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庆余年》火了,连带着火起来的还有那个范家二公子范思辙。

在《庆余年》中,范思辙这个角色的戏份并不多,也就比龙套好一点,但说相声出身的郭麒麟硬是把这个角色演红了,尤其是范思辙爱钱、纨绔的本性演绎的淋漓尽致。

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更让人刮目相看的还是郭麒麟超乎同龄人的成熟。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1

郭德纲对郭麒麟教育的严格是出了名的。

在一次采访中,郭德纲就曾说过,郭麒麟小的时候,家里常常来很多徒弟,有吃的,都是徒弟们先吃,后来就连门外种花的都吃了,最后才能轮到郭麒麟。直到现在,郭麒麟回到家看到吃的东西,都还是会习惯性的问一下,这个我能吃吗?

立规矩,是郭麒麟人生的第一课。

这样严苛的教育孩子,与郭德纲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

要说郭德纲说相声的年月得回到1988年。

那一年,郭德纲15岁,和一个名叫陶大为的相声演员,一同考进了北京全总文工团,呆了大概两三年,因为种种原因就回天津了。直到1994年,郭德纲再次来到北京,这一次依旧是没有出路,仅仅过了半个月,郭德纲就回去了。

直到1995年,郭德纲带着4000块钱第三次来到北京,来北京的目标很明确,要当腕儿,大腕。

刚到北京,找不到地方,只得在一些小剧团演出,干活还拿不到钱是常有的,为了省钱,郭德纲租着最便宜的房子,但就这样,还经常欠房租。

郭德纲是一个苦过来的人,对孩子的教育也就严苛一些,用郭德纲自己的话说就是:“逆多顺将至,失久得必来。”

郭德纲教育郭麒麟的方式都是从一些采访中得来的,自然也就无从评价,但郭麒麟为人处世的态度,却是值得赞赏的。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对于这些规矩,郭麒麟完全没有抵触的情绪,在他看来,很多规矩能够存在到现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比如,这壶嘴不能对人,包括一些吃饭时候的习惯什么的,虽然有的时候并不能完美地贯彻吧,但是起码我觉得是体现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吧。”

规矩,能够让人产生敬畏之心,不至于膨胀。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2

郭麒麟其实一个很有主意的人。

14岁那年,正在上初三的郭麒麟脑袋一热,决定退学专业学相声。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其实是挺大的一件事,但郭麒麟就这么决定了,因为他想学相声,而所有的学习科目里,除了语文和历史,其他的课对说相声都没有什么帮助。

对于辍学这件事,老师也是有想法的,但面对老师的劝说,郭麒麟没有丝毫的动摇。

“如果一件事因为别人说几句就反悔了,那这样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很难想象,初中还没毕业的郭麒麟就能有如此成熟的想法。

对于郭麒麟的这个决定,父亲郭德纲也是支持的,他请了私教在家里教郭麒麟。

凭借着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加上后天的刻苦,16岁的郭麒麟就在北展剧场举办了个人相声专场,成为举办个人专场年龄最小的相声演员。

说相声,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光鲜有趣,先不说枯燥的基本功,就是能够上台了,基本上也就是两点一线。时间久了,难免会觉得非常枯燥。

郭麒麟也是一样,长时间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让他感到枯燥以外,还让郭麒麟产生了一种困惑。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就要入士,去感受生活,也就是说要有经历,当时,虽然郭麒麟退学了,但日复一日的说相声,完全没有机会去感受生活。

“表演就是这样,技术在纯熟,但有些事你不去经历,又怎么能演得好呢?”

抱着让自己更有烟火气的想法,郭麒麟开始做综艺,先后参加了《喜剧者联盟》、《星厨驾到第三季》、《花样男团》、《欢乐喜剧人》等多个综艺,郭麒麟都参加过,但要说这些综艺中影响力最大的,那还是《欢乐喜剧人3》。

在这季节目中,郭麒麟代表德云社首发,一上台就拿了一个第二,虽然饱受争议,甚至有网友说有“黑幕”,但郭麒麟还是红了。

在演艺圈,没有谁不想红,难的是,在盛名之下依旧保持一颗平常心。“除了工作的机会多了,睡眠时间少了,其他的和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3

正如突出其来退学学相声一样,涉足影视也是一下子就决定了。

当然,作为一个跨界演员,郭麒麟能接到的都是一些小项目,比如网剧《林子大了》,《给我一个十八岁》等,真正参与比较大的项目则是2019年,郭麒麟出演的话剧《牛天赐》。

《牛天赐》改编自老舍的作品《牛天赐传》。《牛天赐传》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讲的是一个弃婴如何被他的养父母以及周遭的世界教育成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的故事。

《牛天赐传》虽然不是老舍最有名的作品,但短平快的语言风格,严丝合缝的中国故事,强烈的现实主义写照,让人一看便知道是出自老舍之笔。

这样一部杰作让郭麒麟来演,导演方旭一开始是不放心的,比如担心把一些说相声的习惯带在身上,又或者郭麒麟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而《牛天赐》又是老舍的作品,怕郭麒麟读书不够无法理解小说的精髓。

但当他和郭麒麟聊过之后发现,年仅20出头的郭麒麟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不仅如此,郭麒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都不错。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放下心来的方旭随即组织了几次原著围炉会,“我就想从读原著里,看看各个演员的状况,因为一读你就知道平时不读书,读了多少书,有多强的理解能力,有什么样的表达内容,一读就全看出来了。”

这一次,方旭彻底放了心,学历最低的郭麒麟比组里的好多演员的理解力、表达能力、阅读量都大。

先天的悟性加上后天的用功,让《牛天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成功面前,郭麒麟保持了他一贯的谦逊本色,“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到我一个人的头上,老舍先生的作品,方旭老师的作品,哪个都比我名头大,这毕竟是在戏剧圈。”

2019年,除了《牛天赐》就是《庆余年》了。

在《庆余年》中,郭麒麟饰演了一个纨绔子弟范思辙。虽然只是一个比龙套好一点的角色,但郭麒麟却把它演活了,尤其是天不怕地不怕却又特别爱财的财迷样,虽然网上有种说法就是郭麒麟之所以能演活范思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色与郭麒麟本人契合度高,但对于一个角色来说,演员有眼缘其实就是一种先天的优势,硬是演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角色,让人一看就出戏,不仅自己难受,观众看着也不会喜欢。

14岁退学,16岁举办个人相声专场,23岁主演话剧,他凭什么红?


10年的努力,让郭麒麟在相声、影视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不能否认有些机会是父亲郭德纲为他创造的,但在演艺圈,父亲提携子女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在众多的星二代里,郭麒麟却是最与众不同的,用网友的话说就是:“一个从小克制的少年,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演员,一个以孝为先的后辈。”

正所谓冰玉麒麟,少年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