉛彈也逐漸升級為鐵彈。另外如炮車等附屬裝備,也需要專業的工匠來製造,這使得邊鎮的軍事裝備開支較之冷兵器為主的時代有了飛速膨脹,而明朝死板的財政和預算體制無法應付。

回過頭,再來看看軍屯戶,這種通過將士兵轉化為自給自足的小自耕農駐屯的模式,朱元璋不是首創,然而問題在於,軍戶身份等於把軍人從第一代開始,世世代代以固定身份鎖死在這一小塊耕地上。然而眾所周知,中國農民的問題就在於,人多地少,每戶收入僅為有限,平時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一但遇到天災人禍,導致農業糧食產量極端波動,就無法餬口,除了拋售土地逃荒改業之外,別無他法,所以一旦承平日久,進入日常“治世”生活狀態,軍屯戶就和普通農民一樣,土地兼併趨勢不可抑制,從而導致的問題就是,明代政府掌握的百萬軍戶,只存在於統計賬本上,可掌握的實際“軍戶”和每年能夠收繳的軍屯戶賦稅“子粒”越來越少,更多的土地和農業糧食收穫落入了豪強地主和軍官之手。

根據黃仁宇《16世紀明代的財政與稅收》中的統計,明代洪武初年,全國軍屯戶受田達到8900萬畝,出產糧食“子粒”達到2300萬石,幾乎與明朝初年收取的全國田賦相當,然而這個數字很可能不可靠,因為其他資料表明,朱元璋本人也說過,許多軍屯田戶出產的糧食“不足供半歲之食”。另外,由於土地不算私有,剩餘糧食必須上繳,很多軍屯戶的生產積極性也無法提高,宣德年間,戶部就曾上奏,屯田軍戶每十人,一年出產的糧食不過數百石。到了1487到1504年全國軍屯戶子粒收穫為270萬石,到了1505到1518年,這個數字就銳減到170萬石左右。實際上,1570年戶部前往清查九邊軍政屯田,發現大部分田土和軍戶只存在賬面上,到實地一看,則是土地拋荒,完全沒有屯丁耕作,很可能這些軍屯戶早已經逃亡改業,統計簿冊上的只是一些“死魂靈”。

作為對策,戶部要求落實軍屯戶對所耕種土地的所有權,並鼓勵其開墾荒地,試圖以此阻止剩餘軍屯戶繼續逃亡,鼓勵其生產積極性。而在內地,軍屯戶的糧食產量則下降的更厲害,軍屯土地往往直接被衛所出租給當地農戶,或者直接賣掉。

雖然軍屯政策的初衷,是希望軍隊能夠實現口糧完全,或者部分自給自足,但是由於明代財政和後勤體系的僵化,各地軍隊沒有一個統一的後勤制度:南京和京師的衛戍部隊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補給,內地省份的衛所軍隊由當地州縣負責補給,而北方邊境軍鎮的口糧則是部分自己生產,部分接受來自全國的補給,如果畫一張圖,則當時明代疆域內,佈滿了密密麻麻互相交叉的各種短途補給線,極為複雜,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也無法實行統一管理,也更不用提什麼效率。

1569年,兵部尚書譚綸指出,紙面上,明朝全國兵員定額大概是3138300人,但實際上可能只有84萬5000人。抗倭戰爭時期,原有南方各省衛所已經湊不出足夠的軍隊來作戰,而被迫採用了募兵制,費用也來自地方籌措,稱為“提編”,到了萬曆三大徵時期,募兵已經成為明朝軍隊的主力,另外由於外來白銀的流入以及物價上漲,軍餉也必須用白銀來支付。根據統計,即使明朝全國軍隊維持在84萬5000人,那麼所有開支就需要超過2000萬兩白銀,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明朝全國年度總收入的一半,所以說,明朝軍事制度的腐朽,以及發餉不利,只是明朝保守而僵化財政制度的一個側面體現。制度設計問題,很難通過具體當事人的努力而改變。


用戶69792950182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自然是有他的智慧。

打敗了元朝,明朝剛立,朱元璋的大明帝國都是一點一點的打下來的,他自然知道兵多將廣的道理,因此沒有像宋朝那樣重文輕武,而是兵多將廣。

但是,養的兵雖多,卻沒有用老百姓的一粒粟,自稱朕養百萬兵,不用一粒糧。

難道,他養兵不用花錢嗎?

不,花錢,是他專門把一些土地設為兵田,收的稅賦來養兵。

崇禎時期,已經到了大明王朝危亡之際了。

大明王朝在崇禎時期,國庫空虛,奸臣當道,危若巢卵。

此時,根本國庫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發兵餉。

有人會問,那朱元璋那時設置的兵田呢?

天災不斷,藩王割據,毫無收成。

時代不同,兩個皇帝無從比對,但是崇禎和朱元璋比起來還是少了些氣魄和能力,當然崇禎是個好皇帝勤於政務,但已經無力。



史上煙雨


每個王朝一到了中晚期,國庫肯定是缺錢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的結果,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比如東漢,到了桓帝、靈帝,國家缺錢了,就開始賣官鬻爵了,當然,很多人噴他,說一個皇帝公開賣官鬻爵,肯定是昏君。

晉武帝司馬炎問劉毅(漢朱虛侯劉章之後)曰:“卿以朕方(比)漢何帝也?”劉毅對曰:“可方桓、靈。”司馬炎又道:我不會那麼差吧?劉毅說:“桓、靈兩帝,賣官鬻爵,錢入官庫;而陛下賣官,錢入私庫。以此觀之,還不如桓、靈兩帝呢!”

唐朝到了肅宗朝(玄宗的兒子)就開始缺錢了,只能讓太監們到處搞錢,

代宗皇帝見個管財務的官,問他收入怎麼樣,直接給他懟了,“你一個皇帝,不問民生問財稅?你不知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嗎?”

河東道租庸、鹽鐵使裴諝入奏事,上問:“榷酤之利,歲入幾何?”諝久之不對。上覆問之,對曰:“臣自河東來,所過見菽粟未種,農夫愁怨,臣以為陛下見臣,必先問人之疾苦,乃責臣以營利,臣是以未敢對也。”上謝之,拜左司郎中。

北宋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可是也被稱為“積平積弱”,到了宋神宗時期,也開始缺錢了,於是就有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變法的原因就是缺錢了。

南宋到了中晚期也缺錢了,於是“奸臣”賈似道也開始變法了。

大明到了嘉靖年間就開始缺錢了,於是有了後面的“張居正改革”。

滿清到了乾隆後期就開始缺錢了,和珅真是自己貪汙?顯然不是,他是乾隆的鷹犬罷了,替乾隆搞錢了,連“議罪銀”這種東西都搞出來了,這可比賣官鬻爵更骯髒了吧?

為什麼到了中期國庫就開始缺錢?這跟皇帝是否賢明,臣子是否正直沒關係,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國家剛建立,百廢待興,這時候沒有利益集團出現,只要不折騰,不亂用民力,鼓勵耕織,即使三十稅一六十稅一,也能迅速積累財富,國家國庫充實了。

接著,利益集團開始出現了,這些人的構成為地主、官僚、鄉紳、貴族組成,他們不從事生產,但卻佔據大量土地,他們逃避賦稅,轉嫁給農民,

打個比喻,大明的遼餉,皇帝的標準是三釐五釐九釐這個樣子,後期一分二里(0.012兩),也就幾斤米,但到了農民手裡呢?可能翻了十倍(0.12兩)百倍(1.2兩),被徵收的錢哪裡去了呢?地主、官僚這個龐大的機器手裡去了。

地主、官僚這些把本來應該國家收取的稅收,收到了自己的口袋,把本應該承擔的稅收,通過關係逃避或者轉嫁到農民手裡。

比如現在,一年稅收是1 7萬億,如果沒有逃稅的話,5 0萬億都不止,現在很多公司註冊地都在國外,就是逃避稅收,比如雷,一次分紅98億,逃稅就高達45億,其他人可想而知了。

我看過很多公司,他們的盈利不是來自於經營,而是避稅和補貼,比如很多公司他們喜歡認識稅務的人,因為他們有合法避稅的方法。

普通老百姓能避稅的很少,因為沒用渠道和方法,而公司就不同了,他們方法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合法的。

再就是很多把國家的資產通過手法變成個人的,也就是所謂的賤賣果資了,這也造成了虧空

再看看外國的“裸捐”,真以為是慈善?真以為是捐款?看看遺產稅有多高就知道,這也只是合法避稅的手段

雖然這說的是現代,實際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現代的這些手法,基本都是古人玩剩的,

所以,這些都是國家這個臃腫的身體上吸食的蛀蟲,一旦軀幹骨瘦嶙峋了,軀幹也就垮了,怎麼會不缺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