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購買口罩、預付式消費、房屋裝修……成福建省消費投訴熱點

東南網3月12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朋友圈口罩亂像多、食品安全不容忽視、預付式消費成維權熱點……今日,福建省消委會發布消費投訴熱點和提醒,根據投訴與諮詢類別分析,疫情期間,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口罩、酒精、消毒液以及快遞服務問題上,其中,有關口罩的諮詢在總體中佔比過半;2019年度,食品類投訴共29686件,佔總投訴量的16.23%、佔商品類投訴的40.14%,居商品類投訴第一位;預付式消費背後潛在巨大風險;消費裝修糾紛持續不斷;交通工具投訴量仍居高不下。

疫情期間朋友圈銷售口罩屬違法行為

疫情期間很多人利用微信社交平臺即“朋友圈”“微信群”發佈口罩售賣信息。對此,福建省消委會特別提醒消費者:

首先,醫用口罩屬於第二類醫療器械,能夠從事醫用口罩銷售的只能是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且該企業法人應當經備案獲得《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其他組織和個人不能對外銷售醫用口罩。因此,目前在微信朋友圈裡銷售醫用口罩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

其次,微商微信用戶銷號,一旦發生商品質量、售後服務糾紛問題,取證困難。且微信購物若是個人之間私下交易行為,無法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雖然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其他法律途徑來解決微信購物糾紛,但是這樣投入的成本可能遠遠高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因此,建議謹慎選擇微信購物。建議廣大群眾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2019年度,食品類投訴共29686件

2019年度,食品類投訴共29686件,佔總投訴量的16.23%、佔商品類投訴的40.14%,居商品類投訴第一位。

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的修訂完善,人們消費維權的意識不斷提高,關於食品消費維權案件數量呈井噴式增長。其中常見的、疑難的食品消費維權投訴是圍繞著《食品安全法》上懲罰性賠償的適用:

第一類是消費者主張食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的投訴。具體還可以細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或經營過期、變質、失效的食品;一種是生產或經營的食品非法添加了食品添加劑、藥品、保健食品、非食品原料等;

第二類是消費者主張預包裝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瑕疵的投訴。標籤瑕疵又細分為兩種:一種是“漏標”,即標籤、說明書的標識遺漏必要信息;一種是“錯標”,即標籤、說明書的標識存在錯誤。

福建省消委會也提醒消費者,購買商品後,一定要保留票據,以便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預付式消費成維權熱點,背後的風險要多注意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健身、餐飲、美容美髮、家裝、娛樂等行業中大量應用,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誠然可以為經營者和消費者雙方帶來利益,但是,表面的雙贏局面背後是潛在的巨大風險,具體而言,可能存在以下幾種風險:

公平交易權受到侵害

由於這種消費是採取消費者預先支付對價來獲取將來的商品或服務的模式,這種時間差即意味著另一方履約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即構成了先履行義務一方所承擔的風險。集中體現為:一是經營者違背承諾,實際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與消費者辦卡前宣傳的商品與服務相差較大;二是經營者往往事先對預付式消費做出種種不合理的限制,如限定消費的最低金額、限定預付卡的有效期等。限制知情權由於消費者與經營者在辦理消費憑證到真正消費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因此難保證經營者在這段時間過後,是否能夠提供質量與其所承諾的相當的產品,這就使消費者的知情權處於受侵害的風口浪尖。更有甚者,到消費者進行消費時經營者卻人去樓空,消費者先前支付的價款打了水漂。隱私權難以確保由於消費者信息對於市場上各類經營者具有一定的價值,這種信息提供也將引發潛在的侵權風險,經營者完全可能將消費者提供的信息挪做他用,給消費者造成不良後果。

針對預付費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為了引導消費者正確消費,避免消費糾紛再發生。福建省消委會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時,多做比較、謹慎選擇,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證照齊全的商家。二是辦卡金額不宜過大。三是細化約定服務內容。四是妥善保留憑證,及時維權。

房屋裝修服務類投訴成為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和難點

近年來,由於家裝市場的不規範,消費裝修糾紛持續不斷。消費者反映房屋裝修服務消費中,施工及售後服務差的問題較為突出,如合同違約、以次充好、施工拖延、服務質量差、裝修材料不合格、拒絕承擔保修義務等。此外,房屋裝修投訴的其他問題還有裝修合同存隱患,部分裝修公司未使用規範合同文本,而消費者在簽約時忽視對合同條款的審核;裝修標準、建材品牌、價格、付款方式、延誤工期責任等約定不清,消費爭議時有發生。

福建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通過家裝公司裝修房屋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選擇裝修公司時要注意查看商家資質,選擇有營業資質、信譽度高的裝修公司和施工隊;二、面對商家促銷手段,一定要理性,貨比三家,避免衝動消費,同時注意保留商家促銷宣傳頁等證據,或將商家承諾優惠正式寫入合同後再簽約付款。

三、簽訂裝修合同前要仔細核查合同條款,明確合同細節,將材料質量標準、品牌、規格、型號、數量、預算、付款方式、施工期限、保修期限等逐一填寫清楚,並明確違約責任。

四、索要並保存好付款憑證和標有商品名稱、規格、型號、價格的銷售單據,如發生糾紛,才有證據維權。

購買汽車要注意四大問題

交通工具投訴量仍居高不下,主要問題為:一是商家違約不承擔責任。如不按銷售合同約定的時間向消費者交付汽車,並拒絕退還消費者定金。二是商家隱瞞重要事實。如質損車擅自修理後,直接充當新車銷售而不明示。三是商家降低售後服務標準。如對原本屬於包修、包換的免費維修服務,改為收費服務;對應使用原廠配件的擅自更換為副廠配件。四是商家涉嫌虛假宣傳。

2019年汽車消費維權事件廣受社會熱議,為更好保護廣大汽車消費者合法權益,福建省消委會特發出以下消費提示:

(1)做足功課,全面瞭解品牌質量。

(2)拒絕誘惑,優先考慮誠信商家。

(3)看清條款,拒絕行業潛規則。

(4)充分試駕,請專業人士協助驗車。

(5)理性維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