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賺錢”類App切莫誤入歧途

近來,繼趣步被立案調查後,一大波走路賺錢的App逆勢湧來。諮詢機構易觀發佈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10月MAU(月活用戶)超千萬App增速Top20榜單中,步多多以環比增幅78.43%位列第一,月活躍用戶規模已達1811萬人。

“讓國民每天多走一千步”為宣傳口號的趣步App,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長沙市工商部門立案調查。精明的步多多汲取趣步的前車之鑑,去掉了涉及傳銷的違法部分,而是將走路賺錢移植到廣告變現模式上。在步多多中,五花八門的廣告令人眼花繚亂,理財、電商、網貸、選股、娛樂直播、棋牌遊戲等廣告十分顯眼,還有其他各類網上賺錢的App。

步多多設定的遊戲規則為:走路積累步數或者完成額外的任務(任務包括連續簽到、看視頻廣告和對外分享等),可以換得虛擬金幣,虛擬金幣按10000個金幣=1元人民幣的兌換比例提現,不過每天提現的最低限度是1元起,這意味著用戶每天必須多走路、多完成額外任務才有提現的機會。

有細心人算了一筆賬,用戶日走20000步併成功邀請五個好友註冊使用、全部任務都完成,最多隻能賺得1.5元,卻要耗時2小時左右。而大部分只走路不去完成任務的用戶,平均每天收入只有0.2元左右,一個月也賺不到10元。

從商業角度考量,用戶使用步多多這樣的App,性價比太低,況且正常工作學習的人每天根本走不到2萬步,更無時間去完成步多多攤派的那些任務,倒是被步多多帶入歧途,既浪費時間,又耽誤了手頭的正經事,賺小錢,誤大事,得不償失。而在步多多投放的廣告視頻裡,宣稱每個月僅靠走路賺得的錢,足夠開視頻會員、音樂會員的錢,還有零花錢,50元的提現畫面讓用戶怦然心動,這完全是誇大宣傳。

當然,商業誘惑總是有一定的市場,憑藉誇張的廣告和裂變的社交,步多多上線僅三個月,在安卓端就斬獲1.5億次下載量,收穫MAU用戶1800萬,日均打開量800萬,可謂風生水起,數以百萬計的獵奇者仍一頭栽入其中。

經濟學原理認為,有需求就一定有供給,市場就是這麼偉大,能無中生有。雖說躺著賺錢是不可能的,但邁開雙腿走路倒可以賺錢。如今的年輕人太浮躁,工作有壓力,需要有釋放的機會,突然間有一款走路賺錢的App向你拋來媚眼,天上掉餡餅了,“每天4000步,月賺200塊,最高能賺2萬”,這可比每天在公司伏案辛苦敲鍵盤輕鬆多了。可以憧憬一下,牽著女友的小手,漫步在公園,哼著小情調,還能賺錢,這才是幸福的人生啊!

不可否認,與內容平臺不同,用戶走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比起低頭閱讀,確實是高頻剛需,順便賺點錢的想法也讓用戶對走路賺錢之類的App產品不設防,或者說接受度更高一些。

不過,市場總有一定的嚐鮮度,一旦客戶發覺並非廣告遊說的那麼美好,玩了一陣子並沒有賺得多少銀兩,或者乾脆是上當受騙,嚐鮮的興奮就會漸漸退去,活躍變成忌倦,廣告商也感覺到受眾的眼球越來越少,就會對步多多產生不信任感。

因此,我們對步多多眼下烈火烹油的市場盛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今年已有四成的線上廣告公司關門了,剩下的也都在自謀出路。步多多這類網賺App的增多,確實是市場競爭、行業洗牌的結果,至於它們的客戶黏性到底有多高,在規避了趣步式龐氏騙局的法律風險之後,走路賺錢的App能否抵禦市場風險,它們能發展到哪一步,還需要時間來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